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上口──朗讀的妙用

琅琅上口──朗讀的妙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帶低年級閱讀寫作班時,課程進行的方式為「導讀、討論、活動、朗讀、寫作」。其中,「朗讀」是課程中我相當重視的一環。

朗讀的方式除了全班一起讀、小組輪讀、個人讀之外,我也常常使用接力的方式,有點類似標點符號遊戲的方法讓孩子讀完文章,當然,除了孩子讀之外,我也喜歡讀給他們聽,畢竟,求學期間,我很喜歡參加朗讀比賽,還曾經是國慶大會上的青年朗讀員喔!

朗讀有幾個妙用,最基本的就是幫助孩子理解文句,讀出聲的方式和默讀又有不一樣的效果,有時我們可以藉著讀出聲,知道孩子斷句哪裡有問題,表示他對這個語詞或句子不太理解,讀完後便可以再加強。

此外,朗讀也幫助孩子記憶,這和背誦又有點不太一樣,有時候讀著讀著,因為文句本身的節奏感,孩子很快便能琅琅上口,唸著唸著就這樣將文章中的句子記下來了,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功能。

不過我覺得最好玩的,還是孩子的模仿力,有些剛接觸課程的孩子,在唸文章時,也許不經意、也許隨意,全篇文章讀起來,聲音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當他發現老師的聲調具有抑揚頓挫,其他孩子也能掌握朗讀的節奏感時,一次、兩次,再幾次你就發現,咦?這個孩子也開始知道怎麼唸了,聲音變有趣了!

教室中孩子們的朗讀聲,是最美妙而單純的人間美聲,下次也請您的孩子唸唸故事給您聽喔!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6.5K會員
629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對於低年級閱讀寫作班的教材,一定曾感到好奇:「為什麼有時會是不一樣的形式呢?」「為什麼不一定是寫在稿紙上呢?」是的,我們在設計教材時,時常採用不同的形式,有時是圓形、正方形、橢圓形;有時是對話、流程圖或是說明圖,根據課程的內容,以及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會有不同的設計。
鄭清文:〈恐龍的末日〉,收錄於《當代作家兒童文學之旅》(台北市,書評書目,1984年)。  授課重點:在遠古時代,盤扁讓動物們可以許一個願望,小蜥蜴希望能變成巨大的動物,於是牠變成了恐龍,但是,變大也是有缺點的,最後怎麼辦才好呢?透過故事內容,讓孩子思考,如果能變身成另一種動物,孩子想變什麼動物呢?
閱讀心得要怎麼寫呢?其實,不外乎是什麼、為什麼及怎麼樣三大要素;在三大要素之下,另有其他五個關鍵性提問,會引領孩子進一步深思,發掘出故事的精髓,並且和自己的生命歷程相結合。
在遠距的寫作課程當中,孩子就坐家裡的椅子上,正是摹寫自家的大好時機。但為了避免他們在上課時在家裡趴趴走,叫不回來,我把範圍縮小,請他們寫作--我的房間。
這個暑假,我從以前的教材中,找出三個以往在教室講授,但效果不如預期的主題,稍加修改後,在遠距課堂上進行。沒想到,由於地利之便,上完之後的效果不但超出預期,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與寫作表現也出乎我的意料。第一堂課是--我的珍藏。
從繪畫、手寫到口說……經由本文提供的步驟,孩子不但會更加認識自己、了解凸顯自我的寫作技巧,也提早演練了將來總會遇上的面試,一舉數得!
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對於低年級閱讀寫作班的教材,一定曾感到好奇:「為什麼有時會是不一樣的形式呢?」「為什麼不一定是寫在稿紙上呢?」是的,我們在設計教材時,時常採用不同的形式,有時是圓形、正方形、橢圓形;有時是對話、流程圖或是說明圖,根據課程的內容,以及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會有不同的設計。
鄭清文:〈恐龍的末日〉,收錄於《當代作家兒童文學之旅》(台北市,書評書目,1984年)。  授課重點:在遠古時代,盤扁讓動物們可以許一個願望,小蜥蜴希望能變成巨大的動物,於是牠變成了恐龍,但是,變大也是有缺點的,最後怎麼辦才好呢?透過故事內容,讓孩子思考,如果能變身成另一種動物,孩子想變什麼動物呢?
閱讀心得要怎麼寫呢?其實,不外乎是什麼、為什麼及怎麼樣三大要素;在三大要素之下,另有其他五個關鍵性提問,會引領孩子進一步深思,發掘出故事的精髓,並且和自己的生命歷程相結合。
在遠距的寫作課程當中,孩子就坐家裡的椅子上,正是摹寫自家的大好時機。但為了避免他們在上課時在家裡趴趴走,叫不回來,我把範圍縮小,請他們寫作--我的房間。
這個暑假,我從以前的教材中,找出三個以往在教室講授,但效果不如預期的主題,稍加修改後,在遠距課堂上進行。沒想到,由於地利之便,上完之後的效果不但超出預期,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與寫作表現也出乎我的意料。第一堂課是--我的珍藏。
從繪畫、手寫到口說……經由本文提供的步驟,孩子不但會更加認識自己、了解凸顯自我的寫作技巧,也提早演練了將來總會遇上的面試,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