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伯格族群系列】亞斯成人後討厭說謊,人際關係才是困擾

2021/10/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亞斯人而言,情盲阻斷了和同儕的情感交流(交流時僅認知訊息,不過他們也喜歡這樣),缺乏換位思考,以致發展出以自己所知的觀點(自我中心)理解世界,並以生活的「好奇性」和「實用性」為主,而非「趣味性」。
Photo by Inzmam Khan from Pexels

志明的「自我中心觀點」

故事:說謊與偷竊,志明是問題兒童?

剛入學第一個月,志明不太適應新環境,常哭鬧不停,導師只好通知志明父母帶回家休息。後來某次國語課,志明抓到學習訣竅,屢拿到好成績,被老師及父母大力誇讚,他很有成就感,之後在校就一直很順利,課業也是前三名。

到了中年級,志明父母為了讓志明有玩伴,帶他去打坊間流行的寶可夢機台,每兩天放學後固定玩,算是在校安分學習的獎勵。志明對神奇寶貝的知識如數家珍,他是「遊戲萬事通」,班上男同學主動找他問祕訣,自然打成一片。心情穩定加上生活規律,志明成績一直保持中上。

小學五年級,志明跟著一群哥兒們玩,他們常作弄班上落單的人,也會嚇女生,跟老師作對。志明功課逐漸退步,神奇寶貝也不太玩了,改跟哥兒們玩下載的手機遊戲,吵著要買點數。後來,志明父母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監視器錄到志明在電腦教室拿走放在抽屜裡的錢,又說謊否認,跟導師吵了起來。他們查問志明許久,他都不回應,最後猜想志明應該是想要買手機、玩遊戲。

面對志明的改變,志明父母很不安,他們非常困惑中低年級還乖乖的志明怎麼變調了;如果志明要手機,買當然可以,可是他能控制嗎?會不會沉迷得更厲害?

亞斯心理歷程與解釋:自我中心觀點及不懂界線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我想很少人這樣問,基礎教育是為了生活所需,進階的職業或專業訓練則是社會分工與生存適應,但對於兒童,這些未來都很遙遠,告誡他「讀好書,長大就會有好工作」是抽象無意義的句子。孩子能繼續讀書及遵守規矩,主要是源於情緒腦想獲得他人肯定,加上群體玩樂的情感回饋,因此上學最吸引他的,是和同學一起玩,或好表現被肯定。

學習要有實用性才有意義

對亞斯人而言,情盲阻斷了和同儕的情感交流(交流時僅認知訊息,不過他們也喜歡這樣),缺乏換位思考,以致發展出以自己所知的觀點(自我中心)理解世界,並以生活的「好奇性」和「實用性」為主,而非「趣味性」。讀書學習這件事,必須要有清楚的因果關係,加上成效回饋,對亞斯人才有意義;而有意義的事他才會去做。讀書和工作的未來性,讀者可參閱《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圖文書,透過親子共讀,讓孩子對未來有具體想像。

抓不到行為界線

「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是行為界線的學習,但對兒童亞斯來說,情盲讓他不知道別人何以不悅,又因自我中心觀點,焦點僅在計算達成目的的有效行為,而欠缺想像超過界線導致的可能結果。例如有兒童亞斯把文具費拿去買糖果,再騙老師說文具費遺失了,另外跟別人借錢買文具。這是有效滿足吃糖的聰明策略,但缺少對錯界線及他人感受的考量。
志明後半段的變化,大概是模仿他人行為,誤打誤撞發現了有效又有趣的規則漏洞,又在團體鼓噪下,演變成習慣行為。亞斯人可能將說謊、偷竊,視為一種在生活裡自得其樂的工具,而不是侵犯他人的惡意。
亞斯成人後,反而討厭說謊、堅持一致性,因為對他們來說,想得到的東西可以自己賺,人際關係才是困擾。孩子表面品行偏差,有的父母情緒非常激動,以為用力打罵可以遏止行為,其實對兒童亞斯效果不大,有可能下次他會更精進,盡力不要被抓到,或者過於害怕而變得退縮。
不知道他人界線的亞斯,有時會下意識地測試他人極限,先故意惹對方生氣,以便記下引爆對方的細節,抓取對方容忍的界線。這是亞斯無法運用想像力而發展的「實驗」手法,試了才知道。靠實際操作和眼見為憑,才能信服結果並記下來,放入資料庫,下次相處才能辨識與避免,這是「建構歷程」。不過這樣做的代價很高,對方多數會認為他是故意的,直接絕交,沒有下次。

社會人會怎麼做:模仿與認同

對兒童來說,上學最吸引他的,是與同學一起玩,或有好表現被師長肯定。上學最重要的是下課時間,若沒有朋友會相當無聊,對男生而言,所謂「友誼」就是哥兒們一起做一件事,有相同目標;男生團體位階明顯,通常個頭大、成績好的人會成為領導者,並藉互相模仿而鞏固團體認同。例如孩子會從學校學一些新名詞回來,小朋友經常掛在嘴上的「母湯喔」,大概知道要用在「不要吧」的場合,但對於字義往往不甚理解。
社會人如何知道行為界線?主要還是從「情緒線索」獲悉。當他人不悅時,情緒先行警覺,記錄此行為不能做,因為他記下的是「怒氣」,而不是因果,總之先暫停反應,以免對方大爆炸。至於對方為什麼生氣?事後有機會再問也沒關係。孩子有時會衝撞大人的底線,試試看是真是假,若發現大人只是虛張聲勢,那麼他們也會玩假哭、假懺悔的情緒扮演遊戲。

具體協助策略:規則的穩定性

兒童亞斯的友誼定義與社會人不同,比較接近男生版「一起做一件事就算」或「合則來,不合則去」,較少情感交流和互相回饋;但也有活潑外向的亞斯,雖然自我中心觀點,卻讓他成為有主見的領導者,個別差異很大。教導亞斯行為界線和社會規則愈早愈好,避免他們自行建構利己的行事習慣,卻與班上同學格格不入。在家裡可以共同討論與策定家庭規則,在社會、學校的規矩則靠因果說明,若兒童亞斯不想遵守,先尊重他的選擇,但讓他自行承受後果再修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0會員
159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