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週練習:覺察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薩提爾 #Sartir #冰山理論

你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呢?

第六週,進入冰山下的第一層,感受。

❝你害怕感受嗎?當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怎麼去看待和應對的呢?當下你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呢?❞

感受有三個層次,對身體的感受,冷、熱、痛、舒服,再來是情緒的感受,開心、快樂、生氣、焦慮、煩躁、憂鬱,而最深一個層次則來到對於生命的本質感到充滿活動、有價值、被愛。

你害怕感受嗎?當感受到傷心、難過、生氣、焦慮時,怎麼去面對、看待、接納呢?

害怕、焦慮是提醒自己要謹慎、小心,這是生命原本的能量。而難過時會想哭,若我們能讓眼淚流下,也就能讓能量流動,不會累積而讓內在受傷;哭也是一個訊息,傳遞著你需要有人抱抱你、陪伴你。

raw-image

一共有五十二週的學習,目前只有來到6/52,在這六週的音檔裡感受到【覺察】在生命中非常的重要,因【覺察】可以知道他人的狀態,因為【覺察】可以知道自己的狀態,當知道自己的狀態時,就能往下走到安定自己,當然現階段我還半知半解怎麼能在很快的時候來安定自己。

而有時你會被感受欺騙,甚至被困住,那是因為不懂怎麼面對、駕馭你的感受(生氣、難過、失望、沮喪),那該怎麼駕馭呢?這裡崇建老師要學員們先等待,先知道會有這樣子的狀況,之後再來細細說。

這週的作業是要記錄在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怎麼做?記錄下來。


家人之間是最頻繁的情感互動,也是最簡單的觀察現場,當與另一半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步調時,往往較容易有情緒,同時也較快接收到另一半的情緒,但是,卻是最難去好好面對的狀態,因為自己的內在很容易外在的狀態而無法安定,當自己無法安定就無法與他人穩定的互動。

星期三與比媽聊到一些過往的事情,我當下感受到媽媽有著不平、不被重視、被欺騙的情緒,她訴說著事件過程中只說一個情緒字眼【討厭】,而我自己呢?對於媽媽這樣子的情緒,我也有著起伏,我急著想要證明那不會有什麼影響,更深一層我覺察到的是,那個證明不是向媽媽證明,而是我在勸說我自己、在欺騙自己,但另一方面我不喜歡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不想讓那個感受困著自己,我想那感受消失。

我跟媽媽說,我告訴妳我的感受,我就是不想要再聽到她任何的事情,她的好或壞都不想知道,因為那個傷不是說過就過,我告訴我自己,不需要假裝事情已經過、感受已經過、假裝那是一裝不怎麼樣的事,我依然對於她的行為感到被背叛、覺得自己傻、覺得委屈,有這些感受不可恥,那時的我內在安定嗎?我覺察是不安定的,但我說出來之後,似乎也把媽媽的感受說出來了,那些感受不會被笑,是真實的感受,我們可以接納這樣子的自己,透過陳述讓自己能找到安定的方向。

前陣子喬治問我,媽媽妳會不會有時候生氣爸爸?我很好奇他為什麼會這樣子問呢?

喬治:「因為我覺得有時候妳的生氣不是在氣我。」

喔!這孩子真的有點點高敏,對情緒的觀察好細微。

默默的告訴自己,可以記錄與另外一半的部分

#圖言卡語 #記錄自己的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攝影小比的沙龍
41會員
13內容數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不談,就不會有情緒嗎?事實上,有越來越多心理學家證實,隱忍和壓抑下來的情緒,最後會反應到各種身心症狀上,不去面對,情緒並不會消失不見。然而,因為缺少情緒教育,也使人對於情緒該如何好好表達感到陌生,進而因為不良的情緒表達行為而使人受傷,也讓人害怕情緒。 但,情緒就只是情緒,一個能量,一個訊息。
Thumbnail
不談,就不會有情緒嗎?事實上,有越來越多心理學家證實,隱忍和壓抑下來的情緒,最後會反應到各種身心症狀上,不去面對,情緒並不會消失不見。然而,因為缺少情緒教育,也使人對於情緒該如何好好表達感到陌生,進而因為不良的情緒表達行為而使人受傷,也讓人害怕情緒。 但,情緒就只是情緒,一個能量,一個訊息。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呢?我原來的理解是「陪伴自己」,不只是一般人會吃好、穿好、享受生活那種物質層面的愛,我以為是心靈上的陪伴,獨處的時候,看一本好書、聽一段美妙的音樂、修剪、照顧家中的植物......因此,當崇建老師提及「愛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時,彷彿被當頭棒喝。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呢?我原來的理解是「陪伴自己」,不只是一般人會吃好、穿好、享受生活那種物質層面的愛,我以為是心靈上的陪伴,獨處的時候,看一本好書、聽一段美妙的音樂、修剪、照顧家中的植物......因此,當崇建老師提及「愛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時,彷彿被當頭棒喝。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所有我們內在出現的感受,"可能"與我們的過去有關係,"可能"與我們童年被對待的狀況有關。在照顧、懂得別人的情緒前,先問問自己,自己的內在情緒,你覺察了嗎?你接納了嗎?你照顧了嗎?若你都不願意,那你愛自己了嗎?
Thumbnail
所有我們內在出現的感受,"可能"與我們的過去有關係,"可能"與我們童年被對待的狀況有關。在照顧、懂得別人的情緒前,先問問自己,自己的內在情緒,你覺察了嗎?你接納了嗎?你照顧了嗎?若你都不願意,那你愛自己了嗎?
Thumbnail
你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怎麼去看待和應對的呢?當下你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感受到傷心、難過、生氣、焦慮時,怎麼去面對、看待、接納呢?
Thumbnail
你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怎麼去看待和應對的呢?當下你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感受到傷心、難過、生氣、焦慮時,怎麼去面對、看待、接納呢?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