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最適合秋天的閱讀書單,來讀莊子吧。附〈秋水秋水〉作品賞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張潮的《幽夢影》說:「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意思是說秋高氣爽,人的情趣別有韻致,適合閱讀諸子的哲學,諸子原指先秦時代各家學派,這裡指的是儒家以外的論述,哲學是一門思辨的學問,透過理性思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果把人的一生分成四季,那麼,秋日就是中年,脫離純真懵懂的童年和意氣風發的青年,人生大事大多塵埃落定,閱讀一向偏愛的《莊子》,幡然領悟寓言背後的深刻哲理,不免手舞足蹈,野人獻曝一番。

一個生命來到人間,必須面對兩個問題,一個是「吾生也有涯」,另一個是「知也無涯」,兩句話連在一起是此生有限,對願望的執著太多,前者是自我的有限性,後者是天下的複雜性,人的心靈本來是自由的,一出生落在有限的形體裡面,只有百年光陰,這是沒有人可以突破的困境,而且形體天生不平等,聰明才智、長相、身高,每個人條件不同。第二個困境是複雜的人間,看來有無限的可能,卻要面臨艱難的抉擇,大家都在競逐,沒得到的人不免失落,有限的人物在複雜的人間行走,面對雙重的艱難,如一葉扁舟在茫茫大海,隨浪翻滾,不知何去何從。

2020-江心靜 - 思網系列-秋水秋水-161 x 275 cm- 水墨設色紙本

2020-江心靜 - 思網系列-秋水秋水-161 x 275 cm- 水墨設色紙本

莊子打開「生也有涯」困局的方法是「逍遙遊」,他用一個寓言隱喻自我成長,你可以擺脫有限的形體,飛往一個無限的精神空間,到九萬里高空遨遊,像大鵬鳥。

人到中年,身體難免有病痛,體認肉身的脆弱。年輕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不斷挑戰個人的能力、出身的階級以及封閉保守的環境,那種無人了解的苦痛,通過閱讀與實踐,一步一步艱苦度過,培養了以小博大的智慧,在文學和藝術領域揮灑,精神無限寬廣,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第二篇《齊物論》解決「知也無涯」的困境,莊子以無形的天籟隱喻大自然運行的道理,風能讓地籟和人籟發出聲音,但是心為名利野心蒙蔽,世間就成了砍伐相爭的戰場,沒有人可以逃脫。唯有了悟天地之道,心中存養沖虛之德,回復天真,每個人可以唱自己的歌,透過分享來豐富人生,這個寓言的思路開啟了以陶淵明的《歸去來辭》為代表的隱逸生活,為文人的儒家入世實踐,提供一個出世修行的心靈空間。

回想2001年單車環球之旅結束時,面臨兩個選擇,一條路是社會主流的名利雙收,另一條路是忠於自己的寫作,後者需要完全的付出,報酬卻很微薄,前途茫茫,此時,莊子的「天籟」在心中迴響,義無反顧往前走,二十年後回首,無心以為之,每次無以為繼時,再往前走,柳暗花明又一村,冥冥中,彷彿有一股無形力量指引,雖然不能快速功成名就,但擁有最珍貴的創作自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養生主》和《人間世》講的是心齋坐忘的修養功夫,讓心虛靜,無心了,整個人的氣都釋放出來,融入天地一氣,物我兩忘水乳交融,有打坐習慣的人,就知道入定的深沈與喜悅,如同盡情歌唱,忘情跳舞,全身的細胞都活起來。

2020-江心靜 - 思網系列-秋水秋水局部

2020-江心靜 - 思網系列-秋水秋水局部

在東方的儒釋道哲學中,莊子荒謬怪誕的寓言,獨樹一格,他和「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的孟子,一正一反,雄辯滔滔,可說是先秦最有魅力的哲學家,如果時空穿越,兩人來到二十一世紀參加網路辯論大賽,點閱率一定創新高,成為網紅。

言歸正傳,所謂經典,在人生任何階段看都有收穫,至今,記得小學初讀《莊子》大喜過望,長年旅途看《莊子注》豁達走過生死,秋日再讀,字字珠璣,在資訊過量的網路時代,獨獨擁有一方秋水。

  • 「思網系列-秋水秋水」創作理念

花蓮溪於溪口東注太平洋,遇上了南方湧來的黑潮暖流,與浪濤冷熱激盪,迂迴澎湃的聲音稱為洄瀾,後諧其音稱為花蓮。

洄瀾,山海溪流之間纏綿悱惻的聲音。

多方沖刷激盪的洄瀾形成生命的主旋律,每每在十字路口響起。1991年從大學出走,把自己拋進一個魯賓遜荒島式的絕境,那時,花費不多的單車旅行是一個難得的喘息,東海岸縱騎,蘇花險峻,花東平緩,花蓮是一個奇妙轉折,記得進入花蓮前有一個長下坡,屏氣凝神握住把手,快要凌風飛起,驚心動魄,晚上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道,恍如隔世。

累積荒島求生的韌性,1999年踏上單車環球之旅,第一站是舊金山,騎上金門大橋,聽不見萬仞下海面洶湧,只聽見海風呼嘯怒吼,像要把人和滿載行李的單車吹落,不敢多想,奮力往前騎⋯⋯

千山萬水重返,紫藍色夜空下,海水穿過天然屏障,一波波湧來,流過我,流向記憶,天地一片靜寂,亙古的聲音迴盪。

走過五大洲,深一層認識故鄉,邊陲文化的異質多元,貌似混亂,包容開放的生命力,擁有眾聲喧嘩的能量,如洄瀾澎湃激盪,遊子在故鄉和異鄉之間來回擺盪,從他者返觀自我,突破傳統定義的狹隘,追求個體的獨特性與主動性,時間之河中,漂流是常態,有限選擇中追求無限可能。

