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踏出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認知心識的運作。

當我初次靜坐,首要的功課就是觀察內心念頭的起伏和生滅,也就是說,用謹慎的眼,凝望它們如何現身,又如何消失。起初很難,一個念頭升起,我就立刻被帶走了,順延一路朝下想,想完了,才意識到犯下錯誤,於是從頭再來。

譬如說,在靜坐之中,我想到了那個正在修行的我,想到了當初為何修行,以及想要藉由修行所解決的困惑與不安。想到這裡,新的念頭又生,我又回想到當初為何困惑和不安,那一個始終纏繞著我的問題,它在我人生的哪個階段浮現,又在哪個階段以恐懼綑綁了我的意志,令我失去自由。我又想起九歲那年的我,那段尚且天真無邪的歲月,無憂無慮,一天到晚只想探究世界的奧妙,對宇宙擁有無邊無際的好奇和想望,莫名認定了知曉宇宙的真理,便能理解世間萬物的運行。

然後我才猛然憶起,不該被念頭帶著走,這才又回到觀察自心的狀態。

到了後期,這些人生的大哉問往往動搖不了我,反而是那些生活裡的瑣事才是邪魔,它們是心裡未解的罣礙,一牽即動,例如尚未清理的櫥櫃,還沒洗的碗盤,該送未送的書,那一扇忘了關的窗,等一下洗澡前要記得上樓曬衣服,諸如此類。

待這關過了,才是真正踏入了清淨地,我坐望念頭生滅,如同夢幻泡影,如露如電,在我面前閃逝。直到此時我才理解,這些念頭宛若星火,生起時,倘若我不去細想,不去為它添柴加薪,只是單純地觀望,它便自行滅了。

我在靜坐時感受到的那份清靜,慢慢地外溢到我的日常。我不再經常焦慮,不會過度設想,不求萬全無缺,不再需要為每一個可能生出一項備用計畫,不用為不確切的未來時時刻刻讀書爬文。無論事情如何發展,我總是輕鬆應對,方法自然而生,無須特別費心籌備。我不會太強求身旁的人事應當如何,不論好壞我都能輕易接納,對於世界的惡意也不輕易動怒,日子過得格外順心。

然後我就懂了,所謂的禪定無形無相,一個人可以於靜坐時禪定,亦能在行住坐臥裡禪定,不管何時何地,若能無思無想,便已入定。我坐在咖啡店裡寫作,在海邊散步陪狗玩,上山拍照,吃飯洗澡,曬衣洗碗,無時不刻不在定中。

