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57集|失去青春的孩子 建教生為何成為賤價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 / 陳睿恩

涂曉蝶的碩士論文《扭曲的學生,變調的勞工:檢視臺灣 美髮建教合作制度,一九五三——二○一三》獲得臺灣社會學會的最佳碩士論文獎後,因緣際會將其改寫,以書名《失去青春的孩子:美髮建教生的圓夢與碎夢》於2021年9月出版。

涂曉蝶與美髮建教生的連結,來自於她的表妹。曾同住半年、感情至深的姊妹,因為表妹高中時成為建教生後,兩人的生命步上了不一樣的道路。表妹彷彿跳過了本應擁有的少女時代,轉瞬成了會梳妝打扮的大人,本應享受著絢麗的校園生活,卻在建教體制內,成了高工時、低收入的「賤價生」。

本集節目邀請到《失去青春的孩子》作者涂曉蝶,討論建教生是否真能獲得脫離經濟困境的機會?成為建教生後,真能獲得一技之長,完成自己的夢想嗎?

為了學習一技之長而進入建教體制 最後卻失去了青春
作者涂曉蝶分享,表妹國中畢業之後,在暑假時間尋找打工時,因緣際會下認識了髮廊內的建教生,於是決定進入高職,加入建教合作的計畫。除了想學習一技之長,也希望能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在看似實際又光鮮亮麗的選擇背後,卻是逐漸占滿生活的工作時間,以及早熟的打扮,如化妝、捲髮、穿高跟鞋,一瞬間揮別了青春少女的樣貌。涂曉蝶提及最衝擊的記憶是,表妹在過年除夕夜因工作無法和家人團圓。

雖然一開始時,表妹熱切地投身建教體制的懷抱,但是,當時間過去,她感嘆自己錯失了豐富的校園生活、畢業旅行,和許多一般人可以擁有的青春年華,涂曉蝶說,這就是建教人生,也就是書名的緣由。

建教合作以國家發展作為開端 學生在學校和業界間拉扯
建教制度的發展自1934年發展自今,最初在國民政府時期便有此概念。直至1953年建教合作辦法成立,而台中的沙鹿高工在1969年,成為了第一個辦理建教合作的學校。

涂曉蝶指出,本以為是為了促成學校、學生、業者間三贏的局面,沒想到建教合作的初衷是為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其背景因為當時的人才跟不上台灣經濟起飛的速度,因此期望學校與企業銜接,讓業主擁有足夠的人力,推動經濟發展。

因此,在建教合作的施行方式中,總會看到經濟發展的思維以及企業在其中的角色。例如,建教體制中常聽到的「三三輪調」即是一個學期中,有三個月在學校、三個月在公司,且以兩個班為單位,相互輪替。或是採「階梯制」,也就是到第三年才出去實習,且過程中沒有寒暑假,如同正職工作。

但是,作者的訪談個案表示,一學期的課程遭到壓縮,學期間不斷會更換課本,造成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學生也會覺得學到的知識不如親自經歷來的實際,間接否定了學校教育的意義,而這也更擁護了建教合作的價值,讓學生在學歷和工作之間不斷拉扯,明知學校課業中看不重用,卻又不得不好好聽課,以拿取學歷;明知自己在企業只是廉價勞工,卻又為了學到實戰的專業技能,不得不在其中奮鬥掙扎。

「賤價生」從何而來?什麼原因鞏固了賤價生的存在?
依據涂曉蝶2008到2013年的田野資料顯示,美髮建教生的酬薪方式採「計件制」,也就是若要賺取更多錢,就必須長時間待在店裡,才能接到越多的客人,但洗一次頭僅有20元的酬勞,揭示了美髮建教生所面臨的高工時與酬勞不平等,此外,還有常見的職業傷害,如皮膚乾裂、指甲脆化等等,以及作息不正常。

明明是低薪資、高工時的工作待遇,為什麼每年仍有許許多多的學生願意投身其中?根據政府的官方資料,在一般的學習體制中的低成就,以及家庭經濟匱乏、需要分擔家裡經濟,是孩子加入建教體制的兩大原因。但是在涂曉蝶的研究中發現,家庭關係也是原因之一。她補充解釋,建教合作所提供的經濟資源,對家庭關係欠佳的孩子來說,是獨立自主、脫離原生家庭的開端。

