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就是為什麼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故事起源:

有天遇到一位親戚,他有件事不會需要我幫忙處理,我心想與其給他魚吃,倒不如教他釣魚。想要教他如何解決問題,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就不會再求救於人了。當我接著想要告訴他如何做時,他直接回了我:「我不會,你直接幫我解決就行了。」本來要從口中出來的教學文,瞬間吞了回去,只差沒噎到而已。於是乎我心想就先幫你解決一次吧,但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就能閃則閃了。

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差異:

這個事件,讓我想到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理論。經由研究她發現,人們對能力有二種理解,一種是認為能力是與生俱來,生下來如何就是如何;另一種人認為能力是可以透過學習來培養的,他們更關注自我的提升。
通常將學習這件事拒於門外通常歸類為「固定型思維」。
他們有幾個特點:
1 他們常抱怨太難,自己學不會,想要立即看到成果。
2 對於學習他們興致缺缺。
3 關於失敗他們會認為自己命運就是如此,很難再去改變。
4他們甚至相信自己天生就是笨,不可能透過學習就能改善。
5 比起未來他們更重於當下的表現,對他們有利的才會去做。
而具備「成長型思維」的特點:
1他們熱情、激情、好奇心強。
2對於學習非常地熱衷。
3常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在抱怨問題。
4不在意短暫的失敗,更重視過程中得到了什麼,並把心思放在更遠的目標。

名人實例:

其中羅伯特清崎著作的「窮爸爸與富爸爸」,也對這二種思維做了類似詮釋。作者提到小時侯他跟爸爸要錢買東西,他的窮爸爸直接跟他說:「我們家負擔不起這個消費」;而富爸爸則是跟他說:「我們可以想一下如何做才能買得起你要的東西」。這二個爸爸截然不同地回答,充分突顯出看待問題的角度有何差異。
回到生活中,擁有「成長型思維」最能代表的人物就是籃球之神「喬丹」。別以為喬丹在籃球領域就是一帆風順,在高中時期,因為他的身體素質差,被球隊排除在外。那時的他非常地沮喪,而媽媽跟他說:「那你就努力練習吧!」於是喬丹就很努力地去練習,也藉由刻意練習打到了NBA最高殿堂。
而每次輸掉比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練習及檢討自己。甚至在一次的比賽他們贏了,他還是一樣去練習,當其他人不解時,他就說因為那場比賽中有幾個投球他沒有投好,想要再練習讓它更好。

實際應用:

那為什麼擁有成長型思維是很重要配備之一呢?一來可以幫助你解決更複雜的問題,二來幫你塑造一個上進的形象。人與人相處間,有一種人常把抱怨放在嘴邊的人,我們也常唯恐避之不及;相形之下,我們反而更想親近有辦法解決問題又很沉穩的人。當你遇到的比較多是成長型思維的人,恭禧你!繼續跟這些人保持聯繫,因為這會讓你離成功愈來愈近。相反的,若你遇到的人大多是固定型思維的人,也不用氣餒,因為從今天起你也可以讓自己成為成長型思維的人。
最近聽了樊登讀書、吳淡如人生商學院Pocast ,以及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三種不同的內容都提出了相同的核心價值。當我開始學習後,思維上及行動上都有了明顯的改變,而我自己也正處於從「固定型思維」轉變為「成長型思維」的路上,這當中就有明顯地轉變:
從前的我:
1認為學習是在學校的事,出了社會我只要專心作好工作即可。
2閒暇時間我只會追劇及睡覺,學習似乎不關我的事。
3 面對不懂的問題直接找專業來幫忙,比如理財,只會丟給銀行及理專,因為我不 懂,所以交由專業人士應該沒問題。
4 知道未來需要存錢退休,但沒有明確目標。
經由不斷學習後的我:
1 每天撥出時間閱讀新知,讓自己比昨天更進步一點。
2 隨時處於學習狀態,也開始寫作。
3 自己的財富自己理,也藉由學習了解到更多財經知識。
4 明確設定未來退休目標,並往目標邁進。

結論:

