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四歲,能讓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東漢之後的一千多年,民間崇拜著各式各樣的三國英雄。
但在知識份子眼中,那位孔夫子的後代,才是真正有名的楷模。
對他後來得罪曹操滿門抄斬了。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
四歲讓梨,十歲自稱李膺世交,登上了當時的龍門。
孔融的少年時代,恰恰好就是東漢社會運動最猛烈的時期。
這少年有孝名,性好學,在知識分子眼中,也算是個不可多得的神童。
十三歲時,第一次黨錮剛結束,孔融的父親也過世了……原則上兩件事沒啥關連。
十六歲時,第二次黨錮正要開始。
點火的主角張儉,被宦官侯覽下令追捕。
張儉倉皇而逃,打算去投靠好友孔褒。
孔褒是孔融的哥哥,不過當時剛好不在家,孔融就出來接待了客人。
張儉心裡焦急,覺得跟這孩子說了也沒用,就是在那邊坐立不安。
孔融也不多問,只跟張儉說:「我哥不在,難道我就不能作主嗎?」
就把張儉留了下來。
但侯覽的下屬很快循線查來,張儉有所警覺,再次連夜逃跑。
抓不到張儉,官吏就把孔融一家都抓了起來訊問。
孔融表示:「是我收留他的,罰我吧。」
孔褒表示:「張儉是來投靠我的,罰我吧。」
兄弟爭個沒完,連媽媽也出來插一腳:「我才是孔家家主,理當罰我。」
窩藏欽犯,可不是罰個錢抽你兩板子就沒事,是要判死罪的。
地方官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好把報告上呈朝廷。
最後決議:「孔褒有罪。」
而活下來的孔融,就此名震朝野。
這不太需要找甚麼古代價值觀。鄉民都是差不多的。
判誰有罪,誰就是法院認證的王八蛋。
最終孔褒有罪,孔融的行為就是為兄頂罪。
又孝順又有義氣,讚啦。
有了名聲,州郡少不得就要徵召你來,管你是不是真的有用,至少也安撫了民心。
孔融自然死也不去。
與其說他拿翹,孔融更可能是看透了地方官吏的無能。
幾年後,四世太尉第三代的楊賜正在擔任司徒,徵辟了孔融。
楊賜給的OFFER,孔文舉很感興趣。
「糾舉官僚貪濁者,將加貶黜。」孔融到任後,老實不客氣的大舉搜查,一個個上報的名單,多是宦官親族。
宦官們就不開心啦,有事沒事就到尚書台找碴。
「這個新來的孔融是不長眼還是不知道規矩啊?」
尚書沒法子,只好叫孔融來問話。
問起名單,孔檢察官一一陳述嫌犯事蹟,提出事證,那一個侃侃而談,誰也辯他不倒。
孔融又出了一次名。
這個人在每個領域都要出一次名,這樣的人生能不驕傲嗎?
孔融雖然小時候有讓梨的故事,但他的個性並不謙退。
事實上,你看他會靠耍嘴皮去「登龍門」就知道了。
一個非常精於「當大人眼中好寶寶」的聰明模範生,在【新漢演義】的開頭我們也認識一個。
姓王,名莽,字巨君。
儒教喀了太多,人大概就會長成那個樣子吧。
光和末年,朝廷升遷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
正式成為當時士人界第一高官的何進,自然受到了各方各面的士人祝賀。
楊賜也派了孔融拿拜帖跟禮物去。
但河南尹看門的官吏,收了禮物跟拜帖,就跟孔融說:「大將軍很忙,你可以回去了。」
我孔文舉連龍門都登過,你一個新科大將軍也敢擺譜?