而學生是怎麼知道建教合作的呢?依涂曉蝶的經驗,職業學校和合作企業會到國中進行招生,形式有幾種,如就業博覽會,或是統一在學校朝會向學生說明。並設計出一套吸引人的話術,例如,「三有一進一出」告訴學生成為建教生後,就會有錢、有文憑、有技術證照,還會請國外的專業人士授課,以及帶學生到大城市,甚至出國工作。而這對需要的學生來說,彷彿如救世主一般,誘使學生走進建教體制。

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 建教生其實具有能動性
當我們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建教體制的不公不義,並替建教生打抱不平的同時,他們其實和我們的想法一樣。涂曉蝶解釋,建教生並不把自己看作接受企業施捨的受益者,而是利益的交換關係,也就是說,兩者是平等的對價關係,彼此都有獲得好處。畢竟,沒有人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選擇。

例如,建教生認為他們擁有比一般生更多的實戰經驗,如專業技術及職場的人際應對,此外,他們相信透過建教合作,可以畢業即就業,達到雙贏的結果。因此,建教生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遭到剝削還渾然未覺。

主持人管中祥說,學生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即便在制式的結構中,每個人都擁有力量,仍具有能動性。雖然各自具有某種的能動性,但這樣的觀點,會不會間接成為現有體制的擁護者呢?讓剝削的問題不斷出現?

涂曉蝶表示,他不在兩者之間做定論,希望因此能看見行動者的力量,也要明白結構體制加諸在其中的作用。舉例而言,在作者的訪談個案中,他們都明白自己擁有《勞基法》的保護,也心知肚明業者對他們所採用的伎倆,如偷翻老闆娘的記帳本以驗證自己被剝削的事實等,消除了作者一開始的擔憂,並表明其實學生是有勞權意識的。

而在書中,涂曉蝶以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個案為例,小葉與曉涵。

小葉在企業中遭到不平等的對待,因學校不願意協助處裡,於是他開始蒐集資料、詳讀法令條文,並尋求勞權的幫助,在最後獲得了勝訴。雖然他已經休學、離開學校,但她依舊會關心同學的工作情況。涂曉蝶提及,雖然這只是一個人的經驗,但這會讓更多也遭受相同境遇的人擁有反抗的意識,更留意所處環境的勞權狀況。

而曉涵初始並未有勞權意識,直到遇見新進公司的學妹,主動和店家指控其違反勞基法。主動表明的正當性除了是維護自身利益,有時候也是提醒業者跟上時下的法規。涂曉蝶指出,過去的師徒制本就不牽涉勞資關係,因此對部分的業者來說,並非刻意所為。

管中祥說,大人的誤判常常忽略了年輕人的能力和主動性,事實上體制中的細微處,可以看到他們反抗的身影,而並非大人所認為的「小孩甚麼都不會」。

承認自身的限制和極限 離設身處地更靠近
涂曉蝶坦言,研究過程中最難的是「設身處地」。在一場建教合作招生的現場,建教生好奇她的學校與生活,卻從未聽聞涂曉蝶讀的清華大學、更認為當時二十四歲的她或許早已成婚生子。建教生彷彿在不一樣的平行世界,而她的發現成為了兩個世界交會的起點。

涂曉蝶說,若我們單從自身眼光認識世界,便永遠不會理解建教生,因此,設身處地相當重要。但在這之前,承認自己對認識的限制和極限,才有辦法成為一名研究者,以了解他們的處境。

