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ㄕˇ ㄔㄨ ㄑㄩㄢˊ ㄌㄧ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直到動筆前的一刻、我都還不確定。
標題究竟是「使出全力」?還是「使出權力」、抑或是「始初權利」?

權力的來源

但我很清楚我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權力的來源」。

是的,我要從「力量」的權力,來分析它的來源。

很多公司的PM,會困惑於自身或他人,權「ㄌㄧˋ」的來源
後來我慢慢的發現,原來大家困惑的問題並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用字」就大不相同;即便用字相同,定義也是天差地遠。

進入主題前,我先來分享自身心得的定義:

「權力」的來源是來自於「買單的人」。
「權利」的來源則來自「有權力的人」。

買單的人

誰是買單的人?想想看,當我們整個團隊出包時,損失個幾百萬,也許不至於讓你馬上丟了工作,但這筆帳,誰買了單?

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人說是店長、有人說是分行經理、有人說是BU Head、有人說是大老闆。

那個浮上你心頭的人,通常也就是你工作領域裡「權力的來源」。

那位負責善後的極致處,通常就是權力的發源地。

你的工作領域裡,權力的來源也未必都一定在公司內部。
因為也有另一個可能,公司團隊裡根本沒人有肩膀買單,那必需摸摸鼻子買單的就是股東、就是客戶、就是債權人,而此時權力就會落到他們身上,他們講的話可能凌駕於你的每位主管。

有時候,即便在一樣的生意模式之下,反而在不同時期願意買單的人改變了〔也許來了位有肩膀的好主管,或是一位有肩膀的客戶採購〕
那權力就會在扛得起的人身上匯聚,願意挺身而出買單、就獲得權力。

這裡得到一個小結論,很多在爭取「權力」的人,其實只是在爭取「權利」。
因為只是暫時沒分清楚權力的來源是要「肩負買單的責任」,所以一時混淆了。
然後在爭取到手後,感到疲憊不堪。

向有權力者請求代理權

至於權利,則是向有權力者請求代理權的過程。

權利可隨時被有權力者收回,因為無法滿足有權力者〔買單者〕的需求,而不被其委託代理。

所以要爭取權力,比較偏向主動爭取,要有買單失敗後果的覺悟。
而爭取權利,相對比較偏向被動,主要是向有權力者顯示自己能分憂解勞,期待被分配到部份的代理權。

識別清楚權力者跟權利者相當重要

其實在PM的工作環境中,識別清楚權力者跟權利者是相當重要的。

不僅是在公司內部、甚至在商業環境下的談判,都要非常小心識別自己面對的人物。

識別權力者並不是很新的概念,以大家常見在公司內部的場面來舉例:之前商科PM提出的「會議三本柱」,其中的Decision Maker,文章裡的定義即為「通常是解決工具跟方法的成本負擔者主管」。

成本負擔就是買單囉!
不要只懂得對頭銜最高的人講話,要跟打橋牌叫牌一樣,知道「誰買單、誰出聲」。

組織行為學裡權力的來源

有修過組織行為這門課的同學,對於「權力與政治」一章中,可能還有印象,其中對於權力的來源是這樣分類的:獎酬權、強制權、合法權、專家權、參照權。

以上五種權力來源,前三者是衍生自組織的正式職位,由組織賦予該職位正式的權威,所以通稱為職位權;後兩者則是來自個人的知識、技能,或是其他的個人特性,所以通稱為個人權。《此段節錄自戚樹誠老師著作:台灣經驗與全球視野組織行為第387頁》

但根據我自身的體會跟定義,上述五項都接近於「權利」,因為權力的來源,核心在於是否為潛在的失敗買單。

識別自己何時是權力者?何時是權利者?

除了識別面對的人物相當重要,若要形塑一個成熟的社會或家庭,識別自己的身分也是相當重要的。

猶如我們的選民,如果「誤以為」選舉是擁有「權利」,而不是自己塑造自己社會的「權力」,那難怪會以為自己不必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認為自己僅是擁有去投票的代理權而已。

而在一個家庭裡,如果沒有多個願意擔任「承擔所有損失」的「當責者」,而都僅想當爭取「初始權利」的「優先代理者」,那權力來源自然就會落到家庭以外的某人,而讓家庭隨風飄搖、無法自主。

識別「權力」跟「權利」後的自己,請「使出全力」,讓自己能成為某些人的買單者,帶給別人幸福。


raw-image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商科PM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商科PM的沙龍
157會員
59內容數
針對PM職涯五個階段更深入淺出的介紹
商科P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9
那些會讓你認清「自我認知」跟「自己在別人眼中」差異的人,都是相當難得的貴人,我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一位好主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經》,老子
Thumbnail
2022/05/29
那些會讓你認清「自我認知」跟「自己在別人眼中」差異的人,都是相當難得的貴人,我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一位好主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經》,老子
Thumbnail
2022/05/22
「通膨問題」看來短時間無解,即便美國最新出爐的消費力道尚屬符合預期,但眾多投資人對於未來群眾消費力的下降〈或遞延消費〉,有著近年來前所未有的恐慌,導致股市的大幅下挫,幾乎重回兩年前的疫情時期。
Thumbnail
2022/05/22
「通膨問題」看來短時間無解,即便美國最新出爐的消費力道尚屬符合預期,但眾多投資人對於未來群眾消費力的下降〈或遞延消費〉,有著近年來前所未有的恐慌,導致股市的大幅下挫,幾乎重回兩年前的疫情時期。
Thumbnail
2022/05/07
職場上的大忌, 就是嘗試站在「OOOOOOOO」, 報告一件「OOO」的事情。 不相信的人,歡迎有機會的話嘗試以身試法! 簡直是核彈等級!
Thumbnail
2022/05/07
職場上的大忌, 就是嘗試站在「OOOOOOOO」, 報告一件「OOO」的事情。 不相信的人,歡迎有機會的話嘗試以身試法! 簡直是核彈等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權力的來源」。 是的,我要從「力量」的權力,來分析它的來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權力的來源」。 是的,我要從「力量」的權力,來分析它的來源。
Thumbnail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Thumbnail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九章〈政治與法律〉第三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九章〈政治與法律〉第三節
Thumbnail
在高位者為了確保資源充沛甚至愈多愈好,總想要築起下面階層往自己這層流動的防禦工事,以免自己的資源庫出現破口,不是向外流出變成他人向上累積的利基,就是被人窺見自己資源其實有多少、是不是值得「敬畏」。
Thumbnail
在高位者為了確保資源充沛甚至愈多愈好,總想要築起下面階層往自己這層流動的防禦工事,以免自己的資源庫出現破口,不是向外流出變成他人向上累積的利基,就是被人窺見自己資源其實有多少、是不是值得「敬畏」。
Thumbnail
你因為對外交往,會被更多的人認識。將來你在業界,可以獲得很多幫助。
Thumbnail
你因為對外交往,會被更多的人認識。將來你在業界,可以獲得很多幫助。
Thumbnail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Thumbnail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Thumbnail
權力不是地位(status)、不是職權(authority),且跟影響力(influence)是兩碼事。 簡單講,權力是社會控制的能力。權力不是個人的特質或財產,是你在別人的故事裡扮演的角色。 作者令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她展現出來的態度不是說教和譴責,而是頗為理性地分析各種關於權力的多元情境。
Thumbnail
權力不是地位(status)、不是職權(authority),且跟影響力(influence)是兩碼事。 簡單講,權力是社會控制的能力。權力不是個人的特質或財產,是你在別人的故事裡扮演的角色。 作者令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她展現出來的態度不是說教和譴責,而是頗為理性地分析各種關於權力的多元情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