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書評|06.顛覆賦權的暢想:《懂權力,在每個角色發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權力」跟你所以為的很不一樣。
博客來購書連結

看到「權力」這兩個字,第一個出現在你心中的「感覺」是什麼呢?
坦白說我有點抗拒,因為權力總是讓我聯想到權力濫用。擁有權力的人,也讓我覺得離自己很遙遠,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足以主宰什麼的)權力。但我依然拿起這本書去結帳,因為我想知道,權力是什麼、權力該怎麼運用等等一切關於「權力」的事,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權力」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本書如果只看中文的「權力」去想像內容,並帶入自己過去對於權力的偏見,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事實上這本書談得更是當你在「不同情境」扮演「不同角色」時,應該如何運用你的力量(Power,本書譯為『權力』)。

在這本書裡,有一個段落我最為印象深刻。作者是權力心理學的權威,她提到有一次在帶工作坊的時候,邀請了演員來帶領學員,並且請學員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學員最初難以理解「權力」與「表演」之間的連結,甚至也有不少人抗拒(這些學員都是非常高學歷的知識份子)。

不過隨著他們參與不同角色的演出,他們對於不同角色的「賦權」技巧也掌握得更好。
我們每天在不同情境之下,都扮演了不同角色。
在公司當員工,我們需要扮演好員工角色,是公司高層的追隨者。此時我們被賦予的權力,應被運用在如何達成公司交代的任務。
在組織內的團隊內當領袖,我們需要拿出登高一呼萬眾追隨的領導力,扮演帶大家前進的角色。此時團隊成員需要看到他們的領袖(也就是你)扮演充滿自信、目光堅定、領導力強悍甚至能夠指導他們的角色,他們才能安於當一個追隨者。如果我們沒有認知好自己當下應該演的角色,還把自己當成是「追隨者」,將會招致手下成員的質疑,最終可能引導團隊走向分崩離析的結局。
在私領域,我們在親愛的人面前扮演的是「伴侶」這個角色。如果我們沒有拿出「伴侶」角色的特質:扶持、傾聽、陪伴,而繼續演「領袖」這個角色,我們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專制、自我、強勢又不體貼的失格伴侶,導致與親密愛人關係的破裂。
是的,我們每天都在不同角色中轉換,手握不同程度的權力。有時是服從的權力,有時是發號衝鋒陷陣號令的權力,有時候是非常溫柔的、陪伴的權力。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認知當下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挑選」何種權力來演出我們的角色,我們在公私領域上對外的關係就有可能分崩離析。在本書中,作者也援引了不少自身的例子,告訴我們角色扮演與發揮對應權力的重要性。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副標:「在每個角色上發光」。
讀完後,我也立刻使用書中的技巧校正自己的心態,好讓自己在各個角色輾轉中能更如魚得水。
這本書是我閱讀權力心理學的入門之作,對我而言更是一本療癒之書。
我們學習心理學,除了是能更好推進自己的人生目標,更是能學習如何自省,校正自己失衡的部分,讓自己能夠實現理想。
作者寫於本書的前言,很好的描述了這本書能帶給你的學習是什麼:
權力不屬於個人,至少不是我原先所想的那樣。在生活中,就像在劇院裡,權力是伴隨我們所扮演的角色而來。成功的演員不會讓自己的不安全感,阻止他們善盡職責演好所需詮釋的角色。要把任何工作做好,要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要有效運用權力(無論你是否覺得自己握有權力),你都必須跳脫自己的戲碼,學會如何在別人的故事中演好自己的角色。
願我們都能透過此書,為自己適當賦權,成為生命舞台上出色且獨一無二的演員。

