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與不及的讚美與謙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通訊軟體的某群組看見有一位媽媽詢問大家:「若是有人稱讚我的小孩,到底要謙虛還是接受讚美?」

好幾位媽媽不約而同加入討論,大家都說自己小時候遇到被稱讚時,父母總是謙虛或是否認別人的讚美,其實內心是有感到受傷甚至不被肯定,為何父母要因為「謙虛」這種莫名其妙的美德而否定他人呢?但看著父母臉上驕傲得意的眼神,又忍不住感到相當矛盾,直到自己當了父母之後遇到相同的問題,才發現無形中似乎也被自己童年的經驗給影響而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當幾位媽媽在討論應該要謙虛還是直接回應「謝謝」的同時,我也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我認為當孩子被他人讚美時,應該由孩子去回應(有語言表達能力),或是父母提醒孩子回應,而回應的內容就是說一聲「謝謝」表示接受即可,同時也是肯定並接受對方的善意,如此一來雙方都會覺得被認同而感到開心,若是過度謙虛表示否定的話,不僅傷了孩子的自尊也否定了他人的善意,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而我比較想強調的一點是當孩子被稱讚的時候,當父母的私底下不需要去刻意誇大,例如有些父母會把孩子有跟人打招呼這件事大力讚揚,甚至跟孩子說你這樣的行為可以讓人開心,甚至說討人喜歡的孩子會得到很多好處,這樣很容易讓小孩認為他做這件事情其實是在「討好他人」而不是單純做好本分該做的事,刻意的表揚誇大其實是會混肴孩子對事情的價值判斷,並且不自覺在做事情之前會先思考是否能得到讚美,這樣反而就本末導致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時都是教育的機會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1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或許你們會從我過往的文章及思維揣測答案是擁有良好的思考能力並且懂得打好親子關係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父母。 其實這個答案頂多稱得上是正確教養的原則,但尚且稱不上會令人感到「尊敬」的程度。 那到底要如何才會使人感到尊敬呢?其實答案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只要做到「坦率」即可。
Thumbnail
或許你們會從我過往的文章及思維揣測答案是擁有良好的思考能力並且懂得打好親子關係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父母。 其實這個答案頂多稱得上是正確教養的原則,但尚且稱不上會令人感到「尊敬」的程度。 那到底要如何才會使人感到尊敬呢?其實答案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只要做到「坦率」即可。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華人社會習慣批評,卻對於讚美很不習慣,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很快就指出對方的過失或錯誤,卻將對方的好表現或者對對方的佩服放在心裡。但是實際上是讚美比批評更能鼓勵人向上,尤其在我們年紀小的時候! 所以本文跟大家分享找亮點,就談兩個重點:讚美和看見。 捫心自問:你喜歡被讚美嗎?答案是肯定的,真誠的讚
Thumbnail
華人社會習慣批評,卻對於讚美很不習慣,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很快就指出對方的過失或錯誤,卻將對方的好表現或者對對方的佩服放在心裡。但是實際上是讚美比批評更能鼓勵人向上,尤其在我們年紀小的時候! 所以本文跟大家分享找亮點,就談兩個重點:讚美和看見。 捫心自問:你喜歡被讚美嗎?答案是肯定的,真誠的讚
Thumbnail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Thumbnail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Thumbnail
孩子出生後,你發現對父母的認知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尤其是當你禁疑惑,他們真的是你所熟悉的父母嗎?他們面對孫兒時一臉詳和的表情聽到父母不斷盛讚孫兒時,不禁疑惑他們真的是你所熟悉的父母嗎?他們面對孫兒時一臉親切和譪,以及有求必應的態度,在在挑戰著你的兒時記憶,當年不斷批評你、否定你、責罵你的父母,從甚麼時
Thumbnail
孩子出生後,你發現對父母的認知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尤其是當你禁疑惑,他們真的是你所熟悉的父母嗎?他們面對孫兒時一臉詳和的表情聽到父母不斷盛讚孫兒時,不禁疑惑他們真的是你所熟悉的父母嗎?他們面對孫兒時一臉親切和譪,以及有求必應的態度,在在挑戰著你的兒時記憶,當年不斷批評你、否定你、責罵你的父母,從甚麼時
Thumbnail
前幾天通訊軟體的某群組看見有一位媽媽詢問大家:「若是有人稱讚我的小孩,到底要謙虛還是接受讚美?」
Thumbnail
前幾天通訊軟體的某群組看見有一位媽媽詢問大家:「若是有人稱讚我的小孩,到底要謙虛還是接受讚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