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憂鬱症的常見症狀表現

【憂鬱腦學】憂鬱症的常見症狀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人的憂鬱症,不是另一個人的憂鬱症。(圖:Sharon McCutcheon a on Unsplash)

一個人的憂鬱症,不是另一個人的憂鬱症。(圖:Sharon McCutcheon a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01/15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一個人的憂鬱症,不是另一個人的憂鬱。憂鬱症的面貌有許多種不同的風格,在診斷準則以外,困擾憂鬱症個案與其周邊親友的,往往是診斷準則以外的附帶症狀。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了許多憂鬱症的不同面貌。在文章末端,我們也付上許多線上篩檢問卷的資源。


憂鬱症的異質性

一個人的憂鬱症,不是另一個人的憂鬱症。

對許多人來說,憂鬱症的既定印象是灰色、黝黑,世界彷彿沒有希望。但對某些憂鬱症的人來說,憂鬱症的印象是白色、光明,充滿無邊的空白,沒有任何色彩。

憂鬱症的常見症狀表現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憂鬱症狀分成五大類症狀。

第一是生理症狀,包含:失眠、早醒、疲累感、體力變差、過度嗜睡、體重增加或減少、便祕、頭痛、身體疼痛、心悸、腸胃不適、四肢無力、手腳痠麻。

第二是情緒症狀,包含:情緒低落、憂鬱、鬱悶、煩躁不安、情緒爆炸、興趣減退;也可能合併焦慮症狀。

第三是動力症狀,包含:缺乏動力開展計畫或執行原本可以完成的任務、整日躺床。

第四是思考症狀,包含:思考遲緩、無法正常思考、猶豫不決、專注力減退、思考貧乏、反芻思考、覺得自己活著沒有價值、罪惡感、缺乏自信、自傷意念、反覆出現輕生念頭。

第五是行為症狀,包含:沉迷網路遊戲、暴飲暴食、食慾增加或減少、賭博行為、自傷行為、自殺準備或企圖、人際衝突增加、飲酒、非法物質濫用、每日抽菸量增加。

重度憂鬱症的診斷

要獲得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診斷,患者除了以上症狀,還需要滿足以下DSM-5定義診斷準則中5項或更多,此憂鬱症狀不能只是短短數個小時或數日,需要持續超過2週以上、同時出現,造成患者生活功能品質嚴重影響,且有憂鬱情緒、失去興趣或愉悅感之核心症狀。

DSM-5的診斷準則包含9點:

  1. 長時間處於低落情緒或憂鬱,無法快樂起來。
  2. 對事物失去興趣跟喜好,提不起勁去從事自己喜歡的事。
  3. 幾乎每天食慾出現增加或減少,甚至體重出現明顯減輕或增加。
  4. 幾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5. 精神、動作或思考變得激動或遲緩。
  6. 幾乎每天都很疲倦或無精打采。
  7. 幾乎每天處於過度強烈的罪惡感或無能感。
  8. 專注力降低,或是常常猶豫不決。
  9. 反覆出現跟死亡相關的念頭,甚至有輕生念頭。

是否符合DSM-5定義的準則,需要透過精神科醫師多年的訓練與臨床經驗判定,這個診斷準則不是自己對號入座的自填量表,不需要過於恐慌。

憂鬱症的篩檢

想要檢測自己是否罹患憂鬱症,最簡單的方式,其實不是自己查閱DSM-5的準則內容,而是透過以下幾個不同的篩檢網站初步評估,從篩檢結果評估自身的憂鬱症風險,如果分數高,再尋找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求助。

