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與不及的讚美與謙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天通訊軟體的某群組看見有一位媽媽詢問大家:「若是有人稱讚我的小孩,到底要謙虛還是接受讚美?」
好幾位媽媽不約而同加入討論,大家都說自己小時候遇到被稱讚時,父母總是謙虛或是否認別人的讚美,其實內心是有感到受傷甚至不被肯定,為何父母要因為「謙虛」這種莫名其妙的美德而否定他人呢?但看著父母臉上驕傲得意的眼神,又忍不住感到相當矛盾,直到自己當了父母之後遇到相同的問題,才發現無形中似乎也被自己童年的經驗給影響而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當幾位媽媽在討論應該要謙虛還是直接回應「謝謝」的同時,我也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我認為當孩子被他人讚美時,應該由孩子去回應(有語言表達能力),或是父母提醒孩子回應,而回應的內容就是說一聲「謝謝」表示接受即可,同時也是肯定並接受對方的善意,如此一來雙方都會覺得被認同而感到開心,若是過度謙虛表示否定的話,不僅傷了孩子的自尊也否定了他人的善意,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而我比較想強調的一點是當孩子被稱讚的時候,當父母的私底下不需要去刻意誇大,例如有些父母會把孩子有跟人打招呼這件事大力讚揚,甚至跟孩子說你這樣的行為可以讓人開心,甚至說討人喜歡的孩子會得到很多好處,這樣很容易讓小孩認為他做這件事情其實是在「討好他人」而不是單純做好本分該做的事,刻意的表揚誇大其實是會混肴孩子對事情的價值判斷,並且不自覺在做事情之前會先思考是否能得到讚美,這樣反而就本末導致了!
avatar-img
206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剛讀完一本書《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作者是李易安,也是馬特市上的作者,這本書紀錄了135趟便車,總共長達35,600公里的旅程!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關聯文章看作者本人的介紹,真的非常值得推薦!
上週接到母親的來電表示幫我們全家都點了光明燈,以往要收費的光明燈,去年開始讓民眾可以免費點燈,於是母親便貼心地幫我們把名字通通寫上,連婆婆的姓名也不遺漏。 但母親突然又話鋒一轉說:「妳今年犯太歲耶!」 什麼?!原來今年虎年輪到我犯太歲了嗎?到底今年除了虎年是本命年之外,還有哪些生肖是犯太歲呢?
今天放學回家發現女兒的書包側邊放了一包巧克力餅乾,女兒興奮地告訴我是某某同學生日送的,並且跟我商量在吃飯前想要先吃一根,保證絕對只吃一根不會吵著要繼續吃,這孩子不僅知道吃飯前吃餅乾理應不被允許,更知道巧克力不是她的年紀及身體狀況所可以嗜吃的,因此事先跟我討論溝通,試圖想要爭取一點彈性的空間。
曾經一位女性朋友A跟我說:「我總覺得我的女性好友交了男友之後都冷落我,尤其分手後又復合最令我感到生氣!」 當時我聽了這一段控訴後簡直瞠目結舌,有點不敢相信有人會吃醋吃到同性好友身上,難道好友有戀愛對象不該替她感到開心嗎?為何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損失呢?
以下影片可以稍微窺見本書的畫風,每一種動物都是帶著絕望在動物園度過每一天,因為從來沒有動物可以順利逃脫,難道牠們的一生就只能如此度過嗎? 如果人類都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那動物們為何不行呢?或許我們應該帶著孩子去仔細思考關於動物生存權的問題,而我們也可以想一下能為動物們做些什麼呢?
之所以會想推薦叢老師的書是他的寫作方式與其他心理諮商書有所不同,多數的諮商師大概都是分析個案,並且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傳遞知識,而叢老師特別不同的是會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剖析那個與常人無異的自己,並且深刻地描繪自身的感受,也坦承自己曾經尋求其他諮商師的協助,一針見血又幽默風趣的筆鋒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最近剛讀完一本書《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作者是李易安,也是馬特市上的作者,這本書紀錄了135趟便車,總共長達35,600公里的旅程!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關聯文章看作者本人的介紹,真的非常值得推薦!
