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憂鬱伴侶:尊重對方的感覺,她獲得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她覺得我很丟臉,並且警告我不要在客人面前出現。」伴侶說。

「怎麼會呢?」我問。

「她說我的髮型很醜、穿著很醜,男不男女不女的,覺得很噁心。」

「那你覺得呢?」

「我覺得這是我最自在的模樣啊。她怎麼看是她事。」

「哇,你真厲害,將人我的界線劃出來了。」

「我以前會覺得很傷心,畢竟是自己的媽媽,說自己醜還是會很在意吧?但我現在覺得不管怎麼樣,她都有自己的見解,都有自己的看法,那我好像也不能做什麼。」

伴侶認為不管做些什麼,她媽媽都是抗拒的。例如手足帶了另一半回家,就會被品頭論足一番,還沒好好認識對方,就已經先拒於門外。此時,再美好的親密關係,也會被媽媽以優生學的角度、經濟效益的角度,主觀地批判,如果為對象護航,甚至會為此起爭執。我能夠理解長輩想要子女有更好的選擇,但每個人心中的好,各自不同,有商討的餘地或許更能讓人感受到最初的善意。

她對於自己的外型,已經由在意家人的眼光到暗自灰心,由灰心到現在已經不在意了。反正不論穿不穿內衣、打扮中不中性,在媽媽的世界裡,當她宣告自己喜歡同性的那一刻起,早已被逐出由認同產生庇護的伊甸園。

raw-image
「已經沒什麼好努力了」她說。

過去為了怕家人傷心,每逢過年過節回老家時,會仔細評估自己的穿著打扮。衣服不能太寬鬆,顏色不能太深,不然會看起來會太「男生」,頭髮在前一兩個月前就不會再修短,髮尾在脖子附近搔癢著。這些刻意用心現在看來都顯得毫無意義,她媽媽一副她早就是妖魔鬼怪的立場,讓她無力再為這場主觀的感受爭辯。

「那你回家會有壓力嗎?」我問。

「現在還好,我就做我自己。我就是這樣子,她不能適應也只能尊重她。但我覺得她看久了就會習慣了。」伴侶若有所思後,這麼回應著。

「這是久了就會習慣的事嗎?哈哈。」

「而且她後來都會裝沒事,問我要不要吃什麼。」

「看來你媽媽也是用自己所能做的在愛你、包容你耶。」

「怎麼說?」

「即便你不是她喜歡的樣子,但她還是在有機會對你好的時候,想給予你啊。」

「這樣說也是啦。但她如果想到那些事,也會突然翻臉。」

「我想她盡力了,就跟你盡力想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一樣,你們都很為對方著想。但畢竟人都有自己的極限,如果無法平衡,確實會像你說的突然翻臉。可能她還在找方法平衡吧?」

「希望是囉。只要她不要一直糾結這件事,其實都好好的。」

「嗯,也是。」

raw-image

在伴侶坦承性向過後,幾次回老家的經驗,有好有壞。偶爾會覺得自己的出現很不受歡迎,但有時候又像回到出櫃之前,家人都能各自無事的相處著。在反覆無常的應對中,她也漸漸發展出更堅定的自我。我想其中有一個關鍵字起到很大的作用:「尊重」。

她想要得到媽媽與家人的尊重。尊重自己的性向、尊重自己喜歡的穿著打扮與風格。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直到她半被迫出櫃的那天起,坦承了自己真實的模樣,她再也不用扮演一個她所不舒適也不認同的樣貌。她暗自期待被接受的自己,突然曝露在陽光之下,她竟然有種輕鬆的感覺。不需要再花費氣力刻意營造一個虛偽的假體。

我想,在這份輕鬆感出現的同時,她鬆手了。原本手中緊握「自己的困擾」,現在空出的手,讓她有餘裕看見他人的需求了。我認為現在的她期望家人「尊重」自己時,也有餘力看見他人的需求,她明白她也需要「尊重」家人對她的看法。

過往的她,認為「尊重別人的看法」不就等於是「認同對方」了嗎?我想這是非常不同的。

尊重別人之於我而言,比較像是允許他人如其所是,是一種對於人各有異的包容與理解。認同對方,是帶有支持或頻率上的共振,一種認出對方與自己相符的行動與特質。

總之,看著伴侶脫離義憤填膺的狀態,從以前一昧地放棄說:「算了!」,到現在能夠帶著「好吧,這樣也沒關係。」的心態,前往更舒適、更符合自己喜歡的模樣,真是可喜可賀。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2.1K會員
32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擁有中性外表的同性伴侶,從小就經歷了原生家庭對性別的歧見,還有由此衍伸出的家族議題。在成長環境與氛圍的暗示下,伴侶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女性性別。然而,身為陪伴者的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我又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擁有中性外表的同性伴侶,從小就經歷了原生家庭對性別的歧見,還有由此衍伸出的家族議題。在成長環境與氛圍的暗示下,伴侶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女性性別。然而,身為陪伴者的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我又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最近整理房間的時候,找到過去幾張媽媽寫的卡片。 回想起跟對她說明自己的性向,那些片段和經歷的過程。 有一點抱歉 又有一點難過 同時又充滿感謝和愛。 想起了那幾年尋找自己的日子。 💡送給每一位還在摸索、碰壁的你/妳。 💡希望都能好好被愛,不管是家人或是自己。 分享這漫長的紀錄故事。
Thumbnail
最近整理房間的時候,找到過去幾張媽媽寫的卡片。 回想起跟對她說明自己的性向,那些片段和經歷的過程。 有一點抱歉 又有一點難過 同時又充滿感謝和愛。 想起了那幾年尋找自己的日子。 💡送給每一位還在摸索、碰壁的你/妳。 💡希望都能好好被愛,不管是家人或是自己。 分享這漫長的紀錄故事。
Thumbnail
她其實已經努力在覺察自己,也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 前兩天的個案是目前跟先生分居的她,一坐進個案室的小沙發,她就盡可能的把自己對先生、對自己的覺察通通說出來。 必須說,其實很多點都很準確,只是她不知道,看見了,然後呢? 意識拆解一、為什麼你只聽媽媽的話? 意識拆解二、為什麼你不為我們的家努力?
Thumbnail
她其實已經努力在覺察自己,也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 前兩天的個案是目前跟先生分居的她,一坐進個案室的小沙發,她就盡可能的把自己對先生、對自己的覺察通通說出來。 必須說,其實很多點都很準確,只是她不知道,看見了,然後呢? 意識拆解一、為什麼你只聽媽媽的話? 意識拆解二、為什麼你不為我們的家努力?
Thumbnail
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Thumbnail
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Thumbnail
被承認的女兒來自媽媽的詮釋,並非自我認同的自己。在坦承性向後,從媽媽的言語中浮現了這個難以忍受的事實。
Thumbnail
被承認的女兒來自媽媽的詮釋,並非自我認同的自己。在坦承性向後,從媽媽的言語中浮現了這個難以忍受的事實。
Thumbnail
在出櫃之後的生活,與媽媽的關係如她預期的矛盾
Thumbnail
在出櫃之後的生活,與媽媽的關係如她預期的矛盾
Thumbnail
本篇補充「出櫃前」幾個月的反覆對話與提問。
Thumbnail
本篇補充「出櫃前」幾個月的反覆對話與提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