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憂鬱症的替代醫療名詞(一)

更新於 2024/10/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重點不是您選擇了甚麼,而是您放棄了甚麼,做了甚麼。(圖:Kyle Glenn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10/24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憂鬱症」三個字看似簡單,卻是許多人的心魔。罹患憂鬱症就像罹患癌症一樣,好像是某種絕望的象徵。為了替代「憂鬱症」,許多人選擇引用其他名詞來代稱自己的「憂鬱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替代名詞。

憂鬱症的替代醫療名詞
之前在《【憂鬱腦學】憂鬱症的汙名化》文章中,我們曾經介紹過憂鬱症常見的污名化現象。然而,阻礙憂鬱症治療的魔王裡,除了外界或個人自我的汙名化現象,有些人運用替代醫療名詞來阻礙憂鬱症治療的發生。這樣的替代行為,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外部汙名化作用,另一部分,可能是來於一個人心理拒絕承認憂鬱症的存在、挫折感與反抗。
被憂鬱症患者或其身邊的人選擇,用來取代憂鬱症的醫療名詞有很多。臨床上,最常聽到的有:抗壓能力不足、失眠或睡眠不足、自律神經失調。
抗壓能力不足
在臺灣,排名第一的憂鬱症替代性醫療名詞是「抗壓能力不足」。
抗壓能力不足,源自於人與人比較出來的評分標準,也和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家庭價值系統與自我評價有關。
相比起憂鬱症的治療模式,抗壓能力不足更像一個賺錢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個值得託付與持續努力的目標。由抗壓能力不足衍生出來的抗壓性增長訓練課程或書籍,廣受許多憂鬱症患者與其家屬接受。許多患者也很習慣將自身的憂鬱症歸咎於自身的抗壓能力不足。
然而,事情真的是如此嗎?如果在您心中有過這樣念頭閃過,不妨想像一下,您自己想像的抗壓能力充足,究竟是建築在甚麼樣的假設基礎與證據上。
在所有憂鬱症的族群中,青少年與成年初期的憂鬱症患者最容易被怪罪抗壓能力差。然而,抗壓能力本身就是一個假議題,就像拿張飛比岳飛,很多時候無法直接相比。
大部分診間裡的個案,是過度努力、企圖達成自己或家屬遠大期待的「人」。不少人努力到比八點檔連續劇還要精采,卻還是要面對旁邊支持系統的責備與自身的道德批判。許多人生故事裡的努力甚至光怪陸離到到不病才不正常。
真正與憂鬱症有關的特質,其實真的不是抗壓能力;真正與憂鬱症有關的特質,其實是過度努力與社會推崇下產生的旺盛企圖心。
與青少年和成年初期的憂鬱症患者相反,對老年憂鬱症患者來說,抗壓性比較少被拿來作為責備的理由。畢竟要子代或晚輩去責備長輩抗壓性不足,臺灣人相對不習慣,文化上也傾向攻擊子代或晚輩不懂得同理老人家。這樣的社會文化氛圍,不但建構出抗壓能力本身定義的荒謬性,更顯示出,抗壓能力只是一種社會定義的價值,與憂鬱症無關。
失眠或睡眠不足
失眠或睡眠不足,是另一種常見的憂鬱歸因。
在臺灣,一直有一種文化在鼓動,過度強調「睡得好,治百病」。
的確,睡眠在精神科與其他醫學領域扮演重大角色。病患每次返診精神科門診時,我相信許多醫師也會反覆詢問患者的睡眠狀態與睡眠品質。然而,除了刻意熬夜、輪班、賀爾蒙變動、老年睡眠時相前移等外在或內在因子,睡眠常常是評估一個人精神狀態,包含憂鬱或焦慮症狀的結果,而非是疾病的原因。
如何改善睡眠品質很重要,但只治療失眠,就像發燒只吃退燒藥。發燒的人,可能得到的是感冒,可能是COVID-19病毒,也可能是癌症。
臨床上,在老年憂鬱症初診患者的用藥紀錄中,常見到患者長期服用高劑量的安眠藥或後線安眠藥,有些憂鬱症患者的憂鬱病程其實已長達20年以上,卻只是長期服用安眠藥。在青少年或一般成年人憂鬱症初診族群中,濫用安眠藥物的比率較低,使用藥物病程也較短。
在正常治療劑量下,服用安眠藥對於憂鬱情緒沒有任何改善效果。如果服用安眠藥可以改善情緒,可能改善的是睡眠焦慮,而睡眠焦慮,常常與患者的安眠藥物成癮有關。
憂鬱症患者,在臺灣,鎮定劑與安眠藥成癮的比率相當高。有一部分特定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濫用臺灣人最喜愛的某種特定安眠藥,因為在過量使用下,患者不但睡不著,還會陷入某種記憶模糊、片段、似夢似幻的放鬆或愉悅狀態。這樣的濫用是危險的。
換一個角度來說,一個人對睡眠的期待,有時候剛好呼應一個人憂鬱症的嚴重程度。
在嚴重憂鬱症的患者中,有一群人會呈現睡眠過量的情形,他們一天會花上10到15小時以上的時間躺床休息與睡眠。由於躺床時間過長,食物攝取量減少,腸胃蠕動不佳,營養失衡,肌肉萎縮,身體不適增加,長時間睡眠下,即便清醒時也仍自覺疲倦。對這些患者來說,他們常會想再「多睡」一點,自己將睡眠藥物服用到2倍到3倍以上劑量,卻發現不管自己睡多久都睡不飽,身體健康還越來越差。
事實上,在憂鬱症治療時,反而是要減少鎮定劑、安眠藥物劑量,重視生活結構調整、照光治療,且要限制躺床與睡眠時間長度。憂鬱症治療時,晚上睡眠固然重要,但白天規律起床活動更重要。
avatar-img
