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規劃與策略-10-如何判斷我該離職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GeoJango Maps on UnsplashGeoJango Maps on UnsplashGeoJango Maps on Unsplash

GeoJango Maps on UnsplashGeoJango Maps on UnsplashGeoJango Maps on Unsplash

如果努力做到slide 中(要是我該做的都做了) 但還是無法晉升 怎麼判斷何時該離職?

我相信很多在檯面上的那些KOL都會同意一句話

「假如我們現在有一點累積,那是因為我們被機會看到了」

被機會看到就是主動離職的一個關鍵情境,只是你要盤點一下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可以讓你自己被機會看到。請參考這一篇《興趣可以成為找工作的方向嗎?跨領域轉職》,或是從《轉職前如何確定階段性能力培養夠了嗎?》這一篇來檢視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在這家企業中有所發揮與磨練。

要是這些前提我們都有了一定的考量之後還是想要離職,那可以從下面的兩個方向去思考與規劃

先瞭解其他企業的現況

認識相關企業/產業員工,實際接觸他們讓市場告訴你答案,你可以開始去參加一些相關社群活動,或是好好地經營你自己的linkedIn自然就會有獵頭會找上你,或是朋友幫你介紹工作。

但是除了上面這些被動式(等待機會)的離職時機點之外,我會給你另一個建議「離職就是離開自己不喜歡的,並往理想的方向邁進」,所以你在思考離職時,最重要的思考點是在一個理想的職涯規劃中,那些「過程中的企業或是理想中的企業」最近有釋放職缺嗎?

調查一下自己的理想企業目前的職缺現況

假如你想要去Apple工作,那過程中的企業從優先順序中可能就是外商企業、和Apple合作的相關企業、或是職務上可以提升的外商企業職缺,那你就會發現你會越來越逼近你的理想企業,職涯是一個資格論,只要你懂規劃,懂得彌平你和理想企業中的能力落差。

所以要是你覺得你和你的理想企業有些GAP需要補強,那就從相關產業開始邁進,要是這家企業你覺得你自己現在就有資格去,那就直接在這一次面試計畫中將這家企業放進去。

當你符合他們的資格時,為何不去試試呢?
當你符合他們的資格時,為何他們不要呢?

