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ㄌㄧˇ)逆(ㄐㄧㄝ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擁抱刺蝟的孩子〉————陳志恆

人的一生中有三次叛逆時期,分別是2-3歲、7-9歲,以及青少年叛逆12-18歲之間,叛逆時期會出現許多父母看似無法溝通的行為,其實都可視為孩子們開始重視個人的主控權並且試圖奪回主權的表現,因此也容易在這時候發生親子衝突,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著實讓父母無所適從。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建議與說教,而是是多一點的理解,以及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孩子們能夠處理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想法。

職業關係,一直以來都在接觸15-18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也聽了不少孩子訴說與爸爸媽媽無法溝通的狀況,同時也接過不少爸爸媽媽的電話說孩子很愛唱反調,已經不知道怎麼教孩子等等....尤其在高中階段的年紀,已經是即將成年的年紀更是想要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事情,於是父母的期望加上孩子的種種壓力在家中常常就像住在壓力鍋裡一般,隨時準備爆發,面對這樣的的狀態,父母也可以練習避免以下三種NG對話方式,以降低引發爆炸的衝突因子!


NG行為一:質問式語氣

“你為什麼還沒做完功課?“,”你這次段考為什麼考這麼差?“.....

是想這樣的語氣聽起來其實對大人也說也是不舒服的,就像被老闆指責:“你為什麼業績沒有達標?“、“你為什麼又出包?“一樣難堪與難受,那又何必把這樣的情緒帶給自己的孩子呢?

有時我們習慣用命令的語氣要求孩子們,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孩子們更希望大人們可以把他們也當大人看待,換個語氣表達關心,也才能得到與孩子有下一步溝通的機會。


NG行為二:總是愛比較


“隔壁家的姊姊今年考上XX女中,你要多跟人家學學啊!”...這樣的對話看起來很常見,但聽在高中生的心裡就像被貶低了一般,在校園中確實也常在和青少年對話時聽到不少孩子訴苦道:“為什麼爸爸媽媽總要拿我跟別人比較?我也有在讀書但他們就是看不到!“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且獨特的,絕對不可能發生越貶低越有衝勁的戲劇性表現,相反的是越貶低孩子,他的自我效能感也就越差,因為達不到父母的標準而決定放棄的狀況更是常見。


NG行為三:忍不住的碎念、講道理


“你有沒有在讀書?要認真一點啊,大學要考好啊....”,忍不住的碎念應是身為父母最難避免的行為,因為我們總希望多講一點讓孩子可以聽進去、總希望多給一點人生建議,讓孩子在人生路上少些碰撞,但這時期的孩子也正處於爭奪自主權的階段,過多的建議反而成了反效果,看在父母的眼裡就像是唱反調。

孩子進入國高中後,忙於課業忙於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其實親子時光已是相當稀少寶貴了,若這寶貴的時光也被衝突佔據了,那豈不是很可惜呢?不如試著聽聽孩子怎麼說,傾聽他們想法也別急著給建議,若孩子願意說,父母反而可以比較放心啊!


對不論是父母或是師長來說,往往在面對情緒高張的孩子時,都很難保持冷靜與理性,尤其對父母來說,都希望能為孩子多做一點,但卻也因為這樣的想法,而更容易把孩子越推越遠,面對這群即將成年的孩子,父母的首要功課應是學習放手,讓這隻即將成熟的刺蝟自己去衝一衝、闖一闖,或許會碰壁、或許會受傷,但這也都是成長的養分,與其因為衝突而把孩子推遠了,不如化解衝突、多點傾聽讓孩子知道家裡是永遠的避風港,我想這也才是父母真正的初衷吧!

歡迎收聽~

歡迎收聽~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avatar-img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書中提出的關鍵問題很有趣,也是我們在求學階段人人心中都曾經有過的疑問,那就是:同一個班級裡不論如何總會有成績高下之分,那為什麼上一樣的課、讀一樣的書,有些人的成績就是名列前茅,有些人就是怎麼都追趕不上呢?
工作時都想著要放假,但真的放一段長假時卻會感到空虛?你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從小的學習過程中似乎對莊子的了解不太多,長大後才發現,莊子的話句句有感、句句扎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內心的自由與否操之在己。
面對即將要上小學的女兒,我發現我有些緊張!畢竟幼兒園只希望孩子玩的開心、喜歡上學、學習和同學相處。但上了小學,希望可以開始建立好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時間的運用...總覺得不能馬虎啊!
當父母是一輩子的修煉與功課,當父母最困難的莫過於,一個生命在自己手中,我該如何呵護他長大,我該如何幫助這個生命長成一個有能力、有智慧的大人?由此可知,父母的重擔可真不小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書中提出的關鍵問題很有趣,也是我們在求學階段人人心中都曾經有過的疑問,那就是:同一個班級裡不論如何總會有成績高下之分,那為什麼上一樣的課、讀一樣的書,有些人的成績就是名列前茅,有些人就是怎麼都追趕不上呢?
工作時都想著要放假,但真的放一段長假時卻會感到空虛?你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從小的學習過程中似乎對莊子的了解不太多,長大後才發現,莊子的話句句有感、句句扎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內心的自由與否操之在己。
面對即將要上小學的女兒,我發現我有些緊張!畢竟幼兒園只希望孩子玩的開心、喜歡上學、學習和同學相處。但上了小學,希望可以開始建立好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時間的運用...總覺得不能馬虎啊!
當父母是一輩子的修煉與功課,當父母最困難的莫過於,一個生命在自己手中,我該如何呵護他長大,我該如何幫助這個生命長成一個有能力、有智慧的大人?由此可知,父母的重擔可真不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在當今教育背景下,父母如何平衡傳統的教養方式與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的期望。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父母面臨著教導孩子基本原則的同時,也要容忍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理解並正視孩子的叛逆行為,或許是促進親子關係與孩子思考能力發展的關鍵。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對於父母的建議,幫助他們在教養過程中實現更好的平衡。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常常會面臨孩子的叛逆行為,這不僅是反抗,更是一種生存策略。理解孩子的需求與情感,並為他們提供支持與肯定,將有助於他們找到自我價值。此外,鋼琴課成為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基地,經由交流,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重視。本文探討如何有效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提升他們的學習與情感需求的滿足。
Thumbnail
時常聽許多父母會說小孩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叛逆,但我總認為青春期不應該成為叛逆的代名詞,因為在我的成長環境裡,手足們都沒有所謂的「叛逆期」,這不代表我們一直都很順從父母,反而是我們從小就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父母無法認同我們的想法也從沒有認定我們刻意唱反調而為我們貼上「叛逆」的標籤。 《叛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在當今教育背景下,父母如何平衡傳統的教養方式與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的期望。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父母面臨著教導孩子基本原則的同時,也要容忍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理解並正視孩子的叛逆行為,或許是促進親子關係與孩子思考能力發展的關鍵。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對於父母的建議,幫助他們在教養過程中實現更好的平衡。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常常會面臨孩子的叛逆行為,這不僅是反抗,更是一種生存策略。理解孩子的需求與情感,並為他們提供支持與肯定,將有助於他們找到自我價值。此外,鋼琴課成為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基地,經由交流,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重視。本文探討如何有效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提升他們的學習與情感需求的滿足。
Thumbnail
時常聽許多父母會說小孩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叛逆,但我總認為青春期不應該成為叛逆的代名詞,因為在我的成長環境裡,手足們都沒有所謂的「叛逆期」,這不代表我們一直都很順從父母,反而是我們從小就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父母無法認同我們的想法也從沒有認定我們刻意唱反調而為我們貼上「叛逆」的標籤。 《叛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