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人觀點】問題解決能力的養成邏輯:理解、分解、再構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

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
首先,理解問題的脈絡,釐清現況、影響關係人與設定合理的目標。

這裡會用到背景知識、資訊彙整與目標管理的能力;隨著工作經歷的累積,前兩項能力大多會自然養成到基本程度,想要精進就需要刻意學習與練習。

而目標管理的難度,在於關係人對於合理目標的共識,特別是自己對這件事沒有決定權時,在目標設定上也增加了難度。當我們對現況與目標都有清晰的定義與定位之後,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問題的定義範疇。

其次,分解問題的規模與類型,找出最重要的問題先處理、簡單易執行的先解決,化整為零、持續往目標推進。

這裡會使用到的,除了背景知識與資訊彙整之外,還有敏捷思維、邏輯樹或決策樹與影響分析的能力。提升分解問題的速度與品質,關鍵在於切下去的第一刀,也就是能否找到好的切入點。讓你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樣,許多問題往往在這個步驟就迎刃而解。

最後,重新構築這些分解後的各類大小問題。

能處理的就轉化為明確目標的課題;不能或不好處理的就管理它,使問題帶來的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或是轉嫁到其他地方。

這裡會使用到的是課題思考、數據分析與專案管理、賽局等能力,當然背景知識與資訊彙整也需要。對了,你可能還需要商業思維,當問題不能解決時,重新看待這些問題;或者不僅僅是解決問題而已,還能同時創造出新的機會,化危機為轉機。

哇!要解決問題必須學會這麼多能力?那我不會這些不也過得好好的?

你會面對的難題,取決於問題解決能力的程度

說來弔詭,問題其實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但我們不見得會認為那是問題,或者說是「自己」的問題,除非感受到「目標」與「現況」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沒有設定目標,就沒有問題;不了解現況,也不覺得有問題。而差異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我們會習慣問題。比方說,日子還過得下去就不是問題,可能是因為沒有設定期望的生活水準是什麼樣的目標?可能是沒想過生活的現況是什麼模樣?也可能是月光族,生活剛好還過得去,雖然不滿意但落差不至於活不下去。

但是只要我們正視現況與目標,問題自然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

raw-image

嗯,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問題,並不需要複雜的能力就能處理。至於複雜難處理的問題,多數人只是持續承受著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接受現況,所以不再是問題。

而工作上的許多問題也因為分工機制,讓每一個人扮演好各自的任務;同時透過機器自動化來簡化與處理規律性、可定義的問題。如果你不具備解決複雜困難的問題,也不會被指派去處理,所以多數人也不會覺得有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的問題。

只不過隨著技術提升,困難且複雜的問題越來越多;或是環境驟變,出現了許多新問題來不及反應。這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問題解決能力的不足,比方說這一波疫情帶來的各種衝擊,包括經濟、政治、科技與職涯上都出現了過去不曾認真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跨域的綜合能力,是提昇問題解決能力的飛輪

為什麼有些人在解決問題時,總是有獨到的見解、或是迅速地做出反應。

我想,是因為跨域的綜合能力,而這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因為在一個領域的複雜問題,我們可能在另一個領域找到簡單的解決方案;這在我過往的經驗中也一再獲得印證。

raw-image

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

通常我們可以從「看到的」案例來歸納出路徑,但這也只歸納。無法證實其關連性,更別說有因果性了;希望從某些人身上探究成功的秘訣,很有可能犯了倖存者偏誤而不自覺。

我認為不論是哪一條路徑,要抵達頂尖領域都不容易,因為要面對的是各式各樣的競爭者,他們才不會管你選的是哪一條路徑咧。

在現實中比拼的,就是所有能力、資源的綜合演繹。我們可能沒辦法選擇起始點,但可以決定朝向哪一個方向前進,路可以是自己走出來的。

沒辦法,為了生存。

跨域綜合能力養成的兩個建議

raw-image

就我的經驗可以分享兩點,做為跨域綜合能力的養成建議。

首先,思維比技術重要。

思維可以累積、遷移,但技術淘汰的很快;在任何一個領域,盡可能地把思維本質摸到透徹。

當你轉換領域時,那是你唯一可以帶走的東西;至於技術,只要不在那個領域中,你會發現落後的比你想像的還快,尤其是在新興科技領域。

其次,對資源設限、對自己不設限。

所有的創新,往往是在極惡劣的條件限制下出現的。不要只想著如果有資源、有能力,我可以做到怎樣的局面;而是想著如果要抵達一個目標,我還欠缺什麼?有沒有機會補足?如果不行,能不能用其他方式交換、購買或取得?

現在所有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從前都可能是令人不敢想像的。認清自己,選擇人多的地方、或是人少的地方,都是一種選擇,端看自己在哪個地方更感到舒適、更能發揮優勢?