上週接到母親的來電表示幫我們全家都點了光明燈,以往要收費的光明燈,去年開始讓民眾可以免費點燈,於是母親便貼心地幫我們把名字通通寫上,連婆婆的姓名也不遺漏。 但母親突然又話鋒一轉說:「妳今年犯太歲耶!」 什麼?!原來今年虎年輪到我犯太歲了嗎?到底今年除了虎年是本命年之外,還有哪些生肖是犯太歲呢?
今天放學回家發現女兒的書包側邊放了一包巧克力餅乾,女兒興奮地告訴我是某某同學生日送的,並且跟我商量在吃飯前想要先吃一根,保證絕對只吃一根不會吵著要繼續吃,這孩子不僅知道吃飯前吃餅乾理應不被允許,更知道巧克力不是她的年紀及身體狀況所可以嗜吃的,因此事先跟我討論溝通,試圖想要爭取一點彈性的空間。
曾經一位女性朋友A跟我說:「我總覺得我的女性好友交了男友之後都冷落我,尤其分手後又復合最令我感到生氣!」 當時我聽了這一段控訴後簡直瞠目結舌,有點不敢相信有人會吃醋吃到同性好友身上,難道好友有戀愛對象不該替她感到開心嗎?為何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損失呢?
以下影片可以稍微窺見本書的畫風,每一種動物都是帶著絕望在動物園度過每一天,因為從來沒有動物可以順利逃脫,難道牠們的一生就只能如此度過嗎? 如果人類都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那動物們為何不行呢?或許我們應該帶著孩子去仔細思考關於動物生存權的問題,而我們也可以想一下能為動物們做些什麼呢?
之所以會想推薦叢老師的書是他的寫作方式與其他心理諮商書有所不同,多數的諮商師大概都是分析個案,並且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傳遞知識,而叢老師特別不同的是會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剖析那個與常人無異的自己,並且深刻地描繪自身的感受,也坦承自己曾經尋求其他諮商師的協助,一針見血又幽默風趣的筆鋒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和被動交流時,有一位小朋友和我鬧了脾氣,原因是她覺得當她在為我做出貼心的舉動時,我吝嗇誇獎她乖。 我回答她:「因為我感受得到這是妳本質裡表現愛的方式,這好值得珍惜,若我因此誇獎了妳,我想我在接受這份體貼時的心態已經與那種珍惜不同了。」 她無法理解,正當我選擇緩一緩,重新組織...
Thumbnail
縱向關係就是製造上對下的區別。有些母親會稱讚幫忙做家事的小孩:「你好棒,會幫媽媽做家事呢」。這時候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已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低,因為當今天換成婆婆做相同的事情時,想必媽媽就不會說:「你好棒,會幫忙做家事呢。」因此稱讚這件事情其實帶有「操控」的意味,稱讚是能力好的人對能力較差的人做的事。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培養小孩感恩的心、需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和被動交流時,有一位小朋友和我鬧了脾氣,原因是她覺得當她在為我做出貼心的舉動時,我吝嗇誇獎她乖。 我回答她:「因為我感受得到這是妳本質裡表現愛的方式,這好值得珍惜,若我因此誇獎了妳,我想我在接受這份體貼時的心態已經與那種珍惜不同了。」 她無法理解,正當我選擇緩一緩,重新組織...
Thumbnail
縱向關係就是製造上對下的區別。有些母親會稱讚幫忙做家事的小孩:「你好棒,會幫媽媽做家事呢」。這時候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已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低,因為當今天換成婆婆做相同的事情時,想必媽媽就不會說:「你好棒,會幫忙做家事呢。」因此稱讚這件事情其實帶有「操控」的意味,稱讚是能力好的人對能力較差的人做的事。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培養小孩感恩的心、需從日常生活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