不知不覺,許多纏身的小毛病消失了,一如那些妄想的念頭,氣血循環好了,精神不濟的問題沒了,本來鈍重的思緒清明了,連最困擾我的脊椎舊疾也不再煩人了。

是啊,身心為一體兩面,心理健全了,身體也會健康。

這是我初次意識到修行對於日常的作用,而此時離我開始修行,不過三週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行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這一週我們都在談念頭。 的確,仔細觀察,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念想之中。尤其對修行者來說,看透念頭的本質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記得剛開始學習打坐時,總想追求平靜的心,但事實卻往往相反。念頭一個接一個,沒有止息⋯⋯
Thumbnail
這一週我們都在談念頭。 的確,仔細觀察,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念想之中。尤其對修行者來說,看透念頭的本質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記得剛開始學習打坐時,總想追求平靜的心,但事實卻往往相反。念頭一個接一個,沒有止息⋯⋯
Thumbnail
踏出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認知心識的運作。
Thumbnail
踏出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認知心識的運作。
Thumbnail
我修行是為了自度,不想流連俗世,不甘只是凡人。我自詡為佛教徒,此生讀的佛經公案小山也似,卻總是在世間事裡打轉,從未感受到超脫的清新與喜悅。我總覺得哪裡不對稱,卻也說不上來,對於某些佛教的故事或禪門公案偶有領略,那些難得的智慧卻又難以運用於每日發生的瑣事之上。
Thumbnail
我修行是為了自度,不想流連俗世,不甘只是凡人。我自詡為佛教徒,此生讀的佛經公案小山也似,卻總是在世間事裡打轉,從未感受到超脫的清新與喜悅。我總覺得哪裡不對稱,卻也說不上來,對於某些佛教的故事或禪門公案偶有領略,那些難得的智慧卻又難以運用於每日發生的瑣事之上。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修心? 要界定修心之前,要先界定什麼是心? 心會是想法念頭嗎? 那些所想、所思就是心嗎? 如果我要為修心下定義,我想會是「讓自己的心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平靜與能有體悟的狀態」。 有時我的個案會跟我分享,他在一段時間內念頭是飄來飄去的, 有時這樣想,有時又自我反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辦法修心? 要界定修心之前,要先界定什麼是心? 心會是想法念頭嗎? 那些所想、所思就是心嗎? 如果我要為修心下定義,我想會是「讓自己的心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平靜與能有體悟的狀態」。 有時我的個案會跟我分享,他在一段時間內念頭是飄來飄去的, 有時這樣想,有時又自我反
Thumbnail
. 修行或許就是一種內觀 往內省,往內關,去覺察一些內心的狀態 我知道這過程不是輕鬆的 我知道這過程甚至會浮現功課要去面對 我知道所有的過程隨著覺察可能要斷捨離 今天的靜坐突然提醒自己 斷捨離應該是有智慧的去調整 而這調整是調整自己而不是調整對方 這斷捨離也不是毅然決然地斷掉所有的一切 修行很苦
Thumbnail
. 修行或許就是一種內觀 往內省,往內關,去覺察一些內心的狀態 我知道這過程不是輕鬆的 我知道這過程甚至會浮現功課要去面對 我知道所有的過程隨著覺察可能要斷捨離 今天的靜坐突然提醒自己 斷捨離應該是有智慧的去調整 而這調整是調整自己而不是調整對方 這斷捨離也不是毅然決然地斷掉所有的一切 修行很苦
Thumbnail
禪修小白的『禪一』初體驗心得筆記 隨順因緣報名參加了法鼓山的「禪一」,沒想到以為是很冷門的活動竟然也秒殺額滿,和100多位學員完成了一日禪的體驗,整天下來儘管戴著口罩頭昏腦脹的我,還是挺過了很硬的三柱香的打坐,放下自我放下手機跟隨著法師的引導,將自己縮到最小也如實地體會~與自己同在的純粹時刻.
Thumbnail
禪修小白的『禪一』初體驗心得筆記 隨順因緣報名參加了法鼓山的「禪一」,沒想到以為是很冷門的活動竟然也秒殺額滿,和100多位學員完成了一日禪的體驗,整天下來儘管戴著口罩頭昏腦脹的我,還是挺過了很硬的三柱香的打坐,放下自我放下手機跟隨著法師的引導,將自己縮到最小也如實地體會~與自己同在的純粹時刻.
Thumbnail
初學靜心,最大的敵人不是雜念妄想,而是你過去累世的無明習氣。 我說過,凡夫的習氣如在污水中,泡了百千萬年的木頭,需要很長時間的熏化,才能燃火,明心見性 ...
Thumbnail
初學靜心,最大的敵人不是雜念妄想,而是你過去累世的無明習氣。 我說過,凡夫的習氣如在污水中,泡了百千萬年的木頭,需要很長時間的熏化,才能燃火,明心見性 ...
Thumbnail
如題所述,可能是永無止盡且充滿驚奇的一趟旅程。
Thumbnail
如題所述,可能是永無止盡且充滿驚奇的一趟旅程。
Thumbnail
以前我是排斥冥想的,因為我不太相信這種活動。但看了許多心靈書籍之後,開始想要探索自己、了解自己,腦海裡便浮現「冥想」兩個字。透過練習,發現冥想真的有對我自己的身體、心靈產生些許的變化。今天就想要和你們分享我初學冥想對我的改變
Thumbnail
以前我是排斥冥想的,因為我不太相信這種活動。但看了許多心靈書籍之後,開始想要探索自己、了解自己,腦海裡便浮現「冥想」兩個字。透過練習,發現冥想真的有對我自己的身體、心靈產生些許的變化。今天就想要和你們分享我初學冥想對我的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