孔融二話不說,奪回拜帖,打道回司徒府。
不論如何,楊賜交給他的任務,算是搞砸了。
孔融隨即提出辭呈,離開了楊賜。
消息一下傳開,士人們自然要論上一論,到底是哪邊有理,哪邊無理取鬧。
河南尹的官員當然覺得孔融太囂張,有人就提議派刺客去把孔融幹掉。
但也有人連忙去見何進:「孔文舉這麼出名,你跟他結怨,那你八年來努力經營的士人地位,只怕就要付諸流水。還不如以禮待之,方能更上一層樓。」
何進深以為然,立刻改派人去問孔融:「大將軍是認為您屈就於司徒府,大才小用,故不願相見。若孔君不棄,先入大將軍幕府,日後必薦舉您到合適的位置。」
孔融只是自傲,不是神經病,大將軍派人來招募,那就是低頭啦。
更何況,何進開的條件,又一次對了孔融的胃口。
進御史台。
監察專業者的殿堂。
在大將軍府當了一陣子的府掾參謀,何進果然言而有信,舉薦孔融以第一名的成績為侍御史。
但你越接近政治核心,願意買你帳的人,勢必就越少。
特別當你是個擁有高傲鼻樑的傢伙。
當時的御史中丞,就數次與孔融意見不合。
御史台跟尚書台一樣,是獨立機構。
任憑你孔融在士人間再有聲望,也沒人能幫你說得上話。
喔,當然這個十常侍當道的年代,宦官是有本事插上一腳的。
不過孔融就檢舉宦官專科出身,說不定,還是宦官叫御史中丞修理孔融的咧。
有志難伸的孔融,索性裝病辭職回家不幹啦。
這時候,司空府對孔融伸出了友誼之手。
沒有意外的話,這個司空應該還是楊賜。
漢靈帝時代的三公可以賣錢,加上無盡的天災人禍,其實有幾個人就是在不同的三公位流來轉去。
楊家一直以來,都秉持著一種憨直。
不像老袁家遊走在各派系之間,也不如竇武何進那樣嫉宦如仇。
他們只想要正直的,幫助國家,幫助皇帝。
孔融雖然自傲,但其能力與行事風格,是非常符合楊家喜好的。
但遺憾的是,楊賜這次擔任司空,不到一個月後就過世了。
那一年,正是西涼反叛,導致朝廷軍權大洗牌的中平二年。
孔融後來轉中軍候,三日後為虎賁中郎將。
同樣的,最可能操作這件事的人,只怕就是大將軍何進。
東漢的虎賁中郎將,向來跟宗室與外戚關係密切。
畢竟信賴因素很重要。
附帶一提的是,何進手下還有另一個他最信賴的人,其升官軌跡與孔融十分相像。
袁紹。
《後漢書》並未提及,孔融何時當上虎賁,後轉何職。
但《三國志注》的史料中,倒是有提到袁紹跟孔融處得不太好。
大致上我們知道,中平年間,袁紹,孔融,袁術都當過虎賁中郎將。
袁術是最後一個,袁紹則在中平五年轉為西園八校尉。
孔融的任職,應該就是何進籌組西園軍時,握緊兵權的一步棋。
而就在少帝即位後,老袁家家主袁隗升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平起平坐時,袁家才拿回了虎賁之位。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到董卓入京,孔融擔任著甚麼職務呢?同樣是史無明文。
董卓廢帝時,孔融也沒有出來抗議。
以他的性格而言是相當奇怪。
但立完獻帝,孔融又一天到晚跳出來忤逆董卓啦。
《後漢書》說,董卓先是把孔融轉為議郎,後又發派去北海對抗黃巾餘眾。
孔融到了北海,收合士民,起兵講武。
更對附近州郡發出檄文,準備給即將入侵的黃巾賊一個迎頭痛擊。
結果被痛擊的是孔融自己。
孔融退回朱虛縣,換個戰法。
上場打仗自己不行,那就來個「仁者無敵」。
孔融開始對黃巾賊進行政治作戰,從二十萬黃巾中,分化出了四萬男女。
對,古代軍隊大致可分上場戰鬥的甲士跟後勤工務的民兵。
