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與預期不符合,該怎麼辦?

Sherri Lei-avatar-img
發佈於談生涯選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根據諸多調查顯示,甚至於有些是企業內部的離職原因調查,新人離職原因的其中一個原因,往往就是「工作跟預期不符合」,而且對於社會新鮮人的比例更是非常高!其實對於公司來說,如果遇到總是有新進員工的離職原因是寫上這一個原因的話,以筆者自己的經驗來看,我認為不管是公司人資端的招募流程、對求職者的職缺說明,甚至於用人主管如何面試求職者的流程,都是有需要做全面的檢討甚至於要負上一部分的責任的。
畢竟,企業端照理說一定要比求職者更清楚自己的工作內容,因此面試的同時,不應該只是去考驗求職者是否符合各項「職務需求條件」,人資或是用人主管還有一個很大的責任,就是有必要在面試之後,假設這個人才是我們想要錄取的人,那麼能夠將職務內容講清楚說明白,其實本來就是企業端該做的事。
只是這中間的認知落差,筆者認為也不完全是「工作內容」的問題,可能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因此當你發現工作不如預期時,也許可以先請你靜下心來好好思考:
  1. 目前實際的工作內容和原先面談時的工作說明,是否有相符?如果有部分相符,那麼不相符合的部分,你覺得是和你職務目標完全「不相關」的工作嗎?畢竟每間公司對於某些職務,它的範疇或人員編制都不盡相同,這點還是需要被理解的。
  2. 你覺得這份工作是否對你所設定的「職涯發展」是否有加分?這包含很多層面:職務位階、職務名稱、職務廣度與深度、公司內部合作對象、公司外部合作客戶,是否有接觸規劃面任務、或者是否能跟很厲害的人學習...等等。
如果第1點仍有6~7成以上的相符合程度,而且第2點是的確是有相當程度的加分,那麼也許我們可以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再多加觀察。
而多加觀察公司內部的重點可以有幾個:
  1. 回顧自己選擇這份職務的初衷和動機?(公司、薪水、職位、職務內容、主管、更多的學習成長機會?)
  2. 如果放棄這份工作,有沒有什麼感到惋惜的地方?或者不甘心的地方?(惋惜的地方會有改善的方式嗎?)
  3. 你所覺得的「與預期不同」是否有改變的機會?試著跟主管聊一聊?如果是渴望成長,但發現公司文化步調和自己不一致,是否有改變的可能?(例如可以請主管安排其他自己更感興趣的工作,或其他部門的機會,或者只是公司面臨一些調整,所以短時間無法交辦具挑戰性的任務,關於這一點也可以請教主管看喔。)
  4. 組織氛圍常常也是很多新人不太適應組織的原因之一,其實這一點不如多試著融入組織,參與部門午餐、部門聚會,如果還是覺得無法融入,也可以請教主管或詢問人資喔。
  5. 關於以上,若是已經跟主管溝通過,但仍然有疑惑,其實請教公司內部的前輩、同儕或人資(例如:員工關係部門),也是一個方式喔。
當然,我知道愈預期不符合還有很多可能性,包括:組織加班文化、請假潛規則、甚至於進到公司以後,才發現組織離職率非常高,但筆者認為這最後還是要回到自己本身去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段工作對於自己的職涯階段,是不是有「必要存在」的必要性?假設它是必要存在,對於自己未來尋找下一份工作是有顯著加分的可能性,那麼有時候學習適應,就是你當下需要做的事。
反之,若是發現很多部分都與自己預期相距甚遠,也許是該給自己其他的可能性(就是多方打聽或尋求其他工作機會),一般來說所謂的「試用期」,其實是勞雇雙方彼此試用的機會,所謂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就算要離職,善盡離職者的交接責任,並且留下好印象與保持好的人際關係,還是必要的喔!
關於Sherri Lei|CDA生涯諮詢師、催眠療癒師
  • 歡迎關注「職得豐盛學苑」粉絲專頁Instagram
  • 歡迎有生涯困擾者,預約一對一付費諮詢|請加入LINE@880khmum
  • 歡迎聯繫合作或有招募顧問服務,請寄E-mail至:sherricareerrich@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10內容數
生涯就是一個一直不停做選擇的歷程,也是我們一輩子都在學習的課題,不管是從青少年時期的生涯探索,到選擇高中/職、選校系、選方向、選職業、甚至於選擇用什麼樣的身份角色渡過這一生,都是生涯的議題。在這個專題,我會用我HR的觀點分享一些對於生涯規劃的觀點,希望能提供給你一些指引,帶領你穿越生涯困惑時的迷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ri Le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年轉職的Yes or No!! 你會擔心中年轉職的機會不再嗎? 那麼究竟我們想要轉職的動機究竟為何呢? 透過生涯諮詢,協助你看到自己生涯的角色,並且評估內在驅動力,找到自己轉與不轉的明確動機再行動吧!!
中年轉職的Yes or No!! 你會擔心中年轉職的機會不再嗎? 那麼究竟我們想要轉職的動機究竟為何呢? 透過生涯諮詢,協助你看到自己生涯的角色,並且評估內在驅動力,找到自己轉與不轉的明確動機再行動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先前曾被正在求職的朋友問到,要如何在選擇工作時,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適合你的工作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先前曾被正在求職的朋友問到,要如何在選擇工作時,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
Thumbnail
在正職工作的情況下,並不會在剛入職時就知道這份工作將在哪一天結束。 更多時候,是因為被動因素而離職,好比公司有異狀,造成資遣,或者是工作環境高壓、與主管/同事不和、難有升遷/加薪的機會等等(而這些原因往往在離職信件中都被簡化寫成「另有職涯發展的需求」)。
Thumbnail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適合你的工作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