  1.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簡式健康表
  2.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心情溫度計
  3. 董氏基金會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
  4. 董氏基金會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
  5. 董氏基金會臺灣人憂鬱症量表
  6.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老年憂鬱症量表


avatar-img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123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最近天氣變化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門診開始出現腸躁症的初診患者。原本在腸胃科門診治療與追蹤穩定的個案,似乎在進入冬天以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因此被經驗充足的腸胃科醫師,轉介到身心科門診合併治療。臨床上,身心疾病合併腸躁症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季節性變化的腸躁症患者身上,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童年負面經驗會影響到成年的焦慮、憂鬱、社會關係與自殺風險。最近一篇臺灣本土研究發現,接觸甲基安非他命,會顯著增加童年負面經驗者的自殺風險。讓我們一起透過這篇文章,一起來了解童年負面經驗與甲基安非他命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時間進入夏季,天氣越來越炎熱,COVID-19疫情反覆,讓許多人的焦慮情緒遲遲無法落幕。在精神科診間,漸漸地出現一群以肚子不舒服、腹瀉或是腹痛為主的青中年焦慮族群。面對這個棘手的腸道疾病──腸躁症──有時候,精神科可以幫上許多忙。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1年上半年的精神科門診,新罹患酒癮的病患越來越多。COVID-19疫情不但沒有阻止酒癮者飲酒,反而造成許多人酒精使用量增加,從酒精輕度使用變成了酒癮。在本篇文章中,我們簡單整理了酒癮如何發生與共病憂鬱症的結果,希望在家防疫的同時,大家也不要染上酒癮。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重度憂鬱,有時候讓人像是空氣,沒有味道,也沒有甚麼色彩。生命中彷彿失去了某種東西,卻很難用言語清楚描述。重度憂鬱的腦中,究竟發生了甚麼事變?讓我們一起透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來好好理解一下重度憂鬱症的本質。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憂鬱症患者而言,反覆發作的重度憂鬱,特別令人挫折與沮喪。到底什麼是藥物難治型重度憂鬱?為什麼我的精神科醫師一直治不好我的重度憂鬱症?為什麼我明明很努力,重度憂鬱依舊改善得如此緩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重度憂鬱與平常的心情低落有甚麼不同。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最近天氣變化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門診開始出現腸躁症的初診患者。原本在腸胃科門診治療與追蹤穩定的個案,似乎在進入冬天以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因此被經驗充足的腸胃科醫師,轉介到身心科門診合併治療。臨床上,身心疾病合併腸躁症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季節性變化的腸躁症患者身上,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童年負面經驗會影響到成年的焦慮、憂鬱、社會關係與自殺風險。最近一篇臺灣本土研究發現,接觸甲基安非他命,會顯著增加童年負面經驗者的自殺風險。讓我們一起透過這篇文章,一起來了解童年負面經驗與甲基安非他命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時間進入夏季,天氣越來越炎熱,COVID-19疫情反覆,讓許多人的焦慮情緒遲遲無法落幕。在精神科診間,漸漸地出現一群以肚子不舒服、腹瀉或是腹痛為主的青中年焦慮族群。面對這個棘手的腸道疾病──腸躁症──有時候,精神科可以幫上許多忙。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1年上半年的精神科門診,新罹患酒癮的病患越來越多。COVID-19疫情不但沒有阻止酒癮者飲酒,反而造成許多人酒精使用量增加,從酒精輕度使用變成了酒癮。在本篇文章中,我們簡單整理了酒癮如何發生與共病憂鬱症的結果,希望在家防疫的同時,大家也不要染上酒癮。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重度憂鬱,有時候讓人像是空氣,沒有味道,也沒有甚麼色彩。生命中彷彿失去了某種東西,卻很難用言語清楚描述。重度憂鬱的腦中,究竟發生了甚麼事變?讓我們一起透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來好好理解一下重度憂鬱症的本質。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憂鬱症患者而言,反覆發作的重度憂鬱,特別令人挫折與沮喪。到底什麼是藥物難治型重度憂鬱?為什麼我的精神科醫師一直治不好我的重度憂鬱症?為什麼我明明很努力,重度憂鬱依舊改善得如此緩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重度憂鬱與平常的心情低落有甚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