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這就是為什麼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成功

2021/09/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故事起源:

有天遇到一位親戚,他有件事不會需要我幫忙處理,我心想與其給他魚吃,倒不如教他釣魚。想要教他如何解決問題,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就不會再求救於人了。當我接著想要告訴他如何做時,他直接回了我:「我不會,你直接幫我解決就行了。」本來要從口中出來的教學文,瞬間吞了回去,只差沒噎到而已。於是乎我心想就先幫你解決一次吧,但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就能閃則閃了。

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差異:

這個事件,讓我想到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理論。經由研究她發現,人們對能力有二種理解,一種是認為能力是與生俱來,生下來如何就是如何;另一種人認為能力是可以透過學習來培養的,他們更關注自我的提升。
通常將學習這件事拒於門外通常歸類為「固定型思維」。
他們有幾個特點:
1 他們常抱怨太難,自己學不會,想要立即看到成果。
2 對於學習他們興致缺缺。
3 關於失敗他們會認為自己命運就是如此,很難再去改變。
4他們甚至相信自己天生就是笨,不可能透過學習就能改善。
5 比起未來他們更重於當下的表現,對他們有利的才會去做。
而具備「成長型思維」的特點:
1他們熱情、激情、好奇心強。
2對於學習非常地熱衷。
3常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在抱怨問題。
4不在意短暫的失敗,更重視過程中得到了什麼,並把心思放在更遠的目標。

名人實例:

其中羅伯特清崎著作的「窮爸爸與富爸爸」,也對這二種思維做了類似詮釋。作者提到小時侯他跟爸爸要錢買東西,他的窮爸爸直接跟他說:「我們家負擔不起這個消費」;而富爸爸則是跟他說:「我們可以想一下如何做才能買得起你要的東西」。這二個爸爸截然不同地回答,充分突顯出看待問題的角度有何差異。
回到生活中,擁有「成長型思維」最能代表的人物就是籃球之神「喬丹」。別以為喬丹在籃球領域就是一帆風順,在高中時期,因為他的身體素質差,被球隊排除在外。那時的他非常地沮喪,而媽媽跟他說:「那你就努力練習吧!」於是喬丹就很努力地去練習,也藉由刻意練習打到了NBA最高殿堂。
而每次輸掉比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練習及檢討自己。甚至在一次的比賽他們贏了,他還是一樣去練習,當其他人不解時,他就說因為那場比賽中有幾個投球他沒有投好,想要再練習讓它更好。

實際應用:

那為什麼擁有成長型思維是很重要配備之一呢?一來可以幫助你解決更複雜的問題,二來幫你塑造一個上進的形象。人與人相處間,有一種人常把抱怨放在嘴邊的人,我們也常唯恐避之不及;相形之下,我們反而更想親近有辦法解決問題又很沉穩的人。當你遇到的比較多是成長型思維的人,恭禧你!繼續跟這些人保持聯繫,因為這會讓你離成功愈來愈近。相反的,若你遇到的人大多是固定型思維的人,也不用氣餒,因為從今天起你也可以讓自己成為成長型思維的人。
最近聽了樊登讀書、吳淡如人生商學院Pocast ,以及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三種不同的內容都提出了相同的核心價值。當我開始學習後,思維上及行動上都有了明顯的改變,而我自己也正處於從「固定型思維」轉變為「成長型思維」的路上,這當中就有明顯地轉變:
從前的我:
1認為學習是在學校的事,出了社會我只要專心作好工作即可。
2閒暇時間我只會追劇及睡覺,學習似乎不關我的事。
3 面對不懂的問題直接找專業來幫忙,比如理財,只會丟給銀行及理專,因為我不 懂,所以交由專業人士應該沒問題。
4 知道未來需要存錢退休,但沒有明確目標。
經由不斷學習後的我:
1 每天撥出時間閱讀新知,讓自己比昨天更進步一點。
2 隨時處於學習狀態,也開始寫作。
3 自己的財富自己理,也藉由學習了解到更多財經知識。
4 明確設定未來退休目標,並往目標邁進。

結論:

閱讀至此,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呢?引用李笑來的書中提到的「活在未來」,當你處於活在未來的意識下,你就會想像你只要一直進步,有一天你可以達到你的最終目標,這樣地想法,有助於你讓每天活得更有動力及希望。其實學習沒你想像中那麼可怕,可怕的是學習後你會對它上癮。
只要我投入時間及精力,從長期來看,沒有什麼是我學不會的。 -- 李笑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8會員
162內容數
我是廣告製片「懸緝」,我用「圖像創作傳達正能量」。 這個專題,藉由圖像創作,除了表達創作意念外,更希望透過文字的描述, 傳達自身對生活的想法及生活哲學。 更希望讀者藉由圖像創作能讓讀者得到更多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