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化實戰全書》讀書心得|優化系統中的人類動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遊戲化是什麼?又該怎麼將遊戲化的元素應用在產品、行銷活動或是人生發展呢?紀錄自己在閱讀完《遊戲化實戰全書》這本書後的心得筆記。
其實我自己是個不怎麼玩遊戲的人,所以對於遊戲化這個詞的第一印象是停留在:排行榜、點數、積分等非常初步的遊戲機制。

這樣的我,為什麽會想讀這本書呢?

負責專案中第一次經手面對 C 端使用者的 APP,在年度回顧時,發現自己過去進行 2B 的邏輯與流程,並不能夠很好的應用在 C 端產品:B 端使用者他們因為工作使然「必須」使用系統工具,所以多數設計是確保工作流程上的易用性及效率;而 C 端的使用者,他們有更多其他的選擇,也有權利選擇不用,所以除了「易用性」以外,想進一步了解 C 端使用者的動機與背後心理,了解如何讓產品從「易用」到「愛用」,也因此接觸到這本書《遊戲化實戰手冊》。

遊戲化是什麼?

在書的開頭,作者就會告訴你遊戲化並不單純只是排行榜、點數積分。
作者裡面認為比起遊戲化,更好的名詞其實是「人本設計」。相較於功能取向的優化,人本設計優化系統中的「人類動機」,將遊戲中常見的樂趣與參與元素應用在現實世界中,像是產品、工作場所、行銷活動,甚至是人生。
遊戲元素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法,是驅動玩家行為的核心動力,而不是目的本身,不能一開始就使用遊戲元素和遊戲機制來規範玩家。
「我想讓用戶感覺如何?」「覺得受激勵嗎?」、「覺得自豪嗎?」、「應該要感到害怕緊張嗎?」、「我們想讓他們有什麼樣的經驗?」
思考完這些元素後,遊戲設計師才會開始設計需要哪些遊戲元素與機制,來讓玩家達成帶來這些感受的目標。

遊戲化的八角框架架構

作者將核心動力分成八個不同的面向,分別為

1. 重大使命與號召力

相信自己正在做一件超越小我的事情,或者「被選定」做此行動。例:維基百科上免費修正知識的人。

2. 發展與成就

取得進步、得到技能、達到精通、克服挑戰。克服挑戰這點是很重要的,不經挑戰贏得的徽章毫無意義。例:填寫表單上的進度列、社群軟體上的Follower 數字。

3. 賦予創造力與回饋

投入創造過程中一再找到新的事物,並且嘗試不同組合,透過創造看到成果與回饋,並且繼續調整。例:樂高積木、動物森友會可以自行設計出不同組合的島嶼設計。

4. 所有權與佔有慾

覺得自己擁有或控制某種事物的積極態度;或是花了大量時間投入打造資料檔案、產品,也會產生「稟賦效應」;玩家一旦相信某種價值,就會一直相信下去「一致性」;由白紙黑字寫下的「承諾」對使用者會具有約束力。
透過在系統的圖表中顯示「這週去了健身房10次」、「一共通勤了 68 分鐘」,雖然數據不一定對使用者有用,但人們認為這樣的資訊反映出他的生活方式,讓使用者更了解自己的行為,也會更願意常常使用。例:Spotify 每年年底的音樂數據統計,總是可以迅速洗版整個社群話題

5. 社會影響力

整合激勵人們的因素:師徒關係、社會接納、社會回饋、伴侶、競爭與羨慕。想要與之抗爭、親近、甚至是一起共享某個的項目。例:組隊的讀書會任務、排行榜等等。

6. 稀缺性與迫切

想要獲得的原因是因為他稀有、獨特、無法立即取得。例:臉書一開始只讓哈佛學生使用、最近爆紅的 ClubHouse 也是因為限定邀請制所以讓人更想加入一窺軟體圈的大佬的對談。

7. 不確定與好奇心

當某件事情不符合習慣的認知循環時,大腦會加速運轉,類似賭博上癮的反應。例:抽獎箱、用拉霸往下滑的概念來設計「看到更多新貼文」。

8. 損失與避免

想要避免負面事物發生的動機,像是避免失去工作、抗拒改變習慣的工作流程,或是因為投入過多時間、金錢,但放棄又感到可惜的沈沒成本。例:電商的限時促銷活動、信用卡累積里程數。

這些核心動力可以用兩種維度來分開檢視:

左腦(外部傾向)與右腦(內部傾向)

左腦(邏輯、分析)核心動力是為了想要獲得某樣事物而採取行動;右腦(創造、表達)核心動力則是透過創造力、與社會互動、感受不確定性本身就會帶來滿足感。
通常會建議設計一套激勵右腦內部動機的體驗,讓他的本質及讓人樂在其中,讓使用者願意享受且不斷地投入其中。如果用更高的外在獎勵來採取某行動,會因為「過度辯證效應」讓內在動機也隨之降低。

黑帽與白帽

引用 SEO 的黑帽與白帽的說法,將核心動力分成正面與負面的動機,黑帽並不代表不好,反之有些情境下,因為黑帽的動機,反而能夠鼓舞人去做道德上的正面結果。
如果沒有黑帽,可能沒不會獲得突如其來的成功;沒有白帽的體驗也不長久,使用者很快就會疲乏。