你可以被動的離職,也可以主動的規劃
可以調查一下自己理想的企業目前有釋放職缺嗎?
逼近理想事業的方式:從相關企業、或是上下游企業、或是國內外企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策略思考-生活的累積
106會員
15內容數
策略是為了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喜歡從本質去思考一件事情的底層邏輯,因為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這多變的商業世界中找到自已安身立命之道。
2024/03/18
兩個概念,讓短影音成為你的學習競爭力 很多人對於短影音應該是只有一些負面的概念,像是時間很快都會消磨掉了、其實不知道自己剛剛看了什麼、一個晚上一下就沒了,甚至是生活中更多了疲憊感,因為原來可以讓大腦休息的時間,被短影音取代了,的確短影音的確是有很多認知學上的設計是可以上人上癮的,但是事實上你要是懂
Thumbnail
2024/03/18
兩個概念,讓短影音成為你的學習競爭力 很多人對於短影音應該是只有一些負面的概念,像是時間很快都會消磨掉了、其實不知道自己剛剛看了什麼、一個晚上一下就沒了,甚至是生活中更多了疲憊感,因為原來可以讓大腦休息的時間,被短影音取代了,的確短影音的確是有很多認知學上的設計是可以上人上癮的,但是事實上你要是懂
Thumbnail
2022/02/12
實務與理論是兩個不同目標的知識領域 實務是操作中的細節、眉角與當下的即時反應, 理論是在討論思考事情時的完整性。 理論是來至於一百的實務的累積與共通性 實務與理論是兩個不同目標的知識領域,實務是操作中的細節、眉角與當下的即時反應,理論是在討論思考事情時的完整性。 而面試最重要的事情會是什麼?
Thumbnail
2022/02/12
實務與理論是兩個不同目標的知識領域 實務是操作中的細節、眉角與當下的即時反應, 理論是在討論思考事情時的完整性。 理論是來至於一百的實務的累積與共通性 實務與理論是兩個不同目標的知識領域,實務是操作中的細節、眉角與當下的即時反應,理論是在討論思考事情時的完整性。 而面試最重要的事情會是什麼?
Thumbnail
2022/02/12
請問要如何面對彼得理論的主管? 對於每次開會無法決策或是都會不斷推翻自己的決策,但因為面對這些虛耗的過程導致最後的結果對公司來說都不是很理想的結果。Q2請問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工作狀態是否有突破點? 老師身歷其境,既視感超強 所以我可以給你幾個觀點來停損 1.別想太多:主管負全責,過程對員工就是磨練
Thumbnail
2022/02/12
請問要如何面對彼得理論的主管? 對於每次開會無法決策或是都會不斷推翻自己的決策,但因為面對這些虛耗的過程導致最後的結果對公司來說都不是很理想的結果。Q2請問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工作狀態是否有突破點? 老師身歷其境,既視感超強 所以我可以給你幾個觀點來停損 1.別想太多:主管負全責,過程對員工就是磨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想轉職的目的是什麼? 令你煩惱而難以下定決心的原因是什麼? 薪水好與薪水很好對你目前的差異是什麼? 主管職與技術職的優劣比較是什麼? 對職涯成功的目標與想像是什麼? 想像五年後的生活可能是什麼樣貌嗎? 除了轉職,還有哪些方式或資源達到目的嗎? 與獵頭打交道之前,你該想清楚的事 Why 為什麼為找上我
Thumbnail
想轉職的目的是什麼? 令你煩惱而難以下定決心的原因是什麼? 薪水好與薪水很好對你目前的差異是什麼? 主管職與技術職的優劣比較是什麼? 對職涯成功的目標與想像是什麼? 想像五年後的生活可能是什麼樣貌嗎? 除了轉職,還有哪些方式或資源達到目的嗎? 與獵頭打交道之前,你該想清楚的事 Why 為什麼為找上我
Thumbnail
隨著今年畢業的新鮮人即將進入職場, 最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該如何進入xx產業並規劃自己的職涯發展?」要進入一個產業並有順遂的職涯發展, 除了產業和職缺相關的能力之外, 還需要對公司有的職涯發展機會做系統性的評估。這篇文章我想針對如何評估一家公司是否對自己的職涯有幫助多分享一些經驗。
Thumbnail
隨著今年畢業的新鮮人即將進入職場, 最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該如何進入xx產業並規劃自己的職涯發展?」要進入一個產業並有順遂的職涯發展, 除了產業和職缺相關的能力之外, 還需要對公司有的職涯發展機會做系統性的評估。這篇文章我想針對如何評估一家公司是否對自己的職涯有幫助多分享一些經驗。
Thumbnail
當發現「新工作跟預期不符合」,我該怎麼辦呢?如果你正在猶豫要不要閃離,那麼這篇文章就可以讓你重新回到自己的職涯本身去思考,到底這份工作對你而言的「價值」與「未來性」是什麼?提供給你一些職涯停看聽的觀點與方法!
Thumbnail
當發現「新工作跟預期不符合」,我該怎麼辦呢?如果你正在猶豫要不要閃離,那麼這篇文章就可以讓你重新回到自己的職涯本身去思考,到底這份工作對你而言的「價值」與「未來性」是什麼?提供給你一些職涯停看聽的觀點與方法!
Thumbnail
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提離職~
Thumbnail
選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提離職~
Thumbnail
如果努力做到slide 中(要是我該做的都做了) 但還是無法晉升 怎麼判斷何時該離職? 我相信很多在檯面上的那些KOL都會同意一句話 「假如我們現在有一點累積,那是因為我們被機會看到了」 先瞭解其他企業的現況 調查一下自己的理想企業目前的職缺現況 你可以被動的離職,也可以主動的規劃
Thumbnail
如果努力做到slide 中(要是我該做的都做了) 但還是無法晉升 怎麼判斷何時該離職? 我相信很多在檯面上的那些KOL都會同意一句話 「假如我們現在有一點累積,那是因為我們被機會看到了」 先瞭解其他企業的現況 調查一下自己的理想企業目前的職缺現況 你可以被動的離職,也可以主動的規劃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職業倦怠、找不到方向,或是根本不知道未來在哪裡,覺得公司沒有給到該給的條件,如果當你陷入類似這些狀況的輪迴時,可以嘗試把履歷放到市場上試試水溫,或許面試後的結果,會改變你現在的心理狀態,也有可能找到你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但,並不是要你直接提離職、換工作。
Thumbnail
職業倦怠、找不到方向,或是根本不知道未來在哪裡,覺得公司沒有給到該給的條件,如果當你陷入類似這些狀況的輪迴時,可以嘗試把履歷放到市場上試試水溫,或許面試後的結果,會改變你現在的心理狀態,也有可能找到你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但,並不是要你直接提離職、換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