Hi 我是 Sho。 原生數位行銷人,擅長品牌行銷、行銷策略,也是喜愛各種文字創作的說書人。想認識更多我的事,請參考個人網站如您在閱讀中產生任何想法或發現,也歡迎填寫問卷把意見回饋給我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文化分享到社會觀察,商業觀點接軌到行銷策略,我寫那些繽紛燦爛的,也寫那些緊湊燒腦的。歡迎閱讀我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1 轉眼間也只剩下幾個禮拜。我整理了本年度自己最印象深刻,喜愛程度達「收藏」等級的五本實用書籍,和大家分享。連假將至,待在家裡用幾本好書滋潤心靈,也是非常幸福的。
剛讀完賽門西奈克的《無限賽局》,翻動書頁時,過往職場上那些令人感覺「哪裡不對」的情境,隨著閱讀也紛紛出現在我的腦海,自動與西奈克的理論對照起來。多虧《無限賽局》,這些違和感終於有了答案。
多年以前,我申請到了去日本打工度假的簽證。雖然打工度假的價值現在看來眾說紛紜,不過對一個從出社會起就以「活躍以亞洲舞台」為志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跨出國門的好機會。 可是,我沒有去。我放棄了。而這並不是我在職涯中,唯一一次和這種機會失之交臂的時刻。
在這二年我所閱讀過的談判書籍中,這本算是翹楚。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自己過去究竟掉過多少次陷阱,也可能無意識地挖許多陷阱給別人跳。更重要的是,透過本書,你會理解人世間最強大的武器叫做「語言」,並去學習如何善用這個武器。
熟悉日系管理的人必定聽過 PDCA。我首次聽到這詞也是在日商任職時。那時與總部協作 GLobal Product 的落地化,清楚記得在提出規劃時,被要求一併提出符合 PDCA 的優化時程。 那麼 OODA 是什麼呢?
作者原野守弘是廣告業的大前輩,更是世界等級的創意大師。你或許對原野先生的名字陌生,但一定看過或聽過他的作品。原野先生用「大腦新皮質」和「大腦邊緣系」兩個詞,來說明「促動人心」的技巧。在商業社會中如何實踐。
2021 轉眼間也只剩下幾個禮拜。我整理了本年度自己最印象深刻,喜愛程度達「收藏」等級的五本實用書籍,和大家分享。連假將至,待在家裡用幾本好書滋潤心靈,也是非常幸福的。
剛讀完賽門西奈克的《無限賽局》,翻動書頁時,過往職場上那些令人感覺「哪裡不對」的情境,隨著閱讀也紛紛出現在我的腦海,自動與西奈克的理論對照起來。多虧《無限賽局》,這些違和感終於有了答案。
多年以前,我申請到了去日本打工度假的簽證。雖然打工度假的價值現在看來眾說紛紜,不過對一個從出社會起就以「活躍以亞洲舞台」為志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跨出國門的好機會。 可是,我沒有去。我放棄了。而這並不是我在職涯中,唯一一次和這種機會失之交臂的時刻。
在這二年我所閱讀過的談判書籍中,這本算是翹楚。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自己過去究竟掉過多少次陷阱,也可能無意識地挖許多陷阱給別人跳。更重要的是,透過本書,你會理解人世間最強大的武器叫做「語言」,並去學習如何善用這個武器。
熟悉日系管理的人必定聽過 PDCA。我首次聽到這詞也是在日商任職時。那時與總部協作 GLobal Product 的落地化,清楚記得在提出規劃時,被要求一併提出符合 PDCA 的優化時程。 那麼 OODA 是什麼呢?
作者原野守弘是廣告業的大前輩,更是世界等級的創意大師。你或許對原野先生的名字陌生,但一定看過或聽過他的作品。原野先生用「大腦新皮質」和「大腦邊緣系」兩個詞,來說明「促動人心」的技巧。在商業社會中如何實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其實權力動態無處不在,從家庭到工作場所、從朋友圈到社交媒體、網路。 這種無形的力量塑造著我們的互動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效果和關係深度。 但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思考:權力動態是怎麼隱藏性的穿梭在關係交流裡呢?是否有可能通過靈活運用這種動態來改善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討論權力是一個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的力量,透過一位教授的故事,反映出權力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作,以及人們對於權力的態度。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什麼是自我賦權? 工作與生活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的未來由自己決定 如何實踐自我賦權? 提升自信,相信自己做得到 完善自己的技術能力 擁有掌握感 增強心理韌性,勇於打破過往自己經驗到的認知 打開自信開關的方法 研究指出,正面的自我鼓勵可以提高表現 每當自己感受到不自信時,想像自己是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在遊戲之中,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被劃分的角色做出符合角色期待的行動。這裡的重點是,我們只是身處在遊戲中,按照角色出演,那並不是我們本身。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其實權力動態無處不在,從家庭到工作場所、從朋友圈到社交媒體、網路。 這種無形的力量塑造著我們的互動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溝通效果和關係深度。 但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思考:權力動態是怎麼隱藏性的穿梭在關係交流裡呢?是否有可能通過靈活運用這種動態來改善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討論權力是一個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的力量,透過一位教授的故事,反映出權力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作,以及人們對於權力的態度。
Thumbnail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經營者、領導者、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心態和工作價值。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這些角色的心態、他們在工作中獲得的價值,我們還會討論在面臨挫折時,如何轉變心態以應對挑戰。 角色定位、
Thumbnail
當「被討厭的勇氣」變成「做我想做的」 還記得那本曾風靡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嗎?書中鼓勵我們活出真實的自我,勇敢面對被討厭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對書中的精髓漸漸模糊? 閱讀前哨站幫我們道出了書的核心: 用新的思維思考人際關係,有"勇氣"去改變思維及行動,馬上就能獲得
Thumbnail
什麼是自我賦權? 工作與生活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的未來由自己決定 如何實踐自我賦權? 提升自信,相信自己做得到 完善自己的技術能力 擁有掌握感 增強心理韌性,勇於打破過往自己經驗到的認知 打開自信開關的方法 研究指出,正面的自我鼓勵可以提高表現 每當自己感受到不自信時,想像自己是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在遊戲之中,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被劃分的角色做出符合角色期待的行動。這裡的重點是,我們只是身處在遊戲中,按照角色出演,那並不是我們本身。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你始終可以有意識地採取行動,去實現你想要的結果。你可以釋放身體內的情緒,重新找回平靜。你可以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無論他人如何阻撓,你都知道如何說服他們並與他們合作。你可以成為一個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心理安全感的人。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