而像這個時期的黃巾賊,那個總人數裡面還要包含攜家帶眷。
所謂二十萬黃巾,能打仗的絕對不超過五萬人。
孔融也是看準了這點。
一邊建立城防,一邊蓋學校提倡教育。
幫你切一下,這就是以洗腦對抗洗腦。
反正這時董卓中央政府也管不到北海來,孔融更是隨心所欲的任用自己過去有交往有認識的名士。
孔融試圖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北海,藉以平定民亂。
在兵法上不失為上策。
但到底有些人想要的不是恢復平靜生活。
黃巾賊管亥再次帶兵襲來。
孔融引兵接戰,又一次大敗,被黃巾賊圍困在都昌。
所幸,一名勇士單槍匹馬闖入重圍,又以巧計殺出,前往平原為孔融求來援軍。
這段太史慈與劉備的插曲,有興趣可以去看三國演義。
或者我以前寫過的
【東吳關雲長,東萊太史慈參見】孔融在青州逐漸站穩腳跟。
而北方袁紹跟曹操的勢力也逐漸成形。
孔融想要打造一個新的樂園,也想要殺去長安拯救漢獻帝。
但他到底不擅長打仗,而文人自負的心態,也讓他看不起其他人。
只有在徐州的劉備,是孔融願意締結同盟的對象。
劉備上表朝廷,請讓孔融為青州刺史,以達成青徐同盟。
但這一表也是石沉大海。
要知道,壓下劉備的呂布,才是這時獻帝朝廷承認的正漢官。
而隨著劉備被呂布打跑,袁紹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入侵青州的機會。
在袁軍攻入北海城時,孔融依然老神在在,談笑自若。
孔融已經不是自負而已了,根本上他是不能面對自己的失敗。
也就在這個時候,曹操西迎天子都許。
劉備也加入了曹操軍,或者說,正式的東漢政府。
在這樣的前提下,東漢政府徵召「正義的一方」孔融,也是合情合理的。
孔融回朝擔任九卿之一的少府。
當時在曹操的軍權威壓下,許多公卿大夫都只是掛名。
逢早朝議事,根本沒甚麼人在出席。
只有孔融每次早點名必到,而且還意見一堆。
《後漢書》錄三事。
一是討論太傅馬日磾出使招安群雄失敗,喪身外地,朝廷議欲加禮。
孔融反對,朝廷從之。
二是恢復肉刑的討論。
孔融還是反對,朝廷表示孔融說得很有道理,最終決定不恢復。
這邊注意一下,《三國志》提到的「恢復肉刑」,主要是曹操封魏公之後。
只有一條注解是這時候孔融跟荀家人在朝堂上爭辯。
孔融跟荀家私交是不錯的,但這傢伙就是有他自己的堅持。
而孔融這些表現,大大合了漢獻帝之意。
朝廷裡總算還有人能不懼曹操,提出公平公正的意見。
想當然,曹操越看這人就越討厭了。
第三條有點小複雜。
主要是當時荊州牧劉表不繳稅,又私自祭拜天地。
以禮法來說,那就是自許為天子了。
朝廷認為應該要發公告譴責劉表的行為。
孔融則表示:要嘛你就揍死他,先發公告不等於讓天下知道,朝廷無力懲處劉表?
到時候心懷不軌的人只怕更張狂。
孔融倒不是隨便說說。
這個時間點發生在官渡之戰前,曹操一邊要鎮壓各地,預防孫策劉表等入侵。
一邊又要暗暗集中力量以備與袁紹一戰。
那孔融這番言語,豈不是正合曹操心意?
……曹操有個叫做「雞肋」的小故事。
雖然算不上正史,但曹操的軍事行動不喜歡讓非謀主的人知道,那確實也是他在《三國志》裡的人設沒錯。
曹操本人算是相當喜歡用伏兵的。
孔融不是曹操的親信,卻說準了曹操的動向。
這三樁其實就顯示出,孔融越來越討曹操的厭。
反過來說,也越得獻帝歡心。
當曹操趕赴官渡前線作戰時,獻帝就私下找了孔融來討論皇家宗室祭祀的事宜。
不是誅殺曹操,是不是有點失望?
