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古羅馬飲食時光機(上)-餐廚擺設與飲食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吃一場古羅馬上流社會的飯局,我們不能正襟危坐,躺著吃才是正途!

raw-image

之前示範過兩個食譜之後(炸羊奶,雞肉丸),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好奇古羅馬廚房到底有些什麼食材,如果我們想要煮一餐道地的古羅馬料理,我需要有什麼樣的調味料呢?古羅馬人的的飲食習慣,貧窮與富有的生活差異,又是如何呢?這一次我們整合成上、下集一起來看看。

上集:如果身在古羅馬,貧窮與富有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雖可想像天差地別,但實際上又是甚麼情形呢?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錢人家的餐桌沙發以"ㄇ"字型排列,開口方為奴隸端上食物的出入口,每張沙發都從前到後傾斜,一張沙發可以做三個人,隨興慵懶,一個餐廳有三張沙發,因此稱為triclinium,通常宴會以九人為上限,萬一人數超出(比如多帶個小孩),還是可以安排,這種不速之客被稱為umbrae,但並不常見,宴客時,小朋友要坐好坐正,女主人不可以斜靠或躺著吃,並且通常在沙發座位邊緣。

以下詳細內文為付費內容:

  1. 古羅馬人的廚房樣貌
  2. 廚房常見的煮飯器具
  3. 古羅馬人用餐時段與餐具
  4. 用餐環境

您好,食物典的文章都是CC BY-NC,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邀稿,如有合作需求,歡迎至email: hsinlun2018@gmail.com,也歡迎到食物典臉書逛逛,謝謝。

付費閱讀有兩種方式:

  1. 單次付費 249 元,可以無限次閱讀食物典所有文章。
  2. 付費文章的設定與方格子 Premium 同步,選擇訂閱 Premium 亦可同步解鎖閱讀食物典付費文章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食物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nthia的沙龍
189會員
89內容數
地球繞了一圈後,發現無論文化和語言怎麼轉變,食物永遠是最好的話題,破冰的好工具,於是決定,就在這裡分享餐桌知識吧~
Cynth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04
試煮前,我原以為舊時代的食材都會以食物的原型為主,應該很好準備,但事實不盡如此,古羅馬人對調味的重視與複雜度,遠超過我的想像,所以我只能依照所能取得的,以及我認為現在可以食用的,盡力一試,以下為幾個不可不知的調味料介紹
Thumbnail
2022/03/04
試煮前,我原以為舊時代的食材都會以食物的原型為主,應該很好準備,但事實不盡如此,古羅馬人對調味的重視與複雜度,遠超過我的想像,所以我只能依照所能取得的,以及我認為現在可以食用的,盡力一試,以下為幾個不可不知的調味料介紹
Thumbnail
2022/02/06
除夕夜那天,我開心收到兩本中古世紀食譜書,趕緊先開箱了Sally Grainger寫的古羅馬烹飪盛典-Apicius(極簡版),因為有時候這本聖典也會出現在食物典的故事當中,所以我特別期待,前言介紹了古羅馬時期有名的美食家,也讓我好奇追查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2022/02/06
除夕夜那天,我開心收到兩本中古世紀食譜書,趕緊先開箱了Sally Grainger寫的古羅馬烹飪盛典-Apicius(極簡版),因為有時候這本聖典也會出現在食物典的故事當中,所以我特別期待,前言介紹了古羅馬時期有名的美食家,也讓我好奇追查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2022/01/21
好想告訴當時的食神,當時如果找不到中國廚藝學院(少林寺),乾脆來歐洲的修道院走走吧~
Thumbnail
2022/01/21
好想告訴當時的食神,當時如果找不到中國廚藝學院(少林寺),乾脆來歐洲的修道院走走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料理應該是件令人開心放鬆的事。做得開心,吃得開心,幸福也不過就是日常每一個開心的片刻串連起來而已。那麼讓我們開始隨便做料理吧!
Thumbnail
料理應該是件令人開心放鬆的事。做得開心,吃得開心,幸福也不過就是日常每一個開心的片刻串連起來而已。那麼讓我們開始隨便做料理吧!
Thumbnail
炎熱的天氣,來碗沙拉吧。 沙拉是古羅馬時代就有的食物, 當時人們只有用鹽巴醃製蔬菜, 所以沙拉的起源為拉丁語的 herba salata, 沙拉一詞源於“sal”一詞,在拉丁語中意為“鹽”, 以前的沙拉醬並沒有現代這麼多變化, 只有鹽和油兩種調味而已。 回頭看看現在的我們, 反而是沙拉醬加了太多,
Thumbnail
炎熱的天氣,來碗沙拉吧。 沙拉是古羅馬時代就有的食物, 當時人們只有用鹽巴醃製蔬菜, 所以沙拉的起源為拉丁語的 herba salata, 沙拉一詞源於“sal”一詞,在拉丁語中意為“鹽”, 以前的沙拉醬並沒有現代這麼多變化, 只有鹽和油兩種調味而已。 回頭看看現在的我們, 反而是沙拉醬加了太多,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餐桌上最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餐具」的進化史。 與花招百出的鍋碗瓢盆杯碗皿比起來,餐具的種類似乎顯得單調且無趣,要說真有什麼特別的,大概也就是用兩支筷子劃分出的東西飲食文化而已。 但正是因為人們重視餐具的實用性大於花俏搶眼的外表,才有了這篇歷史故事能與大家分享餐具豐富有趣的進化過程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餐桌上最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餐具」的進化史。 與花招百出的鍋碗瓢盆杯碗皿比起來,餐具的種類似乎顯得單調且無趣,要說真有什麼特別的,大概也就是用兩支筷子劃分出的東西飲食文化而已。 但正是因為人們重視餐具的實用性大於花俏搶眼的外表,才有了這篇歷史故事能與大家分享餐具豐富有趣的進化過程
Thumbnail
試煮前,我原以為舊時代的食材都會以食物的原型為主,應該很好準備,但事實不盡如此,古羅馬人對調味的重視與複雜度,遠超過我的想像,所以我只能依照所能取得的,以及我認為現在可以食用的,盡力一試,以下為幾個不可不知的調味料介紹
Thumbnail
試煮前,我原以為舊時代的食材都會以食物的原型為主,應該很好準備,但事實不盡如此,古羅馬人對調味的重視與複雜度,遠超過我的想像,所以我只能依照所能取得的,以及我認為現在可以食用的,盡力一試,以下為幾個不可不知的調味料介紹
Thumbnail
在臉書上示範過兩個食譜之後,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好奇古羅馬的飲食習慣,貧窮與富有的生活差異,廚房到底有些什麼食材,如果我們想要煮一餐道地的古羅馬料理,我需要有什麼樣的調味料呢?古羅馬人的一天又是怎麼煮飯的呢?這一次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在臉書上示範過兩個食譜之後,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好奇古羅馬的飲食習慣,貧窮與富有的生活差異,廚房到底有些什麼食材,如果我們想要煮一餐道地的古羅馬料理,我需要有什麼樣的調味料呢?古羅馬人的一天又是怎麼煮飯的呢?這一次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除夕夜那天,我開心收到兩本中古世紀食譜書,趕緊先開箱了Sally Grainger寫的古羅馬烹飪盛典-Apicius(極簡版),因為有時候這本聖典也會出現在食物典的故事當中,所以我特別期待,前言介紹了古羅馬時期有名的美食家,也讓我好奇追查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除夕夜那天,我開心收到兩本中古世紀食譜書,趕緊先開箱了Sally Grainger寫的古羅馬烹飪盛典-Apicius(極簡版),因為有時候這本聖典也會出現在食物典的故事當中,所以我特別期待,前言介紹了古羅馬時期有名的美食家,也讓我好奇追查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第二篇文化觀察來囉!背景一樣是發生在法國西南部,我擔任營隊工作人員的故事。 ㄧ樣是吃東西觀察心得,覺得從飲食的文化上,可以發現好多有趣的事物喔!
Thumbnail
第二篇文化觀察來囉!背景一樣是發生在法國西南部,我擔任營隊工作人員的故事。 ㄧ樣是吃東西觀察心得,覺得從飲食的文化上,可以發現好多有趣的事物喔!
Thumbnail
法國餐桌禮儀好多好煩好討厭?餐桌上的文化禮儀都有其歷史脈絡的,知道了這些由來,就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這些傳統。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酒杯上留有口紅印,是性感?還是不禮貌?
Thumbnail
法國餐桌禮儀好多好煩好討厭?餐桌上的文化禮儀都有其歷史脈絡的,知道了這些由來,就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這些傳統。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酒杯上留有口紅印,是性感?還是不禮貌?
Thumbnail
法國的餐桌上,鹽罐和胡椒罐是不可少的元素。胡椒罐很容易理解,有些人喜歡胡椒而有些人不喜歡,是餐桌上隨意的選擇。那鹽呢?難道法國人做菜時不放鹽,等菜上桌了才各自加鹽?餐桌上會出現鹽罐與胡椒罐的故事說來話長,我們要先從鹽的歷史開始說起。
Thumbnail
法國的餐桌上,鹽罐和胡椒罐是不可少的元素。胡椒罐很容易理解,有些人喜歡胡椒而有些人不喜歡,是餐桌上隨意的選擇。那鹽呢?難道法國人做菜時不放鹽,等菜上桌了才各自加鹽?餐桌上會出現鹽罐與胡椒罐的故事說來話長,我們要先從鹽的歷史開始說起。
Thumbnail
民以食為天,滿地米其林星星的西班牙,無疑是歐洲的美食樂園之一,今日的西班牙,是全球米其林星數最高國名單上的第五名。 但是西班牙人的日常飲食為何呢? 可能和你想得不太一樣喔~
Thumbnail
民以食為天,滿地米其林星星的西班牙,無疑是歐洲的美食樂園之一,今日的西班牙,是全球米其林星數最高國名單上的第五名。 但是西班牙人的日常飲食為何呢? 可能和你想得不太一樣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