120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臺灣,憂鬱症的汙名化非常嚴重。關於憂鬱症汙名化,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周遭的人與其自己對自身的道德批評來看。被汙名化的,其實有時候不是憂鬱症本身,而是從根本上,否認一個人的心智與情緒運作與頭腦有關。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結合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與健保資料庫資料,發現臺灣老年憂鬱症病患的精神科或身心科就醫率大約只有1/4左右。到底老年憂鬱症的就醫率為何如此低呢?讓我們透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後,如果老年憂鬱症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在精神科還有甚麼方式可以進一步治療嗎?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老年憂鬱症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在藥物選擇、治療選擇順位上都跟一般成年憂鬱症不同,需要個別化評估。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先從最基礎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開始瞭解。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臺灣,老年憂鬱症患者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覺得生活沉悶、無聊。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對藥物治療的反應較差,對心理治療的反應更不好。為什麼老年憂鬱症對藥物與心理治療反應不佳?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血管性憂鬱假說」,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臺灣,憂鬱症的汙名化非常嚴重。關於憂鬱症汙名化,我們可以從一個人周遭的人與其自己對自身的道德批評來看。被汙名化的,其實有時候不是憂鬱症本身,而是從根本上,否認一個人的心智與情緒運作與頭腦有關。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結合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與健保資料庫資料,發現臺灣老年憂鬱症病患的精神科或身心科就醫率大約只有1/4左右。到底老年憂鬱症的就醫率為何如此低呢?讓我們透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後,如果老年憂鬱症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在精神科還有甚麼方式可以進一步治療嗎?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老年憂鬱症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在藥物選擇、治療選擇順位上都跟一般成年憂鬱症不同,需要個別化評估。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先從最基礎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與行為治療開始瞭解。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臺灣,老年憂鬱症患者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覺得生活沉悶、無聊。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對藥物治療的反應較差,對心理治療的反應更不好。為什麼老年憂鬱症對藥物與心理治療反應不佳?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血管性憂鬱假說」,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生命重大的壓力。除了產後憂鬱症,也可能有產前憂鬱症。近年還有結合兩者的周產期憂鬱症。讓我們進一步來瞭解其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與分娩,對女性身體帶來許多改變與衝擊。在分娩後一年裡,產後憂鬱症影響了大約七分之一的媽媽。產後憂鬱症的成因是複雜的,產後憂鬱症的影響可短可長,嚴重者,產後一年會轉化為重鬱症,也會增加未來重鬱發作的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從爸爸那邊知道表姊有輕微憂鬱症,目前也有服藥,當下真的十分驚訝,印象中,姐姐就是一個光鮮亮麗又漂亮的人,朋友很多、也很多人喜歡,並不像是會有憂鬱症的人。爸爸說似乎是功課壓力大,加上開始準備會考...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壓力下感到無助,尋找那一線希望之光? 讓我們一起探索血清素如何在我們的大腦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揭開它與我們情緒之間微妙且深刻的聯繫。 從簡單的日常習慣到科學的小秘密,發現保持情緒平衡,實際上可能比你想像的要簡單。閱讀全文,我們一步一腳印,輕鬆走向心靈的寧靜與幸福。 憂鬱的背後:探索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罹患憂鬱症時,到底要不要就醫呢?會不會再努力一點,憂鬱症就會自己好轉了呢?」在這篇文文章裡,讓我們談談臨床上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憂鬱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避免自己養成難治型憂鬱症的體質喔。
