回想大四那年,對企管有了濃厚的興趣,就在思考是要就讀MBA,還是當兵然後出社會。當時糾結的點在於:多花兩年所得到的成效,到底值不值得我投入?
抱持這個疑問,請教許多友人,問過三巡後,多數回答都是勸我早早當兵入社會,提出的理由幾乎都圍繞在幾個點上:
- 學歷v.s經驗:
實務經驗>碩士文憑,沒必要多讀兩年書來耽誤自己出社會歷練的時間。
- 經濟效益:
多讀兩年書,不只放棄期間可獲得的薪資收益,還要支付學費以及生活雜支,因此背後放棄的機會成本是:薪資收益+2年期間的所有支出。
- 學習管道:
市面上多的是學習的管道,像是EMBA、網路資訊、商業類書、業界上課,沒必要專門花兩年時間去讀一張通膨化的文憑。
這些原因自己早想過好幾輪,也有一套關於對於上述觀點的看法:
- 學歷v.s經驗:
學術理論教你一套整體框架,實務經驗是在摸索中將框架給組建起來,學理沒有實務,就像沒有內容的框架,需要實務來調整與填滿框架;實務沒有學理,會浪費時間多走冤枉路,需要學理給實務行徑的方向。兩者之間沒有高低之分,而是一種相互回饋的平衡機制,一邊偏重,都會導致認知的失衡。
- 經濟效益:
從短期來看,機會成本如上述所說的薪資收益+2年支出;若從長期的機會成本來看,把兩年省下的錢去投資金融商品,跟花兩年投資投資自己,或許放棄這兩年的機會成本,搞不好還更高呢!
- 學習管道:
每天時間就這麼多,要在工作與生活間再安插一個學習,相互之間可能是互斥或干擾的。學習管道何其多,但跟日間部研究所比起來,相對來說都沒有擁有可以專心學習的環境。
追求自己所想
向外求解不成,最後轉向跟自己求解,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上:
這就要問自己,所謂的成效,是想達到什麼成效?願意為此投入多少?
長遠來看,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如果對一件事有興趣,那就勇敢去追求吧!不到人生的某一刻,你永遠不知道這兩年的選擇,到底值不值得投入。
短期來看,當自己有目標,而且心態正確,就不怕未來兩年會迷失方向,過程中會適時地提醒自己,來研究所的目的為何。
如果讀研究所的目的是為了學歷本身,那照著學校、系所、課堂教授要求學習,就只是獲得學歷的一種手段。
但自己的目的很明確,是為了學習創造市場營收的相關知識,並用兩年時間補齊企管知識,選擇讀研究所是為了擁有一個可以專心學習的環境,學歷在其中只是附加的產物。
因此,如果我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兩年的研究所生涯,就不能只是照著校方的進度表走,還要有效的運用課餘時間自主學習。
思考至此,當我再次詢問自己:多花兩年所得到的成效,到底值不值得我投入?
- 就長期的角度而言,我不知道,就當作追求興趣吧!
- 就短期的角度而言,我知道自己讀研究所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對企管的學習一次到位。
剩下的,就是我有沒有下定決心,用兩年的時間全力以赴。
這選擇,不僅是要對得起自己的時間,更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捫心自問,我已經有這樣的覺悟嗎?內心小劇場演了這麼久,我想肯定是有的。
綜效的思考
當時的自己不知道,當初考慮讀研究所進行的思考,背後追求的是一種叫做「綜效」的東西,直到寫論文的時候,才在探討資源整合的文獻中看到。
綜效(Synergy):將兩個或多個不同的事業、活動或過程結合在一起,所創造出來的整體價值會大於結合前個別價值之和的概念, 即整體價值>個體價值之總和。
用數學的角度來說就是:1+1>2
用企業的角度來說:
兩間同樣是賣書、年淨利100萬的企業,企業A只經營實體書店,企業B只經營線上書店:
- 方案1:企業A併購企業B,但併購後完全不涉入企業B的業務,總淨利為:100萬+100萬=200萬。
- 方案2:企業A併購企業B,並將實體與線上店面整合,形成O2O、O2O2O等新的商業模式,總淨利則是100萬+100萬>200萬。方案2符合企業併購對於綜效的考量。
總結來說,綜效這個詞,常被用在企業整合併購以及多角化經營中,藉由資源整合來達到綜效之目的。
接觸到綜效的觀念後,每當面對選擇時,要盡可能的思考每個選擇造成的結果有哪些,並考量現實狀況,選擇可以達到最佳綜效的選項。
舉例來說,當初在研究所,面臨英文畢業門檻的選擇:
- 選擇出國移地教學,英文門檻可以從多益680降到550,之後再加修一個英文學分就可以達到畢業門檻。
- 拼一波英文,考到多益680以上,或其他相對應程度的英文檢定成績。
- 不被門檻限制,去移地教學又考多益680以上。
對當時多益成績365分的自己來說,680對實在是高不可攀,但只要達到這個目標,也可以間接達成其他目標,像是:
- 經濟效益:考一次多益1680,哪怕考一年費用20160,也比最便宜的移地教學方案還划算。
- 職涯機會:多益680跟多益550,雖然兩者間的英文程度差異不大,對於社會現實面而言,前者比後者多一點優勢卻是不爭的事實。
- 自我突破的勇氣跟毅力:比起延畢的擔憂,更不希望自己的未來被英文給侷限住,與其繼續逃避英文,不如硬著頭皮下了決心,挑戰多益680。
因此,對自己來說,選擇考多益680這條路,能達到最佳的綜效結果。
回想當初的選擇
我很慶幸在當初選擇MBA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同樣兩年的研究所生涯,大家面對同樣的畢業門檻,真正造成差異化的,在於門檻選擇、選修課程、課餘時間運用、論文選題及指導教授的選擇。
每個選擇,最終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如果完全照著最低的畢業門檻走,進度外的知識幾乎不去考慮,一樣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產生的價值就是1+1=2。
只有在最低門檻的基準下,將兩年學涯作最充分的學習運用,才可能產生1+1>2的綜效結果。
兩年學涯,讓我達到自己的要求,期間所獲得的綜效,比我想得還多得多,像是:
- 結識啟發我職涯方向的指導教授
- 從企業策略學會大局觀
- 破英文(多益365)提升到普通水準(多益695)
- 持續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 ……
針對綜效思考的觀點,對自己影響至深,希望藉由自己小小的人生經驗,跟大家分享在面對抉擇時,思考綜效的重要性。
綜效就是:整體價值>個體價值之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