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些人在面對質疑時,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一句滿常聽到的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這句話聽起來很白話,好像很好理解。但我想聊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

我的回答是:知道取捨

白話就是做一件事情以前,知道自己會獲得什麼,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會得不到什麼。

(先不要覺得這很屁話,請往下看我的舉例)


講在取捨之前

取捨之前,則需要經過自己的主動思考,真的經過你自己思考後的體悟。

那什麼是沒經過自己的思考呢?

一種是人云亦云,抄答案。抄別人的或抄書裡的。借鏡前人沒有問題,問題在於知道知識不等於獲得知識,知識還需要實際行動來驗證。(這個標準很高我知道,我自己都還在努力中。)

一種是有勇於嘗試,失敗了卻不願意接受,不願意修正行為。

當你嘗試過後發現原訂目標達不到,那就乾脆改你的目標吧!只要你是心甘情願接受這個更改的,沒有什麼不好。



說得容易

對,用說的都容易,容我分析一下不容易的部份。如何心甘情願?

人會感受到「痛苦」,分兩種:

  1. 緊握著理想的目標卻不甘心放手,夾在兩難的困境。
  2. 明明做了自認該做的,成果卻不如預期。


這兩種都很痛苦。以前的我經歷了第二種。但不曉得我已經做了當下的我能做的了,無法好好面對自己的失敗/跌跤,導致最後還是在這幾年花了不少時間修復平衡自己。約莫是冒牌者症候群那個樣子。

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部分,就能更體認到人能控制的永遠只有自己。越來越了解這個道理的我,做完自認能做的、想做的事情以後,只要這樣想就會感到舒坦和安心。

(當你想要改變別人時,反思「如果是我自己被別人要求改變,我會改變嗎?」就懂了。)


那具體來說什麼是經過自己的思考?講起來很無聊。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目的是什麼、希望得到的收穫/利益是什麼、原則和界線是什麼、時間維度範圍框在哪邊(俗稱停損點),瞭解自己的優勢、缺陷、資源。

是不是很無聊?道理你我都懂。

所以我想把重點放在心理上的「不甘心」或者「貪心」這兩種可能會遇上的心情。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野心有多大,獲得的可能也會很大,那…風險呢?

你想過當風險來臨、失敗來臨、挫敗來臨時,有哪些可能的未來了嗎?

我理想中,真正成熟的大人,就是能認清自己可能要承擔的「全部」——無論是好的或壞的。這份結果同時包含「好的」與「壞的」,沒有只要好的沒有壞的那種事,人生如果那麼好過,那你真的要感謝你投胎的技術與這一輩子的好運氣了。



取捨的舉例

容易產生的誤區:我可以什麼都要。

我想要一個乾淨極簡的房間,但我不想花心力去整理。難道房間會自動變乾淨嗎?除非你用金錢解決僱用整理師來幫你整理(題外話其實也不完全是幫你整理,整理師的角色是協助),否則想要一個極簡乾淨的房間,你就是得做你討厭做的整理。當兩件事情是衝突時,你只能選擇其中一邊。

延續,假設你想要省錢,那就是得自己花時間力氣整理;如果你是想要省力氣,那就是花錢找人協助幫忙。但你無法既要省錢、省力氣、卻有同時想要得到一個乾淨極簡的房間。

再延伸,假設我選擇了省錢、也想省力氣,那還有什麼路徑可以走呢?(是的,我想在這裡打破「我沒有選擇」這個想法,因為我相信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例如:我想要在自己打掃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整理打掃的繁複程度,所以選擇將不要的物品直接丟到垃圾桶連回收都不用分。但假設我同時又是一個環保小尖兵(有人還知道這個詞嗎?),無法接受不回收的作法,那我就會又被困在「想要方便省力卻又想要環保」的兩難裡。每當渡過前一個關卡,我們又遇到下一個衝突關卡:方便和環保我想選擇哪一邊?

哪一件事情我更重視?

你的種種價值觀中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我也是最近才瞭解到,原來自己的價值觀也是會在不同議題上排名變動的!)



真正的陷阱是什麼?

