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選閱讀#025】墨菲定律:拓展認知心理、改變思維方法,讓事情往期望的方向發展

【書選閱讀#025】墨菲定律:拓展認知心理、改變思維方法,讓事情往期望的方向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早收到幸福文化的《墨菲定律》這本書。

泡了杯咖啡,愉快地閱讀完內容。書中談論了超過六十則心理學原理,相較於原版少了十四則,可能是基於篇幅的考量,也或許是那些原理從字面上就能理解,無須花費幾頁的篇幅來介紹。

比方說,相悅定律,告訴我們喜歡是一個互逆的過程;通常我們喜歡的人,是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很好理解吧!

...

西方管理學三大定律: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墨菲定律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以「墨菲定律」作為書名呢?這是因為墨菲定律,與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並稱為西方管理學三大定律。

其中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定律有密切的關聯,兩者所要表達的都是組織和企業隨著發展總會不斷的臃腫膨脹,每個職位最後總是由無法勝任的員工所擔任。

彼得原理,指出員工有不斷向上爬的欲望,從而導致最終每個職位都是由無法勝任的員工所擔任;而帕金森定律則是延續這現象拓展,指出當管理者覺得無法勝任自己的職位時,會傾向於招聘能力比自己低的人。長期下來,組織和機構會越來越膨脹,效率越來越低下。

有關於彼得原理的著作不少,提出彼得原理的勞倫斯.彼得自己也有《彼得原理》這本經典著作;因此以《墨菲定律》做為書名是可以理解的。

而墨菲定律,多數人的理解就是「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這個概念,因為只要有人參與,就不可能確保每一個環節都不會出錯。在統計上,我們會說沒有任何一件事的機率是百分之百的,必然存在著隨機誤差,或者稱之為不確定性。而墨菲定律又可以衍生出四個概念:

  1. 任何事情都不會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2. 所有任務的完成時間都會比你預期的來得長。
  3. 任何事情如果有出錯的可能,那麼就會有極大的機率出錯。
  4. 如果你預感可能會出錯,那麼它就必然會出錯。

所以我們只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

墨菲定律的啟示,在於提醒我們要確認各種出錯的可能性,魔鬼藏在細節裡;既然錯誤必然會發生,那麼我們該做的就是最好的準備,來降低錯誤發生的機會與影響,保持及時做出應對的彈性。

...

如何使用這本書呢?逐一理解、發揮綜效

好了,那麼該如何讀、或者說「使用」這本書呢?

我想你可以逐一的閱讀每一則原理,然後試著理解這些原理會如何發生與影響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上?

我的意思是,這些原理或定律從來不是「單獨」發生的,而是會產生綜效的。理解它們可以避免我們做出後悔的決定;反過來說,也能讓事情朝向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比方說,書中最核心的一則定理,是庫里肖夫效應;說明我們眼中的世界,其實就是內心的世界。人都是「有限理性」的,所以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與偏誤,進而產生出其他心理學效應的作用。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更好地理解書中其他的原理和定律了。我自己也會將這些原理結合腦科學的概念,運用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上。

舉例來說,在簡報或提案時,最關鍵的就是開場、關鍵亮點與結尾了。為什麼?這與「峰終定律」和「蔡加尼克效應」有關。

峰終定律,是指人在一個體驗過程中的最終感受,取決於過程中峰點與終點的感受。套用在簡報或提案上,內容聽不到重點、結尾時草率結束,即使過程再精彩,最終受眾還是會抱持著不好的觀感。

蔡加尼克效應,是指我們對於做到一半的事情更會念念不忘,想要持續下去的意願會更強烈。好比說許多人會什麼會追劇追不停呢?這是因為運用了蔡加尼克效應,在劇情正精彩的時候就結束或插播廣告,讓你不由自主地想知道接下來的劇情而持續看下去。

套用在簡報或提案上,就是在開場時就說明簡報的目的、關聯與效益,提高對方聽下去的意願,讓對方更專注在接下來的簡報或提案內容上。

甚至在提案的過程中,還可以運用到「定錨效應」提出三個可行方案的做法;諸如此類,書中還有很多原理可以運用在影響對方決策上。

這是一個簡單的運用例子。

...

