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失能失智 第2計 「重」變為營

2022/02/1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摘要
BMI就是身體質量指數,與身高、體重有關。身高變化不大,而體重之變化如沒有適當加以控制,對於個體身體健康狀態之影響甚鉅,不可不慎。
keyword:體重、心臟併發症糖尿病慢性病、除脂肪體重、失智
BMI 值計算公式 BMI 值計算公式: BMI = 體重 (公斤)/身高平方 (平方公尺)
BMI 偏高或偏低的民眾,都不比 BMI 介於 22至25 之間的民眾來的長壽,也較容易得到疾病。
資料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官網
根據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過高的 BMI 將使某些特定疾病的風險大幅提高。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關節炎、不孕症等。
BMI愈高,罹患疾病的機率愈高,BMI與健康息息相關,BMI只要超過24,與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開始增加。因此,維持理想體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肥胖的成因
體重的上升或下降是一件科學的事,當每日攝取進來的食物所提供的熱量超過一天身體消耗所需的能量,過多的熱量會即會轉換成脂肪儲存,這樣每天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之後,脂肪就會屯積在身上,使得體重上升,造成肥胖。這個能量多出來的狀況稱為「熱量正平衡」,當人體處於「熱量正平衡」的時,多出來的熱量會變成脂肪留在體內,所以只有「熱量正平衡」會讓人堆積脂肪、造成肥胖。
肥胖影響的不只是外觀,對身體健康更是有極大的影響。
第一,肥胖者相對於體重正常者有3倍以上的機會導致糖尿病、血脂異常、脂肪肝、高血壓、呼吸困難、睡眠呼吸中止。
第二,有2-3倍的機會會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心肌梗塞、狹心症)、高尿酸血症、痛風、腦中風、退化性關節炎、下肢水腫、逆流性食道炎。
第三,有1-2倍的危險會發生乳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直腸癌、女性荷爾蒙異常、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孕症、男性女乳症、下背痛、應力性尿失禁。
國人十大死因中與肥胖相關者就高達六項(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肺病),因此肥胖對健康影響之大,切不可漠視。
體脂肪量越重,慢性病比例越高
日本專家醫師則提出了「除脂肪體重」(又稱淨體重)的重要性。除脂肪體重指的是總體重減去脂肪組織重量後,得出的體重。剩下的重量,即包括肌肉、骨骼與內臟。
根據日本衛教文章,即使高齡者乍看之下體重不會產生變化,然而這是因為脂肪組織變多,除脂肪體重減少的關係。而肌肉量在40歲後每年逐漸降低0.5%,65歲以後減少的速度更會加速,到了80歲可能已經失去了30~40%的肌肉,若再加上營養不良,除脂肪體重便會大幅度減少,造成對感染抵抗力降低、日常生活產生障礙等狀況。
醫師專家指出,除脂肪體重與死亡率的關聯呈現U字形,不論過低還是過高,死亡率都會變高。一般來說,體脂肪量越少,就較不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然而若除脂肪體重太低,本應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反而會變高。
不過,過瘦會導致營養不良,而罹患癌症與此有關。因持續地瘦導致營養狀況不良、免疫力降低,癌細胞持續增加,就有罹患癌症的可能;而肺部疾病死亡率,也是除脂肪體重越少的民眾越高,除脂肪體重越多的民眾較低,這也是因為營養狀態差而免疫力降低,導致提高罹患肺炎等感染症狀的風險。
男性與女性健康的體脂率
醫師建議,不應為了社會審美而過度減重,成年男性健康的體脂率為17-23%;而成年女性的健康體脂率則是20-27%。
營養師建議,若是有過瘦困擾的民眾想健康增重,除了應攝取大於自己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 300至500 大卡熱量之外,還有三個重點:01、吃高密度營養的食物:以體積小、但有足夠營養素的食物為佳;02、有效的運動,能增加食慾,並提升肌肉吸收養分的能力;03、吃推薦高密度營養素的好點心:增加熱量是增加體重的第一步。例如,早起運動前、下午茶、運動後、晚餐後等時間吃點心,下午茶可食用芝麻牛奶、堅果豆漿、酪梨優格,運動後可食用三角飯糰加豆漿、茶葉蛋加牛奶,晚餐後可吃香蕉加堅果等。
懷孕期間增加10-14公斤,可參考BMI,維持合適的體重
孕期的體重控制很重要,過輕或過重對於媽媽或者胎兒的健康都會有影響,根據美國婦產科協會的建議,可依據懷孕前的BMI高低,來區分整個孕期能增加的體重。
如果,孕婦BMI小於18.5,建議增加總重量12.5至18公斤,每周增加重量為0.5至0.6公斤;而孕婦BMI值為18.5至24.9,建議增加總重量11.5至16公斤,每周增加重量為0.4至0.5公斤;還有,孕婦BMI值為25至29.9,建議增加總重量7至11.5公斤,每周增加重量為0.2至0.3公斤;最後,孕婦BMI大於30,建議增加總重量5至9公斤,每周增加重量為0.2至0.3公斤。
懷孕期間可多補充蛋白質、鐵質及維生素D,蛋白質可以提供穩定的熱量和飽足感,減少過多的熱量攝取;而在台灣有超過3分之1的媽媽在懷孕後期會貧血,所以鐵質的補充格外重要;缺乏維生素D也很常見,除了多出去曬曬太陽,也可以適時補充維生素D的營養品。
BMI這樣算太瘦,失智風險高3成
不少民眾為了美觀以及纖細的腰身而持續減重,然而若沒有三高及生活習慣病,也沒有過胖、肥胖的問題,若一味地瘦身,反而有可能對身體帶來反效果,不僅死亡率較高,還有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研究發現:體重太輕將增加失智風險!BMI不到20失智症風險將高達34%。
體重過輕除了影響免疫力,並讓日常行動產生不便之外,對腦部認知機能也大有影響。日本山梨大學所做的研究指出,以 65歲以上民眾為實驗對象,平均追蹤 5.8 年。結果發現,以正常體重(BMI18.5至25)當作對照組, BMI 不到 18.5 的輕體重民眾,男性失智風險增加 1.04倍,女性增加1.72倍。
此外,低體重且有高脂血症的男性,和體重正常沒有高脂血症的人相比,失智風險增加4.15倍;而過瘦而有高脂血症的女性,失智風險則較正常體重的健康族群增3.79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Jeadre
    Jeadre
    博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