我自己觀察到有些時候並不是我們無法去爭取,而是無法捨棄。樣樣都想要抓在手裡,什麼都不想放手。一子不失。這其實才是不切實際。

如果你什麼都不想要失去,那你下一步會做什麼?很簡單,你會維持現狀什麼都不做

這才是真正的陷阱,對於你想要達到的目標來說。維持現狀不會有改變。

如果你選擇維持現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未嘗不可。可以想像成你在「行動」與「不行動」之間做出了不行動的選擇,那也是做出了你當下的選擇。如果不行動對現況的你來說是沒有什麼問題,那就其實真的也沒什麼問題。你會覺得痛苦,是因為你認為這樣做有問題;是因為維持現狀讓你感到痛苦(陷入兩難),但你又不想要做出取捨(想要一子不失)。

(但你真正感到痛苦不堪的話,你其實一定會想辦法去解決痛苦的問題。這可以開另一篇來談:我們為什麼寧可選擇待在痛苦的環境裡?)

像這樣無窮往下,你可能會拓展出最符合你現況當下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相信不會有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有機率也很低)(天上掉下來的只有鳥屎),那不妨也試著相信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無缺」的解決方案。有啦,通常最完美的方案也是最花錢的那個方案,那還是得要有錢這個資源來換啊~

終究我們總會捨棄一些選項,為了迎來我們真正的選擇。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捨棄?

因為我們都是人。人有損失趨避的心理習性,當我們擁有一個東西,我們會往往高估那個物品的價值。因此幫助我們自己比較客觀的方法是「假裝自己還沒有擁有現在的那個物品」。或者是,在擁有之前先想清楚這個物品對我們來說的意義與價值。

套用這部分的心理學小知識,我們可以避開這個陷阱。

遇到「損失」的時候,容易因為損失趨避心理做出錯誤判斷:頭都洗下去啦很難抽身。那不如換個順序,先讓自己看清一體兩面的好與壞,遇上時再回頭問問自己當時下的選擇。如果你不是屬於「知道自己在幹嘛」的人,一個可能性是隨波逐流(也沒關係,只要你自己能接受隨波逐流的後果),一個則是很有可能被他人、外在環境、社會動搖自己,但其實這些東西都不會比得上自己心裡的聲音重要,成為知道自己在幹嘛的人,或越來越知道自己在幹嘛,想得到我們要的,同時會失去哪些,我們才能成為成熟的大人,我們才能足夠堅強去抵抗這些來自外在的雜音。

(請自行腦中配上基努李維的即使你說1+1=5,你也是對的,不客氣梗圖)