不過,涂曉蝶表示,設身處地其實只是一種想像,就算真的成為了表面上的建教生,還是無法真的成為他們,因為各自的生命經驗皆不相同。在節目最後,她說道,越同理會越認識,關係會更加友善,未必共好,但可以和平相處。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公庫官網其他平台群眾集資相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沙龍
33會員
283內容數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2023/08/01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老師,釐清歧視性言論裡加分制度與原住民升學保障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去檢視,現有的「加分」制度真的公平嗎?為什麼要「加分」?
Thumbnail
2023/08/01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老師,釐清歧視性言論裡加分制度與原住民升學保障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去檢視,現有的「加分」制度真的公平嗎?為什麼要「加分」?
Thumbnail
2023/07/31
近日,台大言論自由月及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也相繼出現歧視性言論,同樣引起社會反彈。在事件的討論中,有人認為是開玩笑過了頭,也有人認為是受到政治人物及台灣脫口秀炎上文化影響。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周平,從「笑話社會學」討論究竟什麼樣的笑話會傷害到他人?嘲笑的分寸又該如何拿捏?
Thumbnail
2023/07/31
近日,台大言論自由月及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也相繼出現歧視性言論,同樣引起社會反彈。在事件的討論中,有人認為是開玩笑過了頭,也有人認為是受到政治人物及台灣脫口秀炎上文化影響。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授周平,從「笑話社會學」討論究竟什麼樣的笑話會傷害到他人?嘲笑的分寸又該如何拿捏?
Thumbnail
2023/07/30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Report Story」邀請公庫記者洪育增介紹近日完成的「外籍教師勞權」系列專題報導。
Thumbnail
2023/07/30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Report Story」邀請公庫記者洪育增介紹近日完成的「外籍教師勞權」系列專題報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行行出狀元」這五個字相信大家不陌生,通常跟它搭配的就是技術,也就是說如果你/妳今天不喜歡讀書,沒有好的讀書能力,那麼就去學習一門技術吧,至少這個技術可以讓你/妳生活不必太擔憂,還可能因此在產業裡面有著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行行出狀元」這五個字相信大家不陌生,通常跟它搭配的就是技術,也就是說如果你/妳今天不喜歡讀書,沒有好的讀書能力,那麼就去學習一門技術吧,至少這個技術可以讓你/妳生活不必太擔憂,還可能因此在產業裡面有著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接連看幾本論文改編的書,這本的內容其實也真的很不錯。做為這本書中從未出現但曾經參與建教合作的工作者,有些心有戚戚焉,有些則是沒想過的視角,有些,則是看著無力,未能改變卻一直在心中的問題們。 建教合作很多種,也有不同的科組,這本書集中討論的是偏辛苦的美髮。作為總是百元剪髮解決一切,很少管造型跟設計,
Thumbnail
接連看幾本論文改編的書,這本的內容其實也真的很不錯。做為這本書中從未出現但曾經參與建教合作的工作者,有些心有戚戚焉,有些則是沒想過的視角,有些,則是看著無力,未能改變卻一直在心中的問題們。 建教合作很多種,也有不同的科組,這本書集中討論的是偏辛苦的美髮。作為總是百元剪髮解決一切,很少管造型跟設計,
Thumbnail
在招募說明會的現場,大學生最常提到的疑問是:「實習有沒有薪水?」 我用最平淡但又堅定的語氣說:「沒有」。 然後,我放下麥克風停頓10秒,觀察每一位同學的表情之後,轉述一個計程車司機大哥跟我說的陳年往事。 「我十三歲就來台北工作,是在一家修皮鞋的店當學徒。那時候能穿得起皮鞋的人,都算是有錢人。所以老闆
Thumbnail
在招募說明會的現場,大學生最常提到的疑問是:「實習有沒有薪水?」 我用最平淡但又堅定的語氣說:「沒有」。 然後,我放下麥克風停頓10秒,觀察每一位同學的表情之後,轉述一個計程車司機大哥跟我說的陳年往事。 「我十三歲就來台北工作,是在一家修皮鞋的店當學徒。那時候能穿得起皮鞋的人,都算是有錢人。所以老闆
