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挖牆腳之恐怖事件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幾天都在處理經銷商的業務跳槽反咬老東家的事情,因為牽連好多人和好多部門,有些棘手。
和相關同事商量過處理方式,我們決定先按兵不動,過年後再去一探虛實,其實也還不知道是否奏效,所以不停沙盤推演,還有希望人都能本著良知在市場走跳。而且還是要顧慮市場上會不會有後續的閒言閒語或是更甚者害同事連後面的單子都掉了。
試著安撫經銷商要他一定得穩住價格,別掉入價格廝殺,對我們都沒有好處,事情遇到了慢慢想辦法處理,總有解決的方法嘛,又聊到這個跳槽的業務,老闆說:我教出來的我知道,她很狠的。(所以我們更要小心處理呀!)
我想說的是,用人是德行是第一考量而能力反而是其次 但不代表聽話才是好。也要收回我以前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的位置的那句話,因為白眼狼除外。只是只是呀,知人善任還是重要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技術,有專業,有閱讀,有教養,也有拉拉雜雜的生活與工作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例行拜訪經銷商做年前送禮和年度總檢討,聊到他們公司最近遇到的難題:員工跳槽挖牆腳的事情。其實這種事情很常見,只是整個事情串連起來後的感覺很毛骨悚然。 直到今天才知道從頭到尾根本沒這個打電話來的人,而是被找來演一齣戲的,被耍了
昨天協同拜訪一家百年電梯老店,我和經銷商、產品經理一起前往,對方也是大陣仗的採購、維修、專案經理和PM都出動了。價格還是價值的攻防戰就此展開......
跟著經銷商到客戶那去安裝機台,客戶見我好幾次了,還虧說好久不見!隨口聊著經銷商負責甚麼,同事負責甚麼,又問我:那妳呢? 我喔,打雜的呀! 怎麼可能!我看妳每次都出現! 我笑笑沒有再接話。
閱讀能帶給孩子什麼,我們又期望透過閱讀帶什麼給孩子,獲得療癒之外,可以把閱讀看成一場遊戲嗎?
疫情前的體遊會好讓人懷念。 最愛體遊會了,校友和園生都參加的活動熱鬧非凡,沒有花俏的表演但有親子共同努力與參與的回憶,溫馨無價。
實驗小學生活很豐富紮實,但也需要父母全力配合,選擇實驗教育這條路究竟為何?也許要等到回首來時路的時候,才能知道吧!但我希望孩子能在探索中學習,不受主流影響,開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例行拜訪經銷商做年前送禮和年度總檢討,聊到他們公司最近遇到的難題:員工跳槽挖牆腳的事情。其實這種事情很常見,只是整個事情串連起來後的感覺很毛骨悚然。 直到今天才知道從頭到尾根本沒這個打電話來的人,而是被找來演一齣戲的,被耍了
昨天協同拜訪一家百年電梯老店,我和經銷商、產品經理一起前往,對方也是大陣仗的採購、維修、專案經理和PM都出動了。價格還是價值的攻防戰就此展開......
跟著經銷商到客戶那去安裝機台,客戶見我好幾次了,還虧說好久不見!隨口聊著經銷商負責甚麼,同事負責甚麼,又問我:那妳呢? 我喔,打雜的呀! 怎麼可能!我看妳每次都出現! 我笑笑沒有再接話。
閱讀能帶給孩子什麼,我們又期望透過閱讀帶什麼給孩子,獲得療癒之外,可以把閱讀看成一場遊戲嗎?
疫情前的體遊會好讓人懷念。 最愛體遊會了,校友和園生都參加的活動熱鬧非凡,沒有花俏的表演但有親子共同努力與參與的回憶,溫馨無價。
實驗小學生活很豐富紮實,但也需要父母全力配合,選擇實驗教育這條路究竟為何?也許要等到回首來時路的時候,才能知道吧!但我希望孩子能在探索中學習,不受主流影響,開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技術面領先基本面,否定更精確指標無意義~批評前請聽清楚別人說什麼,不要先自言自語否定別人,那叫譫語 當前制度使用融資有多危險呢?當天漲停追價融資買進,萬一不幸跌停,就有危險,更何況連續跌停 本蛙以過來人身份奉勸你,莫再以融資擴大信用,當沖不成留倉也要警惕,萬一維持率有狀況,就是直接進入「斷頭谷」
Thumbnail
跳槽不就是為了追尋夢想嗎? 去年下旬,小鏡子終於成功跳槽到了自己從畢業前就夢寐以求的奇X公司,雖然當初霖0 很邪惡的,每天把網路上能找到的負評滿滿的內容、登出分享文餵給她,仍澆不熄她的滿腔熱血 XD 而同一時間也有其他部門同事也去面試、跳槽過去。怎麼知道的?因為小鏡子有遇到。
Thumbnail
人資在公司某些政策執行,例如大量裁員或是要溝通優惠離職,很常是那個要站出來與人員溝通的角色,也因為這樣也可能成為某種沾血的刀子而遭受員工的誤解,不過背鍋之外,有沒有可能自己成為那個染血政策的推手?   如果公司明擺著要自己去做一些可能違法的事情,例如明明可以按照績效去走然後資遣,但卻要用著各
Thumbnail
職場講究好聚好散? 離職還是作自己吧 | 擁抱夕陽的人生的沙龍 說實在,我沒想到前一篇文章能有這麼多的響應,感謝大家的支持。這次我想用公司的角度說明為何要針對離職員工? 員工談好離職日,被老闆念一下,接著好好交接,跟同事離職餐敘,一直被追問要去哪裡雖會讓離職員工感到不快,但這種等級已經算明哲保
Thumbnail
我們公司的某位分店長最近搞出了一些神操作。,例如:「你們想進我們公司工作,所以我們才大發慈悲錄取你們,要感謝我們。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你們,哈哈。」「今天我把部下罵了兩個半小時」「我們這些人可以隨便玩弄你們這些小屁孩的人生。」這些話直接讓學生們嚇傻。最終,全都的人都選擇放棄內定
這陣子跟家人討論著前東家的事情,我們在思考為什麼一個主管可以偏心到這麼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故只猜測了是不是有拿人好處的事情,畢竟毫無證據的狀態,自己私下猜猜到是無妨,卻也在這時候,我想起了之前某個台中經銷商玩過一個手法,由於此招只要你是屬於熱心幫忙的類型,並且認為經銷是自己管理的並納為己任的心態原則
