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建議我別說台語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今天之前,陳柏惟每次質詢邱國正部長,使用的都是華語,不是他慣用的台語。

因為尊重每個人使用國家語言的權利,也尊重聽者的權利,所以從這期立院會期開始試辦了同步口譯服務。過去遇到國防部或退輔會幾乎都以華語質詢的陳柏惟,也終於得以透過申請通譯,使用符合他個人認同的台語來質詢邱國正部長。

看了陳柏惟「鴨霸」影片的朋友,似乎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邱部長身旁的不是立院聘請的專業翻譯,而是國防部次長李宗孝。在《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又經過兩年多的爭取立法院終於準備好翻譯,陳柏惟依程序申請,邱部長眼前就有耳機可以聽專業口譯,而他選擇不使用。

不喜歡用翻譯也沒關係,只要雙方依然能溝通就好對吧?

陳柏惟上台後,先問了美國國防授權法中,與台灣有關的部分國防部有多少了解?邱國正部長馬上回答:「我跟委員報告一下,語言是交通的工具,工具都能共用會比較方便,如果委員堅持要這樣,那我就按照規定,請傳譯一下再講,時間並沒有辦法增加。」接著便請身邊的李宗孝次長翻譯問題。

陳柏惟又接著問,裡頭是否有跟台灣有關的內容。邱部長說:「傳譯一下。」李次長把陳柏惟的問題翻譯了之後,邱部長又說:「我剛剛講的也要傳譯啊,他聽不懂。」

再說一次,在今天之前,陳柏惟每次質詢邱國正部長,雙方都是用華語溝通。你如果覺得文字可能失真,可以去看下方立院官方的完整影片(而不是媒體剪輯的影片),看看邱國正是不是在刻意挑釁。

李次長尷尬地問陳柏惟聽得懂嗎?陳柏惟說聽得懂,於是李次長再次翻譯了他的問題,而邱國正的回答是:「其實我跟委員講,你剛剛講的話我都聽得懂,但我剛剛已經講了,這是一個工具⋯」

對,就像陳柏惟聽得懂華語,邱國正也聽得懂台語,但他就是要陳柏惟講華語。

接著又雙方因為翻譯錯誤的問題吵了起來。再說一次,立法院有準備專業的口譯,是邱國正選擇不使用。

當陳柏惟問有沒有聯合軍演的消息?邱部長說:「有消息啊怎麼沒有消息呢。」

當陳柏惟問國防部有沒有準備?邱部長說:「有沒有準備要看我啊。」

當陳柏惟問AUKUS(澳英美聯盟)對台海情勢影響,邱部長卻再次說:「我要給委員建議一下,工具大家都用,為什麼不用同樣工具咧?」與回答國防問題的敷衍不同,當指教陳柏惟不該講台語時,他開口就是一篇滔滔大論,遠比此前任何回答都長。

就是這時候,陳柏惟說了「部長你有夠鴨霸」。你要是只看這一句話,當然會覺得陳柏惟有問題,但如果看整場質詢:明明事先申請的口譯,部長偏不用;明明陳柏惟已經用華語質詢過許多次,偏要酸他聽不懂;明明親口說自己聽得懂台語,馬上又耍賴說「你怎麼知道我聽得懂」。再說一次,此前陳柏惟每次質詢邱國正都用華語,他從來沒有要求邱國正聽得懂台語,更不可能要求他講。今天特別申請了口譯才講台語,是邱國正不接受,卻反覆「建議」陳柏惟使用華語。這樣,到底誰是鴨霸?

「我想欲保護咱台灣的母語。」不知道為什麼,準備好國防議題要問的陳柏惟,這時候卻反過來要在台上,解釋自己說台語的原因。好像這是一件多麼過分、多麼壓迫到邱國正權利的事情。

本來,今天是我們國會第一次使用國家語言口譯的日子,但國防部長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讓我們更加明白,在中華民國,即使把台語、客語跟原住民各族語都定為國家語言,仍只有華語才是真正的「國語」,即使你不認同、不習慣,甚至努力爭取了口譯,仍只有華語才能是「工具」