理解與善用情緒的力量,讓事情往期望的方向發展

我想你可以找到更多善用的方式。

情緒的影響力,比你我想像的更大,甚至可以影響商業模式的運作,影響著我們的關係、行為與消費習慣,也推動著金融經濟的運作與發展,在《情緒經濟時代》這本書中也提到不少。(延伸閱讀:情緒經濟時代,如何創造情緒價值、打造卓越的商業模式?

想要妥善運用情緒的力量,避免做出邏輯偏誤的決策或是讓事情進展的更順利,那麼我想了解這些經典的心理學原理或管理學定律肯定是能讓你事半功倍的。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896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們從小到大,都以標準化思維在看待成功,連對熱忱、使命、堅持與成就等基本概念的理解,都完全是戴著有色眼鏡在看。我想追尋自我成功最難的一部份,不是採取新思維,而是放棄舊思維。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你相信簡單的小習慣,就能引發巨大的改變嗎?許多人認為,培養習慣應該一步到位,養成最好的那個習慣並堅持下去;更多人相信,只要人們能認清事實,他們就會做出改變。所以,我們只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進而改變對方的行為。事實上,這是對習慣養成與行為改變的一種誤解。
這本書在說什麼?關於一頁報告的三個重點:核心摘要方法、架構鋪陳技巧與文字寫作原則。除此之外,我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讓你掌握書中重點的全貌。
解決問題,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只是影響生活與工作效率的一項能力,就像邏輯思考、口語表達一樣,擁有水準以上的能力,可以讓工作變得更輕鬆;但對於策略顧問來說,這是一種專業。如果要用一句話,說明為什麼閱讀這本書?我想會是:學習策略顧問如何做好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的本事。
如果你也自認為簡報能力不錯,很會作簡報(presentation),但總是得不到肯定或好的結果。或許問題出在簡報(Present)沒做好,其中有三個關鍵,不容易被注意到卻又深深影響著簡報成敗。
人在感覺疲倦、累了,往往休息或睡一會兒,就能恢復精力。但有時候這麼做非但沒效,反而覺得昏昏沉沉,更不想做事了,得花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再次進入工作狀態。​總之,方法很多,但是不一定每次都管用。​搞清楚了造成疲倦問題的原因,才能更有效的運用手邊的對策來解決問題。
我們從小到大,都以標準化思維在看待成功,連對熱忱、使命、堅持與成就等基本概念的理解,都完全是戴著有色眼鏡在看。我想追尋自我成功最難的一部份,不是採取新思維,而是放棄舊思維。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你相信簡單的小習慣,就能引發巨大的改變嗎?許多人認為,培養習慣應該一步到位,養成最好的那個習慣並堅持下去;更多人相信,只要人們能認清事實,他們就會做出改變。所以,我們只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進而改變對方的行為。事實上,這是對習慣養成與行為改變的一種誤解。
這本書在說什麼?關於一頁報告的三個重點:核心摘要方法、架構鋪陳技巧與文字寫作原則。除此之外,我也整理了一張全息圖讓你掌握書中重點的全貌。
解決問題,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只是影響生活與工作效率的一項能力,就像邏輯思考、口語表達一樣,擁有水準以上的能力,可以讓工作變得更輕鬆;但對於策略顧問來說,這是一種專業。如果要用一句話,說明為什麼閱讀這本書?我想會是:學習策略顧問如何做好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的本事。
如果你也自認為簡報能力不錯,很會作簡報(presentation),但總是得不到肯定或好的結果。或許問題出在簡報(Present)沒做好,其中有三個關鍵,不容易被注意到卻又深深影響著簡報成敗。
人在感覺疲倦、累了,往往休息或睡一會兒,就能恢復精力。但有時候這麼做非但沒效,反而覺得昏昏沉沉,更不想做事了,得花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再次進入工作狀態。​總之,方法很多,但是不一定每次都管用。​搞清楚了造成疲倦問題的原因,才能更有效的運用手邊的對策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