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本用經營公司的思維,來經營人生的提醒,作者用大量經營公司的經典模式(理論)與故事,來提醒我們,在人生的這條路上,可以怎麼畫出那個藍圖,好好投入,並如何找到自己衡量人生的那把量尺。
印象中第一次看這本書是2013年,那時候的我剛進入職場,在書局剛好看到這本書,就帶回家了,事隔8年,再次想起這本書,是在主管的桌上擺放的書,看起來很新,我想不管他有沒有看,標題的這幾個字,就足以提醒我們,要如何過好我們的每一天…再次從書架上拿了這本書,翻開之前的摺頁與用鉛筆輕輕畫出的重要字句,有感受的沒感受的,也都不同了,不管哪一本書,在不同時期看,就會有不同的感覺與收穫,因為生命的體驗是持續的,經歷是累積的,共鳴的聲響也因而有了差異。
如果你還沒找到你愛的工作,那就繼續尋找,不要妥協。
- Steve Jobs
作者希望我們能夠每天睜開眼睛,為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歡喜。也就是要找到我們做這件事的動機,那什麼是動機呢?如果我們做一件事若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那就是動機。作者提到心理學家赫茲伯格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發表的一篇很有創見的文章,談到的雙因子理論,把工作的「薪水」列為保健因素,而非動機因素,因為即使不斷的改變工作中的保健因素,你也不會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其實蠻有道理的,就跟可能付再多錢,要你去做一件事情可以,但要你真心熱愛,其實是有難度的。動機因素,可能來自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得到認同、責任及個人成長。看到這,有沒有想起什麼?對的,我想到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其實談到的就是比較上層的,社會需求、尊嚴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等。
裡面提到給孩子蓋迷你小屋的故事,這個小屋主要是要給小孩玩的,但在這個蓋的過程中,也讓孩子參與,可能釘個小東西,搬個小木板等等,雖然大部分都是大人在做,但小孩也玩的不亦樂乎,當有朋友拜訪時,也時常帶去看小屋的進度,更時常問什麼時候可以繼續蓋小屋等等,但當小屋完成後,孩子並沒有很常進去玩,他們的滿足來自於對這間小屋的貢獻,而非擁有這間小屋,重要的是過程,而非抵達終點。有點像是,大隊接力時,我們每個人一棒一棒的往下交,接著棒子的人都拼命奔向下一站,交給下一個蓄勢待發的夥伴,縱使最後衝線的那個人,並不是我們,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在當中盡力了,也能從中獲得滿足,我覺得蠻重要的是享受那個當下,當然不代表結果不重要,但關注在過程的收穫,其實也是在成長中,很重要的一環。
如果沒有將資源投入已決定的策略中,策略終究只是空談。
公司策略與人生策略一樣,有方向也要有執行的策略,方能達成目標。時間、精力、金錢的運用,可能是我們在達成目標的路上,最常考量的,如果我們所用的資源,跟我們達成目標所需要的策略,背道而馳,偏離軌道也是可想的結果。如同賈伯斯離開蘋果後的時間,工程師所想做的跟公司設定的目標不同,到最後導致原訂計畫的終止等等,我們希望與家人、配偶的家庭關係親密融洽,卻將最多的時間放在工作或想達成的成就上,多在公司半小時的加班,也等於少了半小時在家陪伴的時間,我們想做的事情很多,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任務,想要去完成,但雖然每個人的成就不同,公平的是時間卻是一樣的,能把方方面面顧好的,也是少數中的少數,多少被定義為成功的人士,可能是用家庭或健康換來的,就看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平衡是個難題,取捨也許更為重要,去省思整理自己要什麼,把眼光放遠一點,短中長期目標是什麼,也許更能找到這個當下的你,該如何「分配」時間在你的目標上,如同作者所說,人生是否悔不當初,其實跟我們分配人生的資源息息相關。
自信來自克服困難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遺憾,往往不是來自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沒做過什麼。相對於成長,往往不是不是別人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是他們沒有幫我們「完成」什麼,作者提到很多的父母,會替孩子做好好的,反而讓他們失去了自我學習的過程,是相當可惜的,當我們沒替孩子做什麼,他們才能從那個過程中去試錯,有一套自己解決問題的模式,也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也提醒不要把孩子的學習過度外包,而失去了你為他建立價值觀的最好時機。
不論工作、生活、家庭,作者提到許多方方面面,我們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事情,像是嬰幼兒時期的發展重要性,你跟孩子說多少話,跟他未來使用字彙與閱讀能力息息相關,IKEA難以複製的原因,邊際陷阱導致百視達的殞落,現在的NETFLIX霸主是怎麼起來的,我們的每個小小的決定,其實就像蝴蝶效應那樣的影響深遠。
關於人生的目的,這本書其實可以反覆地翻,在不同時間看,經歷不同的事件,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我需要怎麼投入,我要用什麼來衡量自己?我們必須經由很多的事情,來去確認那個用來「衡量」自己人生的標準是什麼?
