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前的預備鐘

2021/10/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孩子們開學,一開始因為不習慣,還沒有認識朋友,上學前總是有一些掙扎,比如像當機一樣不停複誦「我不想上學」,或者在校門上演抱大腿三秒落淚的劇情。但或許是我事先有心理準備,知道他們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事實上我可能比他們更緊張),所以他們的情緒我還能接得住,不會被他們的耍賴和眼淚弄得自己也心情起伏。
  比較苦惱的是,他們回家以後的情緒。開學以前,三個小朋友雖然都在家,也會吵吵鬧鬧或搶玩具,但感覺還有一個邏輯,知道衝突的原因,提醒或溝通(有時也會剝奪一些權利)之後,他們會知道停下來,自己試著解決問題。
  但最近這段時間,弟弟情緒反覆,前一秒指名要媽媽,下一秒又吵著要爸爸,爸爸來了又不讓媽媽走。哥哥的口頭禪也變成「我不要」「你不准」,光是進廚房穿拖鞋,這種尋常要求,都可以換來一句「我不要~」尾音還語調上揚。又或者把路擋了不讓弟弟過,把門關了不讓妹妹進,一直頂嘴,態度滿不在乎,多講兩句就把耳朵摀起來,直接跟你硬碰硬。
  有幾次真的把我和先生激怒,大罵大吼,小孩也大哭大叫,大家都爆炸。我想起小時候我們家也是這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每次吵起來爸爸第一件做的事不是勸架,而是關窗,他總說這條街上最會吵架的就是我們家。但關窗的作用大概是不大的,有時鄰居吵架關在房裡我也能聽見,那聲音雖然隱隱的,像隔了一層玻璃罩,但就是會從樓板還是牆壁之間細細地穿透進來,惹得人不得不去注意它。
  哥哥雖然一直脾氣比較硬,但激烈的衝突還是算第一次。大吵後,我會很後悔,有沒有給人聽見倒是其次,最懊惱的還是自己的失控。後來我和孩子道了歉,也在默默地想,不能再有下一次。但沒想到,沒多久第二次衝突就像敵機偷襲一樣,瞬間就把炸彈丟了一地。
「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所以我願意行的善,我沒有去行;我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了。」《羅馬書》7:18-19
  這時候就對這段《聖經》的話很有感觸。我們都知道要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只是現在就連控制自己都這麼困難。最不願意所愛的人受傷,偏偏傷害他們最多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其實有很多方法能讓自己好過一點,比如跟朋友討拍,畢竟每家都有讓爸媽暴走的小孩,講出來互相聽一聽也是一種解方,搞不好還會覺得原來自己家的是小巫見大巫。推卸責任也是容易的,想想如果不是小孩叛逆、出言不遜,看什麼都不順眼,誰樂意當獅吼媽?父母至於被逼到這樣嗎?
  但是我真的好想化解這個狀況,不是暫時的發洩而已,讓親子間的感情在衝突中一次次消磨殆盡絕對不是我想要的。想知道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除了外在的,學業、考試、交友,還有可能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的,內在的變化,生理的變化。
  想想哥哥其實在團體中算規矩的孩子,不丟三落四,學習也很認真,但或許愈是在團體中循規蹈矩的人愈有潛在的壓力需要釋放。進入小學後,孩子也開始尋求精神上的獨立,建立自己是非對錯的道德觀,父母覺得該做的事,若他覺得不必要,就會很直接的挑戰。
  身為父母總是希望,也有一種責任感,要承擔起教養孩子的使命,所以急著糾正行為,深怕沒有建立好習慣,孩子未來就會長歪。但捫心自問,有時這種心態也反映著不信任,好像夫妻之間的衝突,都在為了讓對方更靠近自己的那把尺而互相拉扯。放到孩子身上,更有一種迫切,以上對下的不尊重會放得更大。或許這也是一種人性上的驕傲吧,即便沒有絕對的對錯,但當自己的習慣和權威被挑戰,就很不舒服、很防衛。這種恐懼和驕傲如果沒有被意識到,就很容易在一些小事上過度反應,樣樣都要管,慢慢也就樣樣都管不了。
  相較於猜測孩子面臨的身心靈變化,理解自己或許是更簡單也更根本的作法。孩子的哪些言語和行為會激怒我?為什麼我會覺得生氣?我的怒氣、焦慮,是來自哪裡?若單想著不應該發脾氣,然後努力忍耐和克制,就好像為了考試硬背答案,非常痛苦,也沒辦法長久,考完即忘,然後在不經意的地方重複犯錯。但如果更深的探究自己情緒失控的原因,或許更能避免誤踩雷區。除了責任感、恐懼、驕傲、掌控慾,還有外在的時間壓力、忙碌、疲憊,都是情緒起伏的變因。(像是到了晚上睡前我就比較沒耐心,三個小孩亂在一起的時候,也比一對一更容易發脾氣。)
  起初面對孩子的叛逆,我有點嚇到,因為完全在意料之外,那些沒來由的情緒,找碴一樣的舉止,就好像全家人都得罪了他,必須用盡全身的力氣去反抗,可是他不是才七歲嗎?也因為措手不及,我無法像剛開學的時候能用溫和的態度接住這些不穩定。
  現在小學在每節上課之前,除了打上課鐘,還會有預備鐘聲,讓孩子提早準備進教室。我想,哥哥現在的情緒風暴,也是在正式進入青春期前給我們敲下的預備鐘吧。最近經過一點時間的沉澱和反省,寫下這些並不是我已經掌握了竅門還是解方,只能算一種決心和實驗。不禮貌的言語、不尊重人的態度,堅持底線。至於唱反調、耍嘴皮,父母或許得練就一身不往心裡去的功夫,才不會每天都被風暴攪得面目全非。
  總之希望先調整好自己,控制好情緒不因著他們的失序而失控,也才能期望孩子用適當的方式釋放情緒,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4會員
4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