孔融何等人物,發展到如此,他就覺得是自己拿翹的時間了。
先是以古經典暗諷曹操,又更加直接在朝堂上與曹操的政策唱反調。
前面那個舉動也是很楊修,特別是諷刺完曹操還看不懂。
曹操開始受不了這個人了。
先是找了一個名叫郗慮的人,檢舉孔融行為有小小違法,應當免官。
繼而曹操自己就寫了一封引經據典的信給孔融,在那邊裝死問孔融說你們兩個都是名士,這個案子該怎麼辦,我曹孟德好弱喔都不會哭哭喔。
不是,你要鬥孔融,什麼方法不找,居然搞了鬥文。
孔融打仗可能比不上曹操的小指頭,要鬥文?曹操還差了那麼一點。
孔融自然也是一個引經據典回去,意思上就是,沒事,郗慮的等級差我一截,見事不明有誤會,我寬宏大量的原諒他就是了。
即使我對他有恩,這個人還是這麼不要臉……這招我教你啦,這輩子你就好好學著點囉。
孔融轉為太中大夫。
太中大夫的薪水沒有比少府高,但職責上卻又讓孔融回到了監察議論之職。
曹操這一次挑釁算贏還算輸,就看大家自己心裡怎麼想了。
范瞱的表述是孔融
「退閒職,賓客日盈其門。」。
孔融的名氣越來越大,又不斷幫朝廷舉薦新的官員。
范瞱直指這一點,來說明孔融對於曹操的威脅。
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沒打算放過孔融。
又一次,曹操讓自己的軍謀祭酒,告發孔融當年在北海的行為,實為糾眾造反。
時間點發生在建安十三年(該年十月為赤壁之戰)。
曹操上了丞相之位,開啟南征,任命郗慮為御史大夫,並且除去孔融。
一切的時間點都是那麼剛好,實在不能不讓人相信,曹操是要在動身之前除去不安定因素。
奏摺一上,孔融與他的妻子立即被逮捕。
他的孩子則是事後才因有反逆言語被捕……這個記錄基本存疑。
孔融以叛亂罪治,夷族是跑不掉的,怎麼會有抓了孔融不抓孩子的事情?
其實我們也可以注意到,《後漢書》採取的立場比較接近「東漢」本身。
在范瞱的「假設」下,東漢的高道德臣子們是比較反曹操政權的。
然後那些君子們很多都有為董卓跟李傕政權服務的記錄。
所以整本《後漢書》就呈現出一個,建安之後非東漢的表述。
說這一小段是想表示,不能排除孔融子女那邊的記錄,有刻意黑曹操的傾向在。
說到底,范瞱是「劉宋」人,不是「司馬晉」。
劉裕也是打過「劉漢」招牌的。
范瞱的道統價值觀表述,未必就跟陳壽相同了。
不論如何,孔融的故事完結了。
范瞱其實說孔融
「性寬容少忌,好士,喜誘益後進」。
孔融不是一個小心眼的神經病,他只是真的覺得自己很厲害。
這些年只怕也不少人看過「孔融是個職場白目」的說法。
事實上,孔融不但對於後進晚輩很友善,他對楊賜何進也沒甚麼大不敬啊。
是的,孔融跟盧植朱雋這種平民英雄不同。
他又回到了標準東漢高道德士人。
以他自己的,或說儒教的忠孝仁義,來為國家人民服務。
但自傲的孔融看不起曹操,應該是個不爭的事實。
也許是因為曹操的出身。
也許是因為曹操的行為。
前面稍有省略的是,孔融相當以類似結黨的行為,在對抗執政的曹操。
而也像東漢眾多的反叛故事一樣。
結黨的,一起死。
執政的,終究繼續執政。
忠也好,奸也罷。
政治的面前,到底是沒有善惡對錯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