Thumbnail
薪資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從商業分析和專案管理的角度,來探討薪資設定的邏輯。 為什麼跳槽通常能帶來更高的薪資?從企業薪資設定邏輯解析跳槽的優勢與風險。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世界裡,「換工作」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是,頻繁跳槽真的好嗎?會不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呢?讓我們透過小傑的故事,一起來探討這個棘手的問題。 ​ 小傑是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畢業後他懷著滿腔熱血進入了職場。然而,現實總是不如意,他發現第一份工作並不如想像中理想。薪水不高、工作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夥伴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熱門的話題:轉換跑道到底是不是在逃避啊?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在深夜裡,對著天花板嘆氣,想著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去追尋一個全新的方向。但轉念一想,又怕被說是半途而廢、逃避責任。這樣的掙扎,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技術面領先基本面,否定更精確指標無意義~批評前請聽清楚別人說什麼,不要先自言自語否定別人,那叫譫語 當前制度使用融資有多危險呢?當天漲停追價融資買進,萬一不幸跌停,就有危險,更何況連續跌停 本蛙以過來人身份奉勸你,莫再以融資擴大信用,當沖不成留倉也要警惕,萬一維持率有狀況,就是直接進入「斷頭谷」
Thumbnail
跳槽不就是為了追尋夢想嗎? 去年下旬,小鏡子終於成功跳槽到了自己從畢業前就夢寐以求的奇X公司,雖然當初霖0 很邪惡的,每天把網路上能找到的負評滿滿的內容、登出分享文餵給她,仍澆不熄她的滿腔熱血 XD 而同一時間也有其他部門同事也去面試、跳槽過去。怎麼知道的?因為小鏡子有遇到。
Thumbnail
人資在公司某些政策執行,例如大量裁員或是要溝通優惠離職,很常是那個要站出來與人員溝通的角色,也因為這樣也可能成為某種沾血的刀子而遭受員工的誤解,不過背鍋之外,有沒有可能自己成為那個染血政策的推手?   如果公司明擺著要自己去做一些可能違法的事情,例如明明可以按照績效去走然後資遣,但卻要用著各
Thumbnail
職場講究好聚好散? 離職還是作自己吧 | 擁抱夕陽的人生的沙龍 說實在,我沒想到前一篇文章能有這麼多的響應,感謝大家的支持。這次我想用公司的角度說明為何要針對離職員工? 員工談好離職日,被老闆念一下,接著好好交接,跟同事離職餐敘,一直被追問要去哪裡雖會讓離職員工感到不快,但這種等級已經算明哲保
Thumbnail
我們公司的某位分店長最近搞出了一些神操作。,例如:「你們想進我們公司工作,所以我們才大發慈悲錄取你們,要感謝我們。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你們,哈哈。」「今天我把部下罵了兩個半小時」「我們這些人可以隨便玩弄你們這些小屁孩的人生。」這些話直接讓學生們嚇傻。最終,全都的人都選擇放棄內定
這陣子跟家人討論著前東家的事情,我們在思考為什麼一個主管可以偏心到這麼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故只猜測了是不是有拿人好處的事情,畢竟毫無證據的狀態,自己私下猜猜到是無妨,卻也在這時候,我想起了之前某個台中經銷商玩過一個手法,由於此招只要你是屬於熱心幫忙的類型,並且認為經銷是自己管理的並納為己任的心態原則
Thumbnail
薪資的決定因素是什麼?從商業分析和專案管理的角度,來探討薪資設定的邏輯。 為什麼跳槽通常能帶來更高的薪資?從企業薪資設定邏輯解析跳槽的優勢與風險。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世界裡,「換工作」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是,頻繁跳槽真的好嗎?會不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呢?讓我們透過小傑的故事,一起來探討這個棘手的問題。 ​ 小傑是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畢業後他懷著滿腔熱血進入了職場。然而,現實總是不如意,他發現第一份工作並不如想像中理想。薪水不高、工作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夥伴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熱門的話題:轉換跑道到底是不是在逃避啊?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在深夜裡,對著天花板嘆氣,想著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去追尋一個全新的方向。但轉念一想,又怕被說是半途而廢、逃避責任。這樣的掙扎,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