的確,在罷免投票日前,陳柏惟的表現得很幼稚,但這不是政策上的幼稚,正好相反,這個政策是先進的、是與國際接軌的、是朝野都支持的。陳柏惟的幼稚在於他沒看清「國家語言」只是用來表演多元尊重的戲碼,在中華民國永遠只有華語才是國語;他的幼稚在於相信我們的母語還有救,罷免前夕還選擇在議事的最高殿堂堅持;他的幼稚在於用辦喜事的心情來迎接立院同步口譯,卻忽視了翻譯沒辦法解決的惡意;他的幼稚是浪漫主義,而為了母語,把政治路斷在這樣一場被統媒扭曲是非的荒謬質詢下,也許就是他浪漫主義下注定的悲劇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1/02/17
試想,當客家人或原住民在使用母語交談時,你過去稱讚他們「台語說得好好」,這是一種尊重嗎?
Thumbnail
2021/02/17
試想,當客家人或原住民在使用母語交談時,你過去稱讚他們「台語說得好好」,這是一種尊重嗎?
Thumbnail
2020/08/26
在美國長大的莊吉生,幸運地躲掉了中華民國的文化滅絕政策,雖然家庭在美國,卻得以在他的母語(台語)環境下成長,而面對明顯台語比華語流利的莊吉生,我們土生土長的台灣記者卻只能以華語提問甚至需要台語翻譯,殖民的傷疤清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卻沒多少人察覺。
Thumbnail
2020/08/26
在美國長大的莊吉生,幸運地躲掉了中華民國的文化滅絕政策,雖然家庭在美國,卻得以在他的母語(台語)環境下成長,而面對明顯台語比華語流利的莊吉生,我們土生土長的台灣記者卻只能以華語提問甚至需要台語翻譯,殖民的傷疤清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卻沒多少人察覺。
Thumbnail
2020/07/12
可以想見,香港也將進入一段長時間的黑暗,不過根據人口普查,香港目前仍有九成以上的家庭使用廣東話,這就是香港民族主義的根,是黑暗中的微光,是一塊每個人都能私自守護的聖地,只要語言還在,只要文化能留下,自由與民主的光芒就仍會在某處等待,而且屆時這道光,肯定會比失去母語的台灣更亮、也更獨立。
Thumbnail
2020/07/12
可以想見,香港也將進入一段長時間的黑暗,不過根據人口普查,香港目前仍有九成以上的家庭使用廣東話,這就是香港民族主義的根,是黑暗中的微光,是一塊每個人都能私自守護的聖地,只要語言還在,只要文化能留下,自由與民主的光芒就仍會在某處等待,而且屆時這道光,肯定會比失去母語的台灣更亮、也更獨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某日,PM的週任務文要我們寫印象深刻的政治人物,我不是個熱衷政治的人,大概只有選舉的時候,才會稍微注意一下候選人的政見,會得知陳柏惟此人是因為「2021年臺中市第二選舉區立法委員陳柏惟罷免案」。陳柏惟出生於1985年7月10日,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2020年1月11日,陳柏惟以5
Thumbnail
某日,PM的週任務文要我們寫印象深刻的政治人物,我不是個熱衷政治的人,大概只有選舉的時候,才會稍微注意一下候選人的政見,會得知陳柏惟此人是因為「2021年臺中市第二選舉區立法委員陳柏惟罷免案」。陳柏惟出生於1985年7月10日,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2020年1月11日,陳柏惟以5
Thumbnail
雙語政策是「相」; 學好英文是「用」; 討好人民是「體」。
Thumbnail
雙語政策是「相」; 學好英文是「用」; 討好人民是「體」。
Thumbnail
第一問:誰決定的? 第二問:誰能喊停? 第三問:誰能改變?
Thumbnail
第一問:誰決定的? 第二問:誰能喊停? 第三問:誰能改變?
Thumbnail
乾爹(咦)說的台語不是妳的母語? 到底要雙標到何時啦贛 #黃捷 #郭台銘 #蔡英文 #講台語 #台灣就你們這群人在分裂族群
Thumbnail
乾爹(咦)說的台語不是妳的母語? 到底要雙標到何時啦贛 #黃捷 #郭台銘 #蔡英文 #講台語 #台灣就你們這群人在分裂族群
Thumbnail
沒有家族資源、大黨奧援,只有熱切守護家鄉的心和認真做好理性問政功課的年輕人參選會經歷多少試煉?國民黨鋪天蓋地罷免陳柏惟的從政天堂路是現在進行式。 陳柏惟和他的夥伴都不是精明的人,2018年市議員選舉,他們認真規劃了市政白皮書,對土地的深耕、議題的倡議,讓人看見城市願景的希望
Thumbnail
沒有家族資源、大黨奧援,只有熱切守護家鄉的心和認真做好理性問政功課的年輕人參選會經歷多少試煉?國民黨鋪天蓋地罷免陳柏惟的從政天堂路是現在進行式。 陳柏惟和他的夥伴都不是精明的人,2018年市議員選舉,他們認真規劃了市政白皮書,對土地的深耕、議題的倡議,讓人看見城市願景的希望
Thumbnail
台灣的珍貴在於民主且多元化的社會價值。
Thumbnail
台灣的珍貴在於民主且多元化的社會價值。
Thumbnail
此前陳柏惟每次質詢邱國正都用華語,他從來沒有要求邱國正聽得懂台語,更不用說要求他講。今天是立院安排了口譯他才講台語,但邱國正不使用口譯,卻反覆「建議」陳柏惟使用華語。這樣,到底誰是鴨霸?
Thumbnail
此前陳柏惟每次質詢邱國正都用華語,他從來沒有要求邱國正聽得懂台語,更不用說要求他講。今天是立院安排了口譯他才講台語,但邱國正不使用口譯,卻反覆「建議」陳柏惟使用華語。這樣,到底誰是鴨霸?
Thumbnail
在立委陳柏惟第一次質詢過後,似乎也不意外,網路上開始出現「使用台語是否不夠尊重國會」的聲音,理由竟也跟30年前一模一樣,就是「聽不懂」,但「聽不懂」真的是我們可以拒絕本土語言出現在國會的理由嗎?
Thumbnail
在立委陳柏惟第一次質詢過後,似乎也不意外,網路上開始出現「使用台語是否不夠尊重國會」的聲音,理由竟也跟30年前一模一樣,就是「聽不懂」,但「聽不懂」真的是我們可以拒絕本土語言出現在國會的理由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