Thumbnail
你是否曾感到自己像春天般活力滿滿,又或是冬夜的寒風般無助?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年四季,擁有不同的面貌和狀態,從春日的繁花到冬夜的寒風,每個階段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行為。掌握這些變化,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平滑過渡,就能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識別你的心靈季節,並學習調整步伐,照顧好自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社區上呼吸道感染大爆發,天氣又冷,許多人躲在家中避寒。趁著這樣的冬季日子,讓我們來認識每年秋冬,年復一年,身心科門診必然出現的一種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
不只是因為血清素不足,或是大腦神經學就能解釋,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這些人願意告訴我們他們的生命故事,才有機會真正知道原因。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生命重大的壓力。除了產後憂鬱症,也可能有產前憂鬱症。近年還有結合兩者的周產期憂鬱症。讓我們進一步來瞭解其臨床表現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懷孕與分娩,對女性身體帶來許多改變與衝擊。在分娩後一年裡,產後憂鬱症影響了大約七分之一的媽媽。產後憂鬱症的成因是複雜的,產後憂鬱症的影響可短可長,嚴重者,產後一年會轉化為重鬱症,也會增加未來重鬱發作的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從爸爸那邊知道表姊有輕微憂鬱症,目前也有服藥,當下真的十分驚訝,印象中,姐姐就是一個光鮮亮麗又漂亮的人,朋友很多、也很多人喜歡,並不像是會有憂鬱症的人。爸爸說似乎是功課壓力大,加上開始準備會考...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壓力下感到無助,尋找那一線希望之光? 讓我們一起探索血清素如何在我們的大腦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揭開它與我們情緒之間微妙且深刻的聯繫。 從簡單的日常習慣到科學的小秘密,發現保持情緒平衡,實際上可能比你想像的要簡單。閱讀全文,我們一步一腳印,輕鬆走向心靈的寧靜與幸福。 憂鬱的背後:探索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罹患憂鬱症時,到底要不要就醫呢?會不會再努力一點,憂鬱症就會自己好轉了呢?」在這篇文文章裡,讓我們談談臨床上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憂鬱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避免自己養成難治型憂鬱症的體質喔。
Thumbnail
你是否曾感到自己像春天般活力滿滿,又或是冬夜的寒風般無助?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年四季,擁有不同的面貌和狀態,從春日的繁花到冬夜的寒風,每個階段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行為。掌握這些變化,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平滑過渡,就能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識別你的心靈季節,並學習調整步伐,照顧好自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社區上呼吸道感染大爆發,天氣又冷,許多人躲在家中避寒。趁著這樣的冬季日子,讓我們來認識每年秋冬,年復一年,身心科門診必然出現的一種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
不只是因為血清素不足,或是大腦神經學就能解釋,我們知道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唯有這些人願意告訴我們他們的生命故事,才有機會真正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