沒辦法,為了生存!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900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2023/12/06
幾經思考,我決定從心法、技巧和體現(心技體)切入,從策略思維、策略分析與案例解析三個構面,挑選我認為對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有所助益的十本好書,以及做為延伸閱讀的參考書目。
Thumbnail
2023/12/06
幾經思考,我決定從心法、技巧和體現(心技體)切入,從策略思維、策略分析與案例解析三個構面,挑選我認為對於商業策略分析的思維養成與提升有所助益的十本好書,以及做為延伸閱讀的參考書目。
Thumbnail
2023/10/06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2023/10/06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2023/10/05
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還沒想清楚」這些事?
Thumbnail
2023/10/05
成熟,就是有能力拒絕一個好的選擇,目的是要追求其他更好的選擇。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還沒想清楚」這些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學會爬、再學走,學會走、才會飛。有些階段可以縮短過程,但省略不了。有時候我們看到那些能運籌帷幄的人會覺得很羨慕,會產生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步到位的能力,也忽略了背後所承擔的風險與壓力。在地面上走過一根細線,遠比一萬公尺高空上走過一條鋼索來得容易。我想和你分享從解決問題、預防問題到成為造局者的三個階段。
Thumbnail
學會爬、再學走,學會走、才會飛。有些階段可以縮短過程,但省略不了。有時候我們看到那些能運籌帷幄的人會覺得很羨慕,會產生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步到位的能力,也忽略了背後所承擔的風險與壓力。在地面上走過一根細線,遠比一萬公尺高空上走過一條鋼索來得容易。我想和你分享從解決問題、預防問題到成為造局者的三個階段。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如何學會解決問題的步驟,包括確定問題、分析問題、選擇解決方案、實施解決方案和評估結果。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處理挑戰,並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和困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如何學會解決問題的步驟,包括確定問題、分析問題、選擇解決方案、實施解決方案和評估結果。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處理挑戰,並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和困難。
Thumbnail
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最近求職面試時很常被問到:「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老實說,我還真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剛好最近看完《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所以在這裡分享解決問題的 5 步驟和如何表達問題解決力!
Thumbnail
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最近求職面試時很常被問到:「你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老實說,我還真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剛好最近看完《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所以在這裡分享解決問題的 5 步驟和如何表達問題解決力!
Thumbnail
什麼是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有人說問題就是麻煩,也有人說問題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討厭的東西。《有解: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這本書當中作者重新定義了「問題」這個概念,而人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因為「對現狀不滿意」
Thumbnail
什麼是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有人說問題就是麻煩,也有人說問題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討厭的東西。《有解: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這本書當中作者重新定義了「問題」這個概念,而人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因為「對現狀不滿意」
Thumbnail
你會不會常有這種困擾? 你在工作中,總是被同事或主管指出你的問題,但你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你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但不知道如何提升? 即便你已經發現問題,但你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常常想要開始解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想解決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沒有改善完就放棄了 如果你有以上困擾,
Thumbnail
你會不會常有這種困擾? 你在工作中,總是被同事或主管指出你的問題,但你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你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但不知道如何提升? 即便你已經發現問題,但你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常常想要開始解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想解決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沒有改善完就放棄了 如果你有以上困擾,
Thumbnail
邏輯思考將會是一個可複利的能力,易學難精,在你職涯的愈後面將會對你愈有幫助。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工程師,非常建議花20分鐘的時間看這篇文章,裡面不只是書上的理論,也是我在工作上的實踐。
Thumbnail
邏輯思考將會是一個可複利的能力,易學難精,在你職涯的愈後面將會對你愈有幫助。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工程師,非常建議花20分鐘的時間看這篇文章,裡面不只是書上的理論,也是我在工作上的實踐。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我們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想要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不是像健身運動一樣,每天投入固定的時間練習,一段時間就能看見成效;而是要將問題意識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危機意識一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不妨從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變開始,當這些該變成為習慣之後,就會帶來面對問題時的大影響。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我們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想要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不是像健身運動一樣,每天投入固定的時間練習,一段時間就能看見成效;而是要將問題意識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危機意識一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不妨從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變開始,當這些該變成為習慣之後,就會帶來面對問題時的大影響。
Thumbnail
別搞混了目的與手段。​這是老生常談,但其實還是有許多人搞不清;包括我自己在內,有時還是得想一想才不會弄錯方向。​ 為什麼呢?因為目的與手段是相對的。​比方說,解決問題對你來說,是手段、還是目的呢?
Thumbnail
別搞混了目的與手段。​這是老生常談,但其實還是有許多人搞不清;包括我自己在內,有時還是得想一想才不會弄錯方向。​ 為什麼呢?因為目的與手段是相對的。​比方說,解決問題對你來說,是手段、還是目的呢?
Thumbnail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來討論。除此之外,跨域的綜合能力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在這篇文章中,我給出了兩個建議。
Thumbnail
問題解決的能力如何養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解、分解、再構築來討論。除此之外,跨域的綜合能力也是影響問題解決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養成路徑應該是怎麼樣的?在這篇文章中,我給出了兩個建議。
Thumbnail
「整理」這個名詞很容易讓人誤解,很多人認為整理就是收拾家裡、打掃房間。 其實,「整理」並非你所想的簡單! 其實,擁有「整理」的能力就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要能解決問題,他必須具備3種能力: 辨識問題的能力:要先辨識出「問題」所在,我們才會知道我們要解決什麼「痛點」。
Thumbnail
「整理」這個名詞很容易讓人誤解,很多人認為整理就是收拾家裡、打掃房間。 其實,「整理」並非你所想的簡單! 其實,擁有「整理」的能力就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要能解決問題,他必須具備3種能力: 辨識問題的能力:要先辨識出「問題」所在,我們才會知道我們要解決什麼「痛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