結語

這本書有趣的是其實這些核心動機,並不僅限於遊戲,在書中的各章節都有一些問題延伸可以思考各個動機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些手法已經常見於各大行銷活動、產品 UI 介面,並且還可以延伸應用在公司內部流程、甚至是人生與職涯規劃。
遊戲設計師的重點是要讓玩家留在重複性的循環中,為了「沒有目的」的目標努力。
這句話聽起來就像是在形容人生:從小時候唸書,成長到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就業,持續在某個循環中學習、成長、破關,然後到下個階段又展開新的關卡的學習…反覆著這樣的過程。
在《享受工作》這本書中提到:「相較於可領薪水的工作,對於自己所選的運動或娛樂追求,為什麼人們願意花更多錢或更努力?」他做出五點結論:
  • 明確的目標
  • 得分紀錄與計分表
  • 更常得到回饋
  • 更多個人選擇執行方法的自由
  • 有教練持續教導
而這幾點也呼應到遊戲化框架中的幾點核心動力。的確沒有人「必須」玩某個遊戲,但人們需要「生活」。也許學會這些遊戲化的方式,可以讓人們更願意主動的投入其中,持續地參與在這場遊戲中。畢竟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即使中間有些比賽是有限的,但長期來看並不是要誰輸誰贏,而是要看誰有辦法在裡面玩個更久。

用一本書的價格交換一位作者的人生觀點吧!
靈感來自於 瓦基的公益計畫,希望透過平台的力量,來增加內容的長尾影響力。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使用此 博客來連結 MOMO連結Readmo 讀墨連結 購買。透過此行銷回購連結購書,你不會有損失,而我會預計將會把這 2% 的回饋統一捐助非營利公益教育團體!希望透過內容分享的方式,累積社會善意的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2會員
49內容數
喜歡閱讀「設計、心理學、自我成長」等類別書籍。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不快不慢剛剛好,所以紀錄在閱讀成長的路上,覺得深刻又值得推薦的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ki 的書適圈 的其他內容
覺得職場、人生好迷惘,卻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跳脫困境?透過史丹佛設計學院的「生命設計」課程,引導你如何用產品設計的概念及設計方法,重新思考人生。 想到設計師,大家最容易連結到表層圖像的產出,卻忽略了 「設計」其實是一種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覺得職場、人生好迷惘,卻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跳脫困境?透過史丹佛設計學院的「生命設計」課程,引導你如何用產品設計的概念及設計方法,重新思考人生。 想到設計師,大家最容易連結到表層圖像的產出,卻忽略了 「設計」其實是一種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文是基於網路創業家Dan Koe的30分鐘影片所撰寫的心得,為大家濃縮成約5分鐘的精華內容,敬請細讀! 你體驗過「最佳心流」的狀態嗎? 你是否曾感到無比自信,覺得自己能夠征服世界?無論是運動、遊戲,還是簡單地在電腦上寫作,有些人稱這種狀態為心流狀態。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遊戲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伯爾納德.舒茲的定義深得我心。這說明了我們在許多遊戲上面堅持不看攻略的行為,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能夠透過課金過關」不是一個好的遊戲設計。因為如果我們看了攻略或課金,我們會失去那個「憑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礙的機會,相當於自己斷送了自己原來可以獲得的樂趣。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高效原力》:快樂是什麼?可以吃嗎?我們了解作者提出的觀點:好心情能提高創造力和生產力,本文分享書中「第一部分: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讓愉悅生產力啟動你的能量」裡支撐正向情緒的方法之一—遊戲。
Thumbnail
      你應該有發生過這種情況,就是你原來一直以為的事實被打破的瞬間,讓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我印象中第一件就是小時候認為電玩遊戲是一種休閒娛樂,是需要一直花錢購買、充值,會不斷的投錢進去,直到後來聽到有人的裝備或帳號可以賣錢時,真的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到了現在,也出現了許多的電競比賽。
Thumbnail
將工作視為遊戲的心態轉變被提升為成功的關鍵。通過將工作與玩耍的界限模糊化,尋找工作的樂趣,可以激發無窮的熱情與創造力。作者介紹了工作與玩耍的四象限理論,強調「樂在工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傑西.謝爾,為美國遊戲設計教授,以下選些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文是基於網路創業家Dan Koe的30分鐘影片所撰寫的心得,為大家濃縮成約5分鐘的精華內容,敬請細讀! 你體驗過「最佳心流」的狀態嗎? 你是否曾感到無比自信,覺得自己能夠征服世界?無論是運動、遊戲,還是簡單地在電腦上寫作,有些人稱這種狀態為心流狀態。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遊戲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伯爾納德.舒茲的定義深得我心。這說明了我們在許多遊戲上面堅持不看攻略的行為,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能夠透過課金過關」不是一個好的遊戲設計。因為如果我們看了攻略或課金,我們會失去那個「憑自己的力量」克服障礙的機會,相當於自己斷送了自己原來可以獲得的樂趣。
Thumbnail
遊戲產業似乎從很久以前,各種玩法的類型都已經確立了下來。現在新出品的遊戲,更像是已有玩法機制的排列組合、重新包裝。比起遊戲本身,遊戲公司更願意把創意放在有明確衡量標準的部分,如:劇情、音樂、特效…等。久而久之,人們對遊戲的評價越來越取決於美術、故事等決定表現力的指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高效原力》:快樂是什麼?可以吃嗎?我們了解作者提出的觀點:好心情能提高創造力和生產力,本文分享書中「第一部分: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讓愉悅生產力啟動你的能量」裡支撐正向情緒的方法之一—遊戲。
Thumbnail
      你應該有發生過這種情況,就是你原來一直以為的事實被打破的瞬間,讓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想法。我印象中第一件就是小時候認為電玩遊戲是一種休閒娛樂,是需要一直花錢購買、充值,會不斷的投錢進去,直到後來聽到有人的裝備或帳號可以賣錢時,真的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到了現在,也出現了許多的電競比賽。
Thumbnail
將工作視為遊戲的心態轉變被提升為成功的關鍵。通過將工作與玩耍的界限模糊化,尋找工作的樂趣,可以激發無窮的熱情與創造力。作者介紹了工作與玩耍的四象限理論,強調「樂在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