環遊世界經歷開展的心靈視野,從文學、哲學到藝術,歷經一次又一次蛻變,角色轉變同時,始終不變是對於永恆真理的「詩意」提問。自小承襲的文脈,青年環球遊歷,中年研修當代水墨與歐陸哲學,生命交互激盪演繹成為探索記憶維度的「思網系列」,「思網系列」起點是關於生命記憶的追尋,在創作當下重塑記憶場域,進而超越個人生命史,關注數位時代的「記憶」命題。

「思網系列-秋水秋水」重新審視靈動如水的道家哲學,秋水時至,百川灌河,莊子從秋天百條洪水注入黃河的壯闊,開展事物相對性的辯證,人從對外物的認知,理解宇宙運行的大道,不要用有意作為毀滅自然秉性,返歸本真,農業社會的智慧哲思,在數位後真相時代,面臨考驗,資訊如洪流氾濫,缺乏檢視真假機制,又有意識形態和商業操控,如何在數位時代重建真實認知,如秋水匯流洗滌心靈,是現代人亟需解決的課題。

「思網系列-秋水秋水」透過神秘深沈的水墨抽象語匯,拓墨、暈染、流淌性線條、手繪等,在畫紙二維空間展現大氣、空靈與優雅的意境,釋放真實生命的記憶,開拓可供觀者沈思與冥想的多維空間,從中尋找演算法之外,關於人類永恆生命主題之愛、自由與人際關係的可能性。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3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2024/05/04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知道以前的時代生活跟職業需求是什麼?但一直覺得為什麼古人們可以在生活之餘,還能不斷對生命、對萬物有很深的體悟,放到現在變成比較像是有錢人的無病呻吟吧?然而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其實人需要的就是那麼多而已,透過閱讀可以讓自己慢慢去釐清,究竟有什麼才是需要重視的?有什麼想法是需要調整的?
Thumbnail
不知道以前的時代生活跟職業需求是什麼?但一直覺得為什麼古人們可以在生活之餘,還能不斷對生命、對萬物有很深的體悟,放到現在變成比較像是有錢人的無病呻吟吧?然而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其實人需要的就是那麼多而已,透過閱讀可以讓自己慢慢去釐清,究竟有什麼才是需要重視的?有什麼想法是需要調整的?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選擇來生,我願成為海裡的一條魚」- 海洋作家廖鴻基。 幾年前讀過莊子,第一個讀到的篇章就是<逍遙遊>,莊子開篇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奇幻的故事,構建一個龐大的世界,讀逍遙遊不禁令人思索:何謂逍遙?而人生的逍遙應該要以甚麼方式呈現?生命要做到甚麼程度才能達到所謂逍遙? 故事開始 『北冥有魚,
Thumbnail
如果可以選擇來生,我願成為海裡的一條魚」- 海洋作家廖鴻基。 幾年前讀過莊子,第一個讀到的篇章就是<逍遙遊>,莊子開篇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奇幻的故事,構建一個龐大的世界,讀逍遙遊不禁令人思索:何謂逍遙?而人生的逍遙應該要以甚麼方式呈現?生命要做到甚麼程度才能達到所謂逍遙? 故事開始 『北冥有魚,
Thumbnail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Thumbnail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Thumbnail
重新翻閱、解讀撿擇的《莊子》文本段落,讓我更能體會莊子怎麼界定這個世界(雖然那個古老的世界沒有ChatGPT,但他們有神諭,有自我呢喃的占卜巫師),他為什麼要運用重言、寓言和卮言,以及他對人與物關係的拿捏是如何充滿不定性和個殊性。
Thumbnail
重新翻閱、解讀撿擇的《莊子》文本段落,讓我更能體會莊子怎麼界定這個世界(雖然那個古老的世界沒有ChatGPT,但他們有神諭,有自我呢喃的占卜巫師),他為什麼要運用重言、寓言和卮言,以及他對人與物關係的拿捏是如何充滿不定性和個殊性。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一齣:厲風濟則眾竅為虛。狂風一停,發出聲音的樹洞皆萬籟俱寂。莊子的用情原則:「深情而不滯於情」,便可無傷、悠遊於情場。原來內心安定,才是迎戰爛事的最好武器。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一齣:厲風濟則眾竅為虛。狂風一停,發出聲音的樹洞皆萬籟俱寂。莊子的用情原則:「深情而不滯於情」,便可無傷、悠遊於情場。原來內心安定,才是迎戰爛事的最好武器。
Thumbnail
張潮的《幽夢影》說:「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意思是說秋高氣爽,人的情趣別有韻致,適合閱讀諸子的哲學,哲學是一門思辨的學問,透過理性思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果把人的一生分成四季,那麼,秋日就是中年,脫離純真懵懂的童年和意氣風發的青年,秋日讀莊,字字珠璣,在資訊過量的網路時代,獨獨擁有一方秋水。
Thumbnail
張潮的《幽夢影》說:「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意思是說秋高氣爽,人的情趣別有韻致,適合閱讀諸子的哲學,哲學是一門思辨的學問,透過理性思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果把人的一生分成四季,那麼,秋日就是中年,脫離純真懵懂的童年和意氣風發的青年,秋日讀莊,字字珠璣,在資訊過量的網路時代,獨獨擁有一方秋水。
Thumbnail
莊子對華夏文化哲學影響深遠,但是對於有心認識莊子的心靈探索者最好的途徑應該還是「自己的莊子自己讀」。,
Thumbnail
莊子對華夏文化哲學影響深遠,但是對於有心認識莊子的心靈探索者最好的途徑應該還是「自己的莊子自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