閱讀至此,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呢?引用李笑來的書中提到的「活在未來」,當你處於活在未來的意識下,你就會想像你只要一直進步,有一天你可以達到你的最終目標,這樣地想法,有助於你讓每天活得更有動力及希望。其實學習沒你想像中那麼可怕,可怕的是學習後你會對它上癮。
只要我投入時間及精力,從長期來看,沒有什麼是我學不會的。 -- 李笑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6會員
226內容數
我是廣告製片「懸緝」,我用「圖像創作傳達正能量」。 這個專題,藉由圖像創作,除了表達創作意念外,更希望透過文字的描述, 傳達自身對生活的想法及生活哲學。 更希望讀者藉由圖像創作能讓讀者得到更多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懸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退休後都會希望有個享受的人生,畢竟花了好幾十年打拚,只為了能在最後的餘年過著享受的生活。 假期中拜訪了長輩,雖然已退休,但投資標地與方式不免讓人著實擔心。 藉由文章寫作及思考,談談我看到的心得與想法。
5/12盤中一度跌了1417點,創下歷史紀錄。 歷史一再重演,但一定會有很多人重覆著受傷的戲碼。有些人的從此畢業,有些人還是堅強的留下來,但我相信留下來的人只會愈來愈強壯。 曾經是韭菜的我,很了解被割的心情,透過學習想擺脫韭菜的命運,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與大家一起成長&學習。  
每個人退休後都會希望有個享受的人生,畢竟花了好幾十年打拚,只為了能在最後的餘年過著享受的生活。 假期中拜訪了長輩,雖然已退休,但投資標地與方式不免讓人著實擔心。 藉由文章寫作及思考,談談我看到的心得與想法。
5/12盤中一度跌了1417點,創下歷史紀錄。 歷史一再重演,但一定會有很多人重覆著受傷的戲碼。有些人的從此畢業,有些人還是堅強的留下來,但我相信留下來的人只會愈來愈強壯。 曾經是韭菜的我,很了解被割的心情,透過學習想擺脫韭菜的命運,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與大家一起成長&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學習,怎麼樣也偏向成長型心態多一點吧? 結果發現,相反的症狀可多了。 《心態致勝》作者是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她認為抱持成長心態(growth-mindset)的人,最終發展得更為傑出,2006年這個概念引起大量關注,這本書也成為暢銷書。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1.定型者心態v.s成長型心態定義 以「學習」的腦波來說,定型心態者對得分結果反應激烈,而成長型心態者對學習過程較感興趣。換句話說,成長型心態者重視過程,定型心態者重視結果。 2.成長型心態的優勢 重視結果的問題在於失敗會放大痛苦,嚴重時可能一蹶不振。而成長型心態者則是不斷優化過程,相較之
Thumbnail
我們人,有2種思維, 一個是固定型思維,另一個則是成長型思維。 而你, 屬於哪一種呢?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是一個能更好適應變化,克服困難的心態,當一名田徑運動員,在跳高比賽中一再未能超越自己的最佳記錄,固定思維的運動員會認為「我已經達到了我的極限」,成長型思維就是認為「每次練習都是突破自己的機會」,不怕失敗,相信困難能夠帶領我們成長,才能在挫折中持續學習進步。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個人成長受到先天條件與心理思維影響。隱藏潛能讓人走得更遠,後天的品格教育關鍵影響者的成長。本文介紹了後天培養智商方法,自證預言理論以及知行合一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學習,怎麼樣也偏向成長型心態多一點吧? 結果發現,相反的症狀可多了。 《心態致勝》作者是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她認為抱持成長心態(growth-mindset)的人,最終發展得更為傑出,2006年這個概念引起大量關注,這本書也成為暢銷書。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1.定型者心態v.s成長型心態定義 以「學習」的腦波來說,定型心態者對得分結果反應激烈,而成長型心態者對學習過程較感興趣。換句話說,成長型心態者重視過程,定型心態者重視結果。 2.成長型心態的優勢 重視結果的問題在於失敗會放大痛苦,嚴重時可能一蹶不振。而成長型心態者則是不斷優化過程,相較之
Thumbnail
我們人,有2種思維, 一個是固定型思維,另一個則是成長型思維。 而你, 屬於哪一種呢?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是一個能更好適應變化,克服困難的心態,當一名田徑運動員,在跳高比賽中一再未能超越自己的最佳記錄,固定思維的運動員會認為「我已經達到了我的極限」,成長型思維就是認為「每次練習都是突破自己的機會」,不怕失敗,相信困難能夠帶領我們成長,才能在挫折中持續學習進步。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