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Estoy En La Luna 琳達讀讀書寫寫字《以我之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相信許多人都是踏著破碎的自己,慢慢長大的,都是靠著荒涼人世間,偶然相遇的溫情與善意,勇敢走過來的。

一直是張曼娟老師的小粉絲,從「海水正藍」便開始跟隨她的腳步,或許因為她邁入中年,也開始擔負照顧父母親的責任,所以「以我之名」和「我輩中人」都是談中年之後的人生寫照。不過,「以我之名」這本書則特別多提到了照顧者這角色。

書中看著逐漸衰老的父親罹患精神疾病,再加上母親失智,逐漸忘記自己是誰,找不到回家的路,被公車司機拒載,遺忘過去擅長的事情。坦白說,我看得心一陣酸楚,想必照顧者在這樣的過程中,肯定要負上很多的代價。若不是因為愛及溫柔,這條路走來肯定會讓人半途而廢。

或許,如同書封面所言,我們也是遇見了善良,才讓人又重新充滿能量地走下去。

小時候,奶奶因為中風的關係,從每天化著精美的妝容出門的她。突然間,變成包著尿布,躺在床上需要別人翻身,說話胡言亂語的她。看著母親有時候照顧到很無力時,爸爸總是會貼心地帶她去夜市走走,照顧者的心情也是需要被體諒安撫的。現在想,由衷佩服著爸媽成為照顧者的勇氣,那耗費的時間往往不是一兩年,沒有走過的人,一定不知道有多麼不容易。

同時這本書也提醒我,面對不順遂時,往往是淬煉一個人最好的時候,這也是決定你高度的關鍵時刻。我很欣賞張曼娟老師對人生的態度,或許我們都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卻有權力掌握自己未來。想起2014年參加皇冠出版社的徵文比賽,老師提醒我的一句話:

「雖然難免受傷,但我們可以修復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這句話非常鼓勵當時在人生低谷的我,非常謝謝老師當時的溫柔。多年後回頭看,謝謝上天讓我擺脫劈腿的前男友,遇見很疼愛包容我又聰明的丈夫。如果你也遇見目前看似無法處理的難關,請你不要害怕,走過這一個坎,你會發現柳暗花明就在前方。