最後附上作者,克里斯汀生在TED的演說「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祝福我們都能找到那把屬於自己的「人生量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0內容數
有人說過,閱讀就如同邀請作者與自己對話,也像是場不限時、不限地點的講座,思想的交流,將人生體悟與歷練,濃縮成幾百頁的文字,何嘗不是件最好的投資呢?分享一些閱讀心得,關乎人生議題、自我成長、理財、行銷、商管等書籍的分享。相信閱讀能帶來改變,歡迎分享不同觀點, 一同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泰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這本書很好讀,也許可以看得很快,但闔上後,有些情感的發酵是關不住的。 這是一本談「愛」與「回家」的書。
李宗盛的愛的代價 當初是寫給張艾嘉的 有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 聽懂已是不惑年 值得幸運的是 這是一首 讓我們可以想起某個朋友的歌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用心也用力,但是否有時候的我們用力過度了,自己卻不知情呢?放慢一下腳步,打開這本書,也許也是一種提醒自己的方式。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這本書很好讀,也許可以看得很快,但闔上後,有些情感的發酵是關不住的。 這是一本談「愛」與「回家」的書。
李宗盛的愛的代價 當初是寫給張艾嘉的 有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 聽懂已是不惑年 值得幸運的是 這是一首 讓我們可以想起某個朋友的歌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用心也用力,但是否有時候的我們用力過度了,自己卻不知情呢?放慢一下腳步,打開這本書,也許也是一種提醒自己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旅行,雖然意義不明(人生目的),但是你可以決定目的地(人生目標)、你可以創造旅行的氣氛(幸福感)、你可以決定體驗哪些景點(時間管理)。這本書被稱為「被書名耽誤的好書」的原因在於,書名可能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個人成長書籍,但實際上,【個人成長】在探索人生意義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12 篇文章|20001 字 職場觀|職涯規劃|價值觀 序 在這本書的編撰之初,我思考著一個問題:「如何讓每一位讀者能夠在職涯與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滿足?」 答案,或許就藏在我們的價值觀之中。 本書分為三章,從自我探索的契機,到職場環境的選擇,再到實踐中的持續進步。 我們將一起探討如
Thumbnail
起源 人生中每個人都渴望能夠活得有意義,產生價值。這不僅是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對生活的追求。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總是容易的。要讓自己產生價值,需要我們經過深思熟慮,探索自己的本質和生命意義。就像大文豪居里夫所言,「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活著」,明確的目標和意義是實現價值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討
Thumbnail
如何找出對自己而言,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請反思對你而言,什麼比財富更重要?你會不會因為過分在意財富或是名望而影響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它是如何影響的? 班.夏哈教授在本書教導讀者進行「完形練習」,以下這個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旅行,雖然意義不明(人生目的),但是你可以決定目的地(人生目標)、你可以創造旅行的氣氛(幸福感)、你可以決定體驗哪些景點(時間管理)。這本書被稱為「被書名耽誤的好書」的原因在於,書名可能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個人成長書籍,但實際上,【個人成長】在探索人生意義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12 篇文章|20001 字 職場觀|職涯規劃|價值觀 序 在這本書的編撰之初,我思考著一個問題:「如何讓每一位讀者能夠在職涯與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滿足?」 答案,或許就藏在我們的價值觀之中。 本書分為三章,從自我探索的契機,到職場環境的選擇,再到實踐中的持續進步。 我們將一起探討如
Thumbnail
起源 人生中每個人都渴望能夠活得有意義,產生價值。這不僅是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對生活的追求。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總是容易的。要讓自己產生價值,需要我們經過深思熟慮,探索自己的本質和生命意義。就像大文豪居里夫所言,「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活著」,明確的目標和意義是實現價值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討
Thumbnail
如何找出對自己而言,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請反思對你而言,什麼比財富更重要?你會不會因為過分在意財富或是名望而影響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它是如何影響的? 班.夏哈教授在本書教導讀者進行「完形練習」,以下這個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人生問題,希望能幫助大家尋找人生的意義。   1️⃣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找到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讓你的熱情燃燒 🎯從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計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