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誰的允許來活自己的人生呢?

你需要誰的允許來活自己的人生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中,追求成績和外在的肯認似乎成為一種永遠都沒有止境的「軍備競賽」。舉例來說,以前學英文要考全民英檢和多益、托福;現在學數學要去考TMT(臺灣中小學數學能力檢定考試)考試,就連學寫程式都要考APCS(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然而,證照代表的意義除了代表受試者通過該考試的最低門檻外,並不必然保證實際運用該技能的程度,或是該技能可以成就的成果。

在104 履歷診療室服務的經驗中,無論是職場新鮮人或是有工作經驗的轉職者,他們很常提出的問題是:「我投履歷都沒回應,是不是要有xxx證照、學歷才有機會?」這種「資格」類的問題,往往也是受限於我們的求學時的生命經驗,那種「別人有什麼我也要有」,如果有我要不到的東西,肯定是因為「我的沒有」所造成的心態。

然而,從找工作或是從漫長的人生來看,除了少數由國家管制的業種像是醫師、會計師、律師等工作,我們所擁有與展現的價值,從來都不會是有幾張證照或是幾項檢定所囊括,而這些證照或檢定,也不必然能轉譯成成功的面試或是成功的人生。

試想一下,如果你看過小孩子學習新的技能,無論是走路、跑步還是騎腳踏車,哪個孩子不是從連爬帶走到連走帶跑地學會自主移動,或是從騎裝有輔助輪車子,到需要有人幫忙扶著車尾騎兩輪腳踏車,一直到可以自己騎車,這些過程中,孩子也不會問父母親說,「我會走路了,請問我可以開始學跑步嗎?」

小孩子所有的學習,都不是從獲得允許才做,而是從每天實踐開始,反觀我們的人生,不也是這樣?

想像有一場你很崇拜的偶像演唱會,但是你可能沒錢買票或是票賣完了,你該怎麼辦?你會去網路上徵求轉讓門票、你可能會去買其他縣市場次的餘票、你可能會考慮去應徵演唱會現場工讀生,讓你不管怎樣都可以進到會場去,即便是在場邊都好。

求職跟人生也是如此,與其想著我還要拿什麼證照和學歷,才能去挑戰我想要的職缺,或許更該做的事是想出這些「他人允許」之外的「可能」,而且現在就可以開始。想做網路行銷的人,先創建社群平台帳號自己經營看看;想當作家的人,申請一個社群帳號就開始寫作發表文章,或是想當廚師的,在自家的廚房就開始自己的「小當家」之旅。只要有開始,就有向下發展與修正的「可能」,也可以透過實踐去發現自己的「可能」與「有所不能」。

下一次,當你發現自己又在說「是不是要有什麼,我才能如何的時候」,記得問問自己:「我為什麼需要他人的允許來活自己的人生?」以及「我現在能開始為自己的人生做些什麼呢?」


Photo by Brian Kostiuk on Unsplash

Photo by Brian Kostiuk on Unsplash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5會員
215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記得以前,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父親,書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圖紙、各式各樣的筆和尺;襯衫胸前的口袋,也總別著兩隻筆,腰間也會有捲尺。在土木工程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需要精確地從無到有,從設計產生出實際的橋樑、道路、建築結構的過程。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
記得以前,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父親,書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圖紙、各式各樣的筆和尺;襯衫胸前的口袋,也總別著兩隻筆,腰間也會有捲尺。在土木工程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需要精確地從無到有,從設計產生出實際的橋樑、道路、建築結構的過程。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