粉絲專頁:Linda Estoy En La Luna 琳達讀讀書寫寫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琳達的沙龍
15會員
14內容數
蘇琳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2
大部分的人投身一段終身的婚姻伴侶關係時,都有一個迷思,相信這段關係是一個美麗的盒子,裡面裝滿他們渴望的一切:陪伴、性愛、親密、友誼。但事實是,這種伴侶關係最初只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得先放一些東西進去盒子,才能從裡面拿出東西。婚姻本身沒有愛,愛在人心中,是人們把愛放進婚姻裡的;婚姻本身沒有浪漫,人們必須
Thumbnail
2021/11/02
大部分的人投身一段終身的婚姻伴侶關係時,都有一個迷思,相信這段關係是一個美麗的盒子,裡面裝滿他們渴望的一切:陪伴、性愛、親密、友誼。但事實是,這種伴侶關係最初只是個空盒子,你必須得先放一些東西進去盒子,才能從裡面拿出東西。婚姻本身沒有愛,愛在人心中,是人們把愛放進婚姻裡的;婚姻本身沒有浪漫,人們必須
Thumbnail
2021/10/14
有兩種方法可以通過高度僅五英呎(約一點五公尺)的門,一種是挺直身子走過去,另一種是彎身走過去,若是採用第一種方法,勢必會撞到門頂。 也就是說,覺得「人生很辛苦、很痛苦」的人,就像挺直身子穿過門,結果就是撞到頭,要是能稍微彎身走過去,就能免受皮肉之痛。但大多數人都會怪罪「門太低」,而不是反省其實是沒有
Thumbnail
2021/10/14
有兩種方法可以通過高度僅五英呎(約一點五公尺)的門,一種是挺直身子走過去,另一種是彎身走過去,若是採用第一種方法,勢必會撞到門頂。 也就是說,覺得「人生很辛苦、很痛苦」的人,就像挺直身子穿過門,結果就是撞到頭,要是能稍微彎身走過去,就能免受皮肉之痛。但大多數人都會怪罪「門太低」,而不是反省其實是沒有
Thumbnail
2021/10/05
從小看著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放棄自己原本穩定的工作,無怨無悔地照料家人三餐,照顧年邁中風的婆婆,把四個小孩拉拔長大。結婚後,我認為賢妻良母就「應該」這麼做,於是每天下班後就趕回家備料、洗菜、料理晚餐及準備隔天的中餐便當。 剛開始可能因為新鮮感,或者因為WFH的關係,還能游刃有餘地完成。不過,久而久之
Thumbnail
2021/10/05
從小看著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放棄自己原本穩定的工作,無怨無悔地照料家人三餐,照顧年邁中風的婆婆,把四個小孩拉拔長大。結婚後,我認為賢妻良母就「應該」這麼做,於是每天下班後就趕回家備料、洗菜、料理晚餐及準備隔天的中餐便當。 剛開始可能因為新鮮感,或者因為WFH的關係,還能游刃有餘地完成。不過,久而久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老」這件事,是許多人想都不願意想的未來,而我們的社會沒有最老,只有更老,從政府到民間,大家都沒有確切認知,更沒有萬全準備。 張曼娟老師的《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從照顧者的角度出發, 剖析自己與『老』之間的關係,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成為怎麼樣的大人?
Thumbnail
「老」這件事,是許多人想都不願意想的未來,而我們的社會沒有最老,只有更老,從政府到民間,大家都沒有確切認知,更沒有萬全準備。 張曼娟老師的《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從照顧者的角度出發, 剖析自己與『老』之間的關係,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成為怎麼樣的大人?
Thumbnail
《自成一派》是張曼娟最新出版的作品,書中分享了她成為獨立照顧者後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家人相處的經驗,這些內容也曾經在她的臉書和中年三部曲中出現過。
Thumbnail
《自成一派》是張曼娟最新出版的作品,書中分享了她成為獨立照顧者後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家人相處的經驗,這些內容也曾經在她的臉書和中年三部曲中出現過。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張曼娟老師,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的長期照顧者,也是自己這幾年照顧年老父母親的心情感受,同時從辛勤照顧的過程中重新反思並用心去體會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張曼娟說層經在演講會場問在場的中年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張曼娟老師,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的長期照顧者,也是自己這幾年照顧年老父母親的心情感受,同時從辛勤照顧的過程中重新反思並用心去體會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張曼娟說層經在演講會場問在場的中年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
Thumbnail
我相信許多人都是踏著破碎的自己,慢慢長大的,都是靠著荒涼人世間,偶然相遇的溫情與善意,勇敢走過來的。 一直是張曼娟老師的小粉絲,從「海水正藍」便開始跟隨她的腳步,或許因為她邁入中年,也開始擔負照顧父母親的責任,所以「以我之名」和「我輩中人」都是談中年之後的人生寫照。不過,「以我之名」這本書則特別多提
Thumbnail
我相信許多人都是踏著破碎的自己,慢慢長大的,都是靠著荒涼人世間,偶然相遇的溫情與善意,勇敢走過來的。 一直是張曼娟老師的小粉絲,從「海水正藍」便開始跟隨她的腳步,或許因為她邁入中年,也開始擔負照顧父母親的責任,所以「以我之名」和「我輩中人」都是談中年之後的人生寫照。不過,「以我之名」這本書則特別多提
Thumbnail
「我知道長照者在打的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我只是以為自己不會潰敗的這麼快。」《以我之名》張曼娟
Thumbnail
「我知道長照者在打的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我只是以為自己不會潰敗的這麼快。」《以我之名》張曼娟
Thumbnail
《以我之名》的書名本來不太明白為何取這個書名,聽了分享才明白是希望步入中年,成為照顧者後仍要保有自己的名字與空間。
Thumbnail
《以我之名》的書名本來不太明白為何取這個書名,聽了分享才明白是希望步入中年,成為照顧者後仍要保有自己的名字與空間。
Thumbnail
張曼娟 生活隨筆的知名作家大概我認識的不多,張曼娟是其中之一。 最有記憶的點,反倒是她做廣播的獨特聲線。也借過她的有聲書,但是總覺得文學的東西就是表面的介紹,雖然無差錯,但是如果已經閱讀過的經典,好像沒有更深入的她對於經典內容的看法。 不過看到這本我輩中人的時候,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現在有很多
Thumbnail
張曼娟 生活隨筆的知名作家大概我認識的不多,張曼娟是其中之一。 最有記憶的點,反倒是她做廣播的獨特聲線。也借過她的有聲書,但是總覺得文學的東西就是表面的介紹,雖然無差錯,但是如果已經閱讀過的經典,好像沒有更深入的她對於經典內容的看法。 不過看到這本我輩中人的時候,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現在有很多
Thumbnail
當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正在變老,大概已是步入中年之時。雖然明明覺得自己與“老”字完全攀不上關係,但真實年齡卻讓我們不好意思再說自己有多年輕。 其實,變老並沒有想像般可怕,只是如何優雅地老去才是大學問。 有些人從來沒有真正長大過,於是老了以後,依然要別人不斷作出遷就,變成任性的“老小孩”,給照顧者添加
Thumbnail
當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正在變老,大概已是步入中年之時。雖然明明覺得自己與“老”字完全攀不上關係,但真實年齡卻讓我們不好意思再說自己有多年輕。 其實,變老並沒有想像般可怕,只是如何優雅地老去才是大學問。 有些人從來沒有真正長大過,於是老了以後,依然要別人不斷作出遷就,變成任性的“老小孩”,給照顧者添加
Thumbnail
過去並不是張曼娟的讀者,偶然間拾起這本書,或許是因為在書封上看到這是一本關於中年的散文。翻開後,發現她談中年的方式,不只是關於中年本身,也關於了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在尋找自己路上(誰不是呢?)的中年人,作為一個長照的照顧者,以及作為一個望向老年的中年人如何在這人生的半途中,成為自己也陪伴自己。
Thumbnail
過去並不是張曼娟的讀者,偶然間拾起這本書,或許是因為在書封上看到這是一本關於中年的散文。翻開後,發現她談中年的方式,不只是關於中年本身,也關於了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在尋找自己路上(誰不是呢?)的中年人,作為一個長照的照顧者,以及作為一個望向老年的中年人如何在這人生的半途中,成為自己也陪伴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