所以,絕對不要偷懶去思考自己的喜好、想法,重大事件,例如人生階段:結婚/生子/事業。這一切都會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旅程中遇上。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一樣的選擇,而不同的人即使乍看做出相同選擇,背後的脈絡也絕不可能一模一樣。這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去走出自己的人生樣子。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都要練習勇敢地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o Su的沙龍
7會員
10內容數
寫自己看過喜愛的作品。可能電影、戲劇(台劇/韓劇/日劇)、動漫、動畫、小說、繪本,甚至劇本。統稱故事。
Nao 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7
你思考過風險的人生的代價,但你思考過沒有風險的人生的代價是什麼嗎? 為什麼人需要瞭解自己? 前一陣子無意間點進PTT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台灣男性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想要一些網友鄉民的建議。 發文提到他身邊其他單身男性賺更多錢的生活,似乎是他的憧憬。
2022/02/27
你思考過風險的人生的代價,但你思考過沒有風險的人生的代價是什麼嗎? 為什麼人需要瞭解自己? 前一陣子無意間點進PTT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台灣男性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想要一些網友鄉民的建議。 發文提到他身邊其他單身男性賺更多錢的生活,似乎是他的憧憬。
2021/12/15
我是一個很有選擇障礙的人。 極端的說,在過去,在很多方面我幾乎是「什麼都好都可以」的狀態。原因是,我其實是個底線偏低的人(另外就是如果世界上有一種人是目標導向的人那我很明顯不是)近日,這件事情反而對我來說造成了一些生活困擾。 原因是,當生活清空,暫時不再被其他重大事物(工作)佔領後,沒有工作這個藉口
2021/12/15
我是一個很有選擇障礙的人。 極端的說,在過去,在很多方面我幾乎是「什麼都好都可以」的狀態。原因是,我其實是個底線偏低的人(另外就是如果世界上有一種人是目標導向的人那我很明顯不是)近日,這件事情反而對我來說造成了一些生活困擾。 原因是,當生活清空,暫時不再被其他重大事物(工作)佔領後,沒有工作這個藉口
2021/12/13
聽了一場 pocast 主題剛好是三位有創業經驗的女性,其中一位特別經驗豐富,也分享了很多甘苦,那場裡面帶出了一句「很多人都想創業」。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在心中吐槽: 「誰想創業啊!」 不是我要刻意反駁,而是這真的是我個人心底的聲音,原因是我創過業,而且失敗了(失敗的定義就是沒靠著事業賺錢繼續運轉)
2021/12/13
聽了一場 pocast 主題剛好是三位有創業經驗的女性,其中一位特別經驗豐富,也分享了很多甘苦,那場裡面帶出了一句「很多人都想創業」。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在心中吐槽: 「誰想創業啊!」 不是我要刻意反駁,而是這真的是我個人心底的聲音,原因是我創過業,而且失敗了(失敗的定義就是沒靠著事業賺錢繼續運轉)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有些人在面對質疑時,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一句滿常聽到的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白話,好像很好理解。但我想聊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有些人在面對質疑時,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一句滿常聽到的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白話,好像很好理解。但我想聊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習慣把眼前所有考驗都當成磨練,你是在成就自我,還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沒錯,但很多時候,初入社會的我們會誤把機會當成賞識。
Thumbnail
習慣把眼前所有考驗都當成磨練,你是在成就自我,還是在滿足他人的「期望」?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沒錯,但很多時候,初入社會的我們會誤把機會當成賞識。
Thumbnail
比如說,如果自己只是在to-do list上單純地寫下簡單一句:「整理房間」而就去做的話;八九不離十我大概在事情做到一半時,就會因為以「整理房間」這件事來說,其實需整理整頓的瑣碎事項繁雜且多到令人生氣而真的生起氣來。
Thumbnail
比如說,如果自己只是在to-do list上單純地寫下簡單一句:「整理房間」而就去做的話;八九不離十我大概在事情做到一半時,就會因為以「整理房間」這件事來說,其實需整理整頓的瑣碎事項繁雜且多到令人生氣而真的生起氣來。
Thumbnail
★你不必完美,也不必放棄,你只要做「自己」就好。
Thumbnail
★你不必完美,也不必放棄,你只要做「自己」就好。
Thumbnail
任務【03】:找出居住空間中最難使用的收納空間並把物品移開。 生活難免會有一些不順利,不順利就算了,我們可以試著去面對它、處理它,但是最難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發現這些「不順利」,甚至以為這些不順利是正常的、無法移除的、不可抗力的、身不由己的! 往往走到這個不順利已經變得不順到不行、不得不面對的時候
Thumbnail
任務【03】:找出居住空間中最難使用的收納空間並把物品移開。 生活難免會有一些不順利,不順利就算了,我們可以試著去面對它、處理它,但是最難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發現這些「不順利」,甚至以為這些不順利是正常的、無法移除的、不可抗力的、身不由己的! 往往走到這個不順利已經變得不順到不行、不得不面對的時候
Thumbnail
我們的自我意識其實很像大雜膾,在成長過程中,累積一大堆由外界接收而來的信念,就像你能賺錢後,房間內越來越多的東西一樣,有的是用得上的,有的是用不上的,甚至是有害的,平時沒去檢視時,只覺得房間越來越擁擠,越來越有壓力,但你只要用心去感覺,就會覺察到,有很多是不太可能用得上的,甚至是丟掉更好的,留下的也
Thumbnail
我們的自我意識其實很像大雜膾,在成長過程中,累積一大堆由外界接收而來的信念,就像你能賺錢後,房間內越來越多的東西一樣,有的是用得上的,有的是用不上的,甚至是有害的,平時沒去檢視時,只覺得房間越來越擁擠,越來越有壓力,但你只要用心去感覺,就會覺察到,有很多是不太可能用得上的,甚至是丟掉更好的,留下的也
Thumbnail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Thumbnail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