Thumbnail
[新聞] 台大生交報告「窮人強制結紮」 老師說重話!整組人下場慘了 作者:freeclouds (創造自己新的人生) 其實 "窮人強制結紮" 這個邏輯只是反映了 其實如果是有正常理性的知識分子 會在個人人生選擇上的道路而已 臺灣現在中產社會就是充分在反映這個狀態 所以近年少子化才會加劇
Thumbnail
[新聞] 台大生交報告「窮人強制結紮」 老師說重話!整組人下場慘了 作者:freeclouds (創造自己新的人生) 其實 "窮人強制結紮" 這個邏輯只是反映了 其實如果是有正常理性的知識分子 會在個人人生選擇上的道路而已 臺灣現在中產社會就是充分在反映這個狀態 所以近年少子化才會加劇
Thumbnail
最初帶著「閱讀是人權」的理念,冀望消除臺灣對外籍移工的偏見與歧視,爾後在這群在臺東就讀均一實驗高中,透過行動、合作的深耕在好多個被大眾遺忘的角落。
Thumbnail
最初帶著「閱讀是人權」的理念,冀望消除臺灣對外籍移工的偏見與歧視,爾後在這群在臺東就讀均一實驗高中,透過行動、合作的深耕在好多個被大眾遺忘的角落。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失去青春的孩子》作者涂曉蝶,討論建教生是否真能獲得脫離經濟困境的機會?成為建教生後,真能獲得一技之長,完成自己的夢想嗎?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失去青春的孩子》作者涂曉蝶,討論建教生是否真能獲得脫離經濟困境的機會?成為建教生後,真能獲得一技之長,完成自己的夢想嗎?
Thumbnail
教育及就業體制的安排,從一開始就預設了,甚麼樣家庭出身的青年該去建教班,該去製造業生產線與服務業現場,從事最為基本但也最不被認為有價值的直接生產與服務工作。建教人生一如大社會人生,都是金字塔式的設定,建教合作中的權力與利益結構,只不過是大社會的權力與利益結構之縮影。
Thumbnail
教育及就業體制的安排,從一開始就預設了,甚麼樣家庭出身的青年該去建教班,該去製造業生產線與服務業現場,從事最為基本但也最不被認為有價值的直接生產與服務工作。建教人生一如大社會人生,都是金字塔式的設定,建教合作中的權力與利益結構,只不過是大社會的權力與利益結構之縮影。
Thumbnail
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有些天生而來、有些後天培養。而後天,主要靠的就是教育和生命體悟。教育機會不可能公平,臺灣有的偏鄉連小學都沒有,上一趟學很不容易。都會區教育資源當然最多,臺大就是個例子。為什麼臺大有超過 80% 的學生來自六都?為何中產階級以下的家庭學生比例就少?答案是很清楚的。​
Thumbnail
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有些天生而來、有些後天培養。而後天,主要靠的就是教育和生命體悟。教育機會不可能公平,臺灣有的偏鄉連小學都沒有,上一趟學很不容易。都會區教育資源當然最多,臺大就是個例子。為什麼臺大有超過 80% 的學生來自六都?為何中產階級以下的家庭學生比例就少?答案是很清楚的。​
Thumbnail
(女兒高二時到柬埔寨一間小學當英文教學志工) 由於我很反對台灣在國高中教育上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課後仍到補習班補到八九點的補習文化,對我這個學企業管理出身的人而言,我用商業的角度去看,我只看到這是生意人為了賺錢搞出來而演變成一種變相的在地教育文化,這種不是針對個別需求而設的補習班,只是為了補習企業
Thumbnail
(女兒高二時到柬埔寨一間小學當英文教學志工) 由於我很反對台灣在國高中教育上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課後仍到補習班補到八九點的補習文化,對我這個學企業管理出身的人而言,我用商業的角度去看,我只看到這是生意人為了賺錢搞出來而演變成一種變相的在地教育文化,這種不是針對個別需求而設的補習班,只是為了補習企業
Thumbnail
階級複製  財富世襲: 我有小孩所以我沒辦法存錢 員工只是工廠的原料 話說當年我在大陸長駐的時候,我一天我一如往常的搭著公司的交通車準備進工廠上班。 那天空氣陰陰的,排隊進去加工出口區的車很多,有遊覽車,有貨櫃車,有有騎車有人走路,好不繁忙的交通。 看著車窗外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突然感覺到自己就像
Thumbnail
階級複製  財富世襲: 我有小孩所以我沒辦法存錢 員工只是工廠的原料 話說當年我在大陸長駐的時候,我一天我一如往常的搭著公司的交通車準備進工廠上班。 那天空氣陰陰的,排隊進去加工出口區的車很多,有遊覽車,有貨櫃車,有有騎車有人走路,好不繁忙的交通。 看著車窗外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突然感覺到自己就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