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十年磨一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raw-image



出社會後,我覺得難免會從左派慢慢移到右派,信念依舊,但明白現實要做到改變,要花好大的力氣。


出社會後,很現實的一切都是錢,不論是出社會,你有多屌多專業,要用專業賺到錢,那得企業需要你的專業,以及企業有沒有賺錢,以及整個產業有沒有賺錢。


甚至影響學校的有錢與否,以及學校招生。


在我不懂這該死的遊戲規則時,我總是覺得很不公平,我又沒有比那些工程師不努力,我們也看了一堆文獻,做一堆試驗。


你們為什麼要用錢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呢?甚至覺得我們不夠努力呢?


看透這個遊戲規則後,我也接受了這個現實,錢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你要成為高價值的人,你可以先懂的看到自己身上發光的價值,你的努力都可以是價值。


不要被世俗的單一標準框架了自己的價值感,我們要懂遊戲規則,然後慢慢打破規則,創建新的規則,建構新一代的市場機制來衡量價值。


然後要有耐心,放眼十年,老人會老,年輕人會茁壯,我們得在那個空缺前讓自己足夠野心,把理想化為現實。


我不怕被誰看不起,過去沒有人看的懂我曾經的憤怒,或是感到敬而遠之,這股憤怒轉變成一股沉著,我依舊是那個昆陽,對我好的人,我銘記在心,然後我會努力找時間回饋給你,對我壞的人,就拜拜。


追求理想的偏執,明白了現實,不能只靠我一個人,而是開拓夥伴,讓大家一起創造我們想要的。


十年磨一劍,不怕自己不夠強。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69會員
242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經我因為要省錢,我從屏東騎回嘉義,騎了至少五次,印象是更多,後來為了省中間機車載上去後自己沒車的時間差,我從嘉義騎到桃園,最近兩次則騎到內湖。 一方面是我的個性,不太擅長,也不太喜歡麻煩別人,另方面我也想騎騎看。 大家大概都覺得我瘋了,覺得我很辛苦,但我個人覺得還好,比起做捷運和
我一直都很常是那個付出卻不在乎回報的人,或許高敏感、或許傾向內直覺,我不在乎很多事情,我也可以感受到什麼是重要的。 小時候我媽都要我學會保護自己,有時候我會覺得媽媽想的太複雜,我小時候就是這麼有自己想法的人(自己講)。 我覺得去計較一些事情太麻煩,有些事情我以為我不在意,但有些事情我反而超級在意
其實我很羨慕女人們,有那麼多人覺醒起來告訴她們,你可以做你自己,你可以無拘無束的或出自己。 男人呢,就是被說,你要成為高價值男人,成為一個男人就該如何。 男人不能示弱、不能哭泣,不能說心裡話,不過你可以憤怒。 你不是先成為人,而是先成為男人,一個不懂怎麼與情緒共處的男人。 女權運動也走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如果難以享受過程— 如果失敗就停止了— 如果成功是必須犧牲自己或是他人— 這樣的成功有什麼價值呢? 對我而言,享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持續做,過程中每個小回饋都是結果、然後延續著這些結果,又成為了過程。 所以,人生是一條馬拉松,跑得快、跑得慢又如何,看似贏了別人,缺輸了自己,那我寧可當一個快樂的
周拉里窗中以別人知道和不知道;我知道和我不知道成兩個軸,組成分為公開我、隱藏我、盲目我和未知我。 先天是你的工具,但後天的選擇是你這一生的課題。
曾經我因為要省錢,我從屏東騎回嘉義,騎了至少五次,印象是更多,後來為了省中間機車載上去後自己沒車的時間差,我從嘉義騎到桃園,最近兩次則騎到內湖。 一方面是我的個性,不太擅長,也不太喜歡麻煩別人,另方面我也想騎騎看。 大家大概都覺得我瘋了,覺得我很辛苦,但我個人覺得還好,比起做捷運和
我一直都很常是那個付出卻不在乎回報的人,或許高敏感、或許傾向內直覺,我不在乎很多事情,我也可以感受到什麼是重要的。 小時候我媽都要我學會保護自己,有時候我會覺得媽媽想的太複雜,我小時候就是這麼有自己想法的人(自己講)。 我覺得去計較一些事情太麻煩,有些事情我以為我不在意,但有些事情我反而超級在意
其實我很羨慕女人們,有那麼多人覺醒起來告訴她們,你可以做你自己,你可以無拘無束的或出自己。 男人呢,就是被說,你要成為高價值男人,成為一個男人就該如何。 男人不能示弱、不能哭泣,不能說心裡話,不過你可以憤怒。 你不是先成為人,而是先成為男人,一個不懂怎麼與情緒共處的男人。 女權運動也走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如果難以享受過程— 如果失敗就停止了— 如果成功是必須犧牲自己或是他人— 這樣的成功有什麼價值呢? 對我而言,享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持續做,過程中每個小回饋都是結果、然後延續著這些結果,又成為了過程。 所以,人生是一條馬拉松,跑得快、跑得慢又如何,看似贏了別人,缺輸了自己,那我寧可當一個快樂的
周拉里窗中以別人知道和不知道;我知道和我不知道成兩個軸,組成分為公開我、隱藏我、盲目我和未知我。 先天是你的工具,但後天的選擇是你這一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