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關鍵核心,在於了解自己的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解決問題的關鍵核心,在於了解自己的目的

「如同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大綱,才能將多項問題同時解決。」

有讀者回文:
「忘記哪看到的一句:事情分為困難跟簡單的, 你處理完簡單的, 遲早得面對困難的,我們不是說"先處理簡單"這件事的效率不好,多數人的困境在"習慣"先處理簡單, 然後開始放置困難,但輕重緩急上, 卻通常都是困難的比重大。」

我猜測這位讀者要表達的是,很多人都只想做簡單的事情,卻對困難的事情拖延。

比如你的減肥計畫是減少糖份及碳水化合物攝取,並且一個禮拜去三次健身房。

雖然你有一個禮拜去三次健身房,但你仍沒有減少糖份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因為你覺得很困難,甚至覺得你已經有做一半了,心理上會覺得減肥效率沒有到 100 分,至少還會有 50 分。

但現實結果總是狠狠給你一巴掌,不只沒瘦下來反而越練越胖,因為飲食沒有節制,甚至練太累,想要用吃來好好犒賞自己,導致體重不減反增。

而這應該就是讀者想表達的,習慣先把簡單的做好,結果讓最重要的那件事情拖延沒做,反而徒勞無功。

對我來說,這個「只做簡單不做困難」的狀況,也屬於過程。

很多人行動之前,會先去分析什麼才是核心的行為,比如用剛剛減肥來說,他可以不斷找資料研究減肥領域,最後發現正確飲食才是關鍵行為,接著開始行動,甚至連運動都不用去。

但有的人的行為模式是,若他沒有開始行動是不會想找資料來看,因為他的時間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就像我健身一年多,我有稍微看的健身知識只有深蹲,其他健身知識都是邊做邊調整,有問題才到網路上看個資訊,或是問我的健身教練。

每個人對於自己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法有不同習慣,你可能會認為先想好再做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嗎? 代表你往後做的事情都是有效回饋的。

沒錯,不論任何領域都可以先從知識開始學習,了解整個脈絡後才決定自己該從什麼部分下手,只不過用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的人需要小心一個陷阱。

當你書讀得越多,你越是會不敢開始行動,因為知識給你的教條使你綁住不敢放開來做。

當你學騎腳踏車之前就先研讀十本關於學習騎腳踏車的書,你會被各種學習法給絆住,無法交給大腦自然的學習,導致你大腦太過刻意按照書裡的方法,反而讓肢體僵硬不自然的騎腳踏車,更難學會騎車。

就像邯鄲學步的故事,為了學習好看的走路姿勢,結果連原本走路怎麼走都忘記了。

你要接受「不確定性」,你的大腦才能夠有足夠彈性在未來未知的狀況上千變萬化,當你認為看了各種資訊內化為知識後能夠決定出最正確道路,那你就縮限了自己未來的變化性。

人類所有的理論,都來自於實際體驗或實驗之後所歸納出的方法,飲食、健身都一樣。

所以不論你先歸納資訊後才要開始,或是先行動之後才來找問題,都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只要你願意做好一件事,都會漸漸地達到目的。

而這件事情就是「有量化的反饋並且作調整」。

你若缺乏這件事情,不論你的理論再正確,或是行動力有多強,沒有量化反饋,你不會知道現在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真正達到效果。

如同你幫對方按摩,若對方完全沒有給你回饋,比如說位置不正確,或是力道大小,你永遠不曉得自己到底有沒有真的幫對方做到按摩放鬆。

若是減肥,從你一個禮拜或一個月的行為模式來檢驗,體重數字到底有沒有減輕,就是最直接的量化檢測方式,你會認為單純體重減少不一定健康,那你可以持續半年體重若有持續降低,也可以去檢測心血管數值,若都有降低沒有惡化,這樣是不是又離健康減重更靠近了呢?

若是賺錢,可以從月收入去衡量自己有沒有進步,若是做自媒體,在賺錢之前能不能用人氣、訂閱人數來衡量自己有沒有持續成長呢?

那麼,有些事情無法量化要怎麼辦? 比如美術技巧、歌唱技術、溝通能力、影響力等等呢?

我個人會認為,技術的高低是相對的,比如厲害的武士會有孤獨求敗的境界,但他不會因為自己練到一定程度就有這個境界,反而是藉由與別人競技來判斷自己的技術是否提升。

溝通、影響力的能力背後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呢?

獲得一件案子的合作,還是為了獲得公司的業務獎金? 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

若是把妹技巧的增強,你可以設定怎樣才算是變強?

一個月把到妹的數量變多? 還是自己感覺上把妹的質量變高? 還是可以出更少招就把到妹子才算變強?

這是自由心證的階段,當你目標的後面沒有任何目的,任何的回饋條件隨你設定都沒關係。

要是你想要增加自己身邊妹子的品質,那你就可以去決定怎樣才是你認為的好品質,有哪些特徵,接著每個月覆盤自己過去交手過的妹子是否有增加那些好品質的特徵。

結論

1、要更靠近目標,就要檢視回饋並願意做調整。

2、當你找出一個問題,就會有更多問題,當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冒出更多問題要你解決。

