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2021/11/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本用經營公司的思維,來經營人生的提醒,作者用大量經營公司的經典模式(理論)與故事,來提醒我們,在人生的這條路上,可以怎麼畫出那個藍圖,好好投入,並如何找到自己衡量人生的那把量尺。
印象中第一次看這本書是2013年,那時候的我剛進入職場,在書局剛好看到這本書,就帶回家了,事隔8年,再次想起這本書,是在主管的桌上擺放的書,看起來很新,我想不管他有沒有看,標題的這幾個字,就足以提醒我們,要如何過好我們的每一天…再次從書架上拿了這本書,翻開之前的摺頁與用鉛筆輕輕畫出的重要字句,有感受的沒感受的,也都不同了,不管哪一本書,在不同時期看,就會有不同的感覺與收穫,因為生命的體驗是持續的,經歷是累積的,共鳴的聲響也因而有了差異。
如果你還沒找到你愛的工作,那就繼續尋找,不要妥協。
- Steve Jobs
作者希望我們能夠每天睜開眼睛,為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歡喜。也就是要找到我們做這件事的動機,那什麼是動機呢?如果我們做一件事若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那就是動機。作者提到心理學家赫茲伯格在《哈佛商業評論》中,發表的一篇很有創見的文章,談到的雙因子理論,把工作的「薪水」列為保健因素,而非動機因素,因為即使不斷的改變工作中的保健因素,你也不會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其實蠻有道理的,就跟可能付再多錢,要你去做一件事情可以,但要你真心熱愛,其實是有難度的。動機因素,可能來自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得到認同、責任及個人成長。看到這,有沒有想起什麼?對的,我想到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其實談到的就是比較上層的,社會需求、尊嚴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等等。
裡面提到給孩子蓋迷你小屋的故事,這個小屋主要是要給小孩玩的,但在這個蓋的過程中,也讓孩子參與,可能釘個小東西,搬個小木板等等,雖然大部分都是大人在做,但小孩也玩的不亦樂乎,當有朋友拜訪時,也時常帶去看小屋的進度,更時常問什麼時候可以繼續蓋小屋等等,但當小屋完成後,孩子並沒有很常進去玩,他們的滿足來自於對這間小屋的貢獻,而非擁有這間小屋,重要的是過程,而非抵達終點。有點像是,大隊接力時,我們每個人一棒一棒的往下交,接著棒子的人都拼命奔向下一站,交給下一個蓄勢待發的夥伴,縱使最後衝線的那個人,並不是我們,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在當中盡力了,也能從中獲得滿足,我覺得蠻重要的是享受那個當下,當然不代表結果不重要,但關注在過程的收穫,其實也是在成長中,很重要的一環。
如果沒有將資源投入已決定的策略中,策略終究只是空談。
公司策略與人生策略一樣,有方向也要有執行的策略,方能達成目標。時間、精力、金錢的運用,可能是我們在達成目標的路上,最常考量的,如果我們所用的資源,跟我們達成目標所需要的策略,背道而馳,偏離軌道也是可想的結果。如同賈伯斯離開蘋果後的時間,工程師所想做的跟公司設定的目標不同,到最後導致原訂計畫的終止等等,我們希望與家人、配偶的家庭關係親密融洽,卻將最多的時間放在工作或想達成的成就上,多在公司半小時的加班,也等於少了半小時在家陪伴的時間,我們想做的事情很多,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任務,想要去完成,但雖然每個人的成就不同,公平的是時間卻是一樣的,能把方方面面顧好的,也是少數中的少數,多少被定義為成功的人士,可能是用家庭或健康換來的,就看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平衡是個難題,取捨也許更為重要,去省思整理自己要什麼,把眼光放遠一點,短中長期目標是什麼,也許更能找到這個當下的你,該如何「分配」時間在你的目標上,如同作者所說,人生是否悔不當初,其實跟我們分配人生的資源息息相關。
自信來自克服困難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遺憾,往往不是來自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沒做過什麼。相對於成長,往往不是不是別人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是他們沒有幫我們「完成」什麼,作者提到很多的父母,會替孩子做好好的,反而讓他們失去了自我學習的過程,是相當可惜的,當我們沒替孩子做什麼,他們才能從那個過程中去試錯,有一套自己解決問題的模式,也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也提醒不要把孩子的學習過度外包,而失去了你為他建立價值觀的最好時機。
不論工作、生活、家庭,作者提到許多方方面面,我們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事情,像是嬰幼兒時期的發展重要性,你跟孩子說多少話,跟他未來使用字彙與閱讀能力息息相關,IKEA難以複製的原因,邊際陷阱導致百視達的殞落,現在的NETFLIX霸主是怎麼起來的,我們的每個小小的決定,其實就像蝴蝶效應那樣的影響深遠。
關於人生的目的,這本書其實可以反覆地翻,在不同時間看,經歷不同的事件,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我需要怎麼投入,我要用什麼來衡量自己?我們必須經由很多的事情,來去確認那個用來「衡量」自己人生的標準是什麼?
最後附上作者,克里斯汀生在TED的演說「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祝福我們都能找到那把屬於自己的「人生量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泰杉
泰杉
總認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有著接連不斷的故事,去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歡閱讀、運動、學習,希望能常保好奇心,也藉由閱讀一起認識不同的世界與觀點。快樂分享閱讀心得、時事與生活觀察,相信思考與分享,能帶來更多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