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受到的家庭與教育使我們落入了「順應-反抗的取向」,
如果一件事我們不討厭,而且順應了會有些甜頭,有些人可能會採取順應;
或者有些人會選擇反抗那些不喜歡的選項。
順應久了,會讓人想要反抗;或者反抗久了,也會讓人選擇順應。
在這兩端擺盪,不管選擇哪一頭,最終都會感受到無力感,感覺沒有機會逃離環境的擺布。
採取這種人生基調,會讓人傾向閃躲不喜歡的情況。
也就是俗話說的杞人憂天或防範未然,不斷地迴避負面的後果。
防衛式過日子非常內耗,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了自己這個傾向。
有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一個團體遊戲場合,做出類似成果展的競賽。
每個人都提出了點子。其中一名男孩提出了非常大膽的提議──拍電影。
投票後,我的點子得到了最多票,原因是在短時間內可行。
我以為我做了最適宜的提案,但卻一直無法忘記男孩失望、不開心的表情。
以這本書中的概念來解釋,男孩提出的是創造的願景,而我提出的是解決問題的安全提案。
他想的是創造;我想的是怎樣不會輸。
用迴避負面結果的方式去應對問題,通常無法解決問題。
例如我不想要有小腹,所以我該少吃點、多運動。短期或許我能控制自己,但長期而言總是會失敗。
因為害怕吸菸危害健康,所以想戒菸的人,很少成功。
藉由「討厭」某種負面信念而產生的行為,只會加強那個負面信念。
像是我覺得我不夠好,而為了證明我夠好而去努力,其實只代表我真的相信自己不夠好。
畢竟,覺得自己夠好的人是不需要證明的。
這本書解構「為什麼總是行不通(如瘦不下來、學不會)」的部分,非常精彩。
但今天想特別分享的是,作者提到的創造的基本選擇。
基本選擇是「人生取向或是存在狀態」,有點像是道家講的「(天)性」。
例如:
我選擇成為主宰自己人生的創造力。
我選擇忠於自我。
我選擇健康。
我選擇自由。
一旦選擇了這些基調,做的行為與思考便會自然而然地落入這些選擇中,因為這是最小阻力之路。
今天逛全聯,我看到了一款超可愛的小刺蝟水果酒,過去的我會擔心不好喝、浪費錢所以不買。
因為我的基本選擇是「成為主宰自己人生的創造力」,我把它放入了購物車。
結帳時,店員向我搭話,問我有沒有喝過,因為她也非常好奇。
回家很開心地向爸媽獻寶(即使還沒喝都已經很high了)。
今晚晚餐的瓠瓜,過去的我會用經驗中可行的清炒,但今天我把瓠瓜加入了芹菜、紅蘿蔔還有豆乾(有上網查過食譜)。
好久沒有嘗試一道新菜,覺得非常開心。
做這兩個選擇都是自然而然且不費力,沒有過多的內在拉扯,彷彿我就是這樣忠於自我、有創意的人。
第三個自然而然且不費力的選擇是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分享我內在的喜悅。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追蹤、訂閱,給我一個愛心❤️,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