3、了解自己達成此目標的背後目的是什麼,你才懂得要以什麼回饋為依據。

個人網站: 超越困境詢問私人問題並訂閱我: 填寫表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男人成長駭客的沙龍
133會員
323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2025/02/17
讀者留言:「一開始女生對我講話還很禮貌又會注意我的情緒,但認識半年後漸漸開始對我兇兇的、不耐煩、時常拒絕我,看到我就會變得很煩躁有點躁鬱症。」   我先假設這位女生真的沒有躁鬱症的相關症狀。   交女友前,不要透漏太多自己身家,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吸引女人。   我用手機比喻。   小米
2025/02/17
讀者留言:「一開始女生對我講話還很禮貌又會注意我的情緒,但認識半年後漸漸開始對我兇兇的、不耐煩、時常拒絕我,看到我就會變得很煩躁有點躁鬱症。」   我先假設這位女生真的沒有躁鬱症的相關症狀。   交女友前,不要透漏太多自己身家,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吸引女人。   我用手機比喻。   小米
2025/02/02
人生職涯,要先追尋賺錢,才能夠遇見自己的熱情。 ​ ​ ▶熱情需藉由工作技能照射出來 ​ 許多追尋熱情的人,最後因為熱情把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送掉。 ​ 不是因為熱情有毒,而是沒技能支撐的熱情是毒藥。 ​ 好比社會新鮮人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開手搖飲,甚至還不加盟,打算自己做。 ​
2025/02/02
人生職涯,要先追尋賺錢,才能夠遇見自己的熱情。 ​ ​ ▶熱情需藉由工作技能照射出來 ​ 許多追尋熱情的人,最後因為熱情把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送掉。 ​ 不是因為熱情有毒,而是沒技能支撐的熱情是毒藥。 ​ 好比社會新鮮人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開手搖飲,甚至還不加盟,打算自己做。 ​
2024/11/02
讀者迴響 40 | 怎麼知道女人不愛自己了? ​ 讀者來信:「女生會想親親抱抱但會排斥性愛是不是代表不愛了,撇除心理或身體狀況」 ​ 一次還好,連續好幾次都是這樣,那很大機率就是你沒吸引力了。 ​ 但這種行為模式,不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 絕對值,就是你第一次遇到女生逛街不牽你的
Thumbnail
2024/11/02
讀者迴響 40 | 怎麼知道女人不愛自己了? ​ 讀者來信:「女生會想親親抱抱但會排斥性愛是不是代表不愛了,撇除心理或身體狀況」 ​ 一次還好,連續好幾次都是這樣,那很大機率就是你沒吸引力了。 ​ 但這種行為模式,不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 絕對值,就是你第一次遇到女生逛街不牽你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Thumbnail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Thumbnail
踏上改變的旅程,要的不僅只是決心和毅力,更需要正確的方法。先找出目標背後的動機,才能夠堅持不懈。將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並且要符合自身能力範圍,才不容易中途放棄。最後利用圖像將目標具象化,增加自信心和希望感。別忘了!在這一路上,多給自己一些肯定和鼓勵,口頭稱讚是免錢的好方法。祝福你,有朝一日,達
Thumbnail
踏上改變的旅程,要的不僅只是決心和毅力,更需要正確的方法。先找出目標背後的動機,才能夠堅持不懈。將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並且要符合自身能力範圍,才不容易中途放棄。最後利用圖像將目標具象化,增加自信心和希望感。別忘了!在這一路上,多給自己一些肯定和鼓勵,口頭稱讚是免錢的好方法。祝福你,有朝一日,達
Thumbnail
什麼是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有人說問題就是麻煩,也有人說問題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討厭的東西。《有解: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這本書當中作者重新定義了「問題」這個概念,而人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因為「對現狀不滿意」
Thumbnail
什麼是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有人說問題就是麻煩,也有人說問題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討厭的東西。《有解: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這本書當中作者重新定義了「問題」這個概念,而人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因為「對現狀不滿意」
Thumbnail
不需要扛責任的人本來就不用目標,只要遵照任務指示去操作就好。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想要解決「沒目標」的問題,就像已經有錢的人在煩惱有錢怎麼辦? 沒目標很棒啊,誰說一定要有目標? 但你沒目標同時又覺得沒目標是問題,在你心中或許有個矛盾,也就是沒目標很好,但我好像其實是有事情要去解決的。 你或許真的沒有責任
Thumbnail
不需要扛責任的人本來就不用目標,只要遵照任務指示去操作就好。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想要解決「沒目標」的問題,就像已經有錢的人在煩惱有錢怎麼辦? 沒目標很棒啊,誰說一定要有目標? 但你沒目標同時又覺得沒目標是問題,在你心中或許有個矛盾,也就是沒目標很好,但我好像其實是有事情要去解決的。 你或許真的沒有責任
Thumbnail
有些人在面對質疑時,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一句滿常聽到的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白話,好像很好理解。但我想聊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有些人在面對質疑時,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一句滿常聽到的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白話,好像很好理解。但我想聊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如同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大綱,才能將多項問題同時解決。」
Thumbnail
「如同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大綱,才能將多項問題同時解決。」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我們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想要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不是像健身運動一樣,每天投入固定的時間練習,一段時間就能看見成效;而是要將問題意識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危機意識一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不妨從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變開始,當這些該變成為習慣之後,就會帶來面對問題時的大影響。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我們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想要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不是像健身運動一樣,每天投入固定的時間練習,一段時間就能看見成效;而是要將問題意識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危機意識一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不妨從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變開始,當這些該變成為習慣之後,就會帶來面對問題時的大影響。
Thumbnail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來討論。除此之外,跨域的綜合能力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在這篇文章中,我給出了兩個建議。
Thumbnail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來討論。除此之外,跨域的綜合能力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在這篇文章中,我給出了兩個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