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是暖身也訓練的單腳肌力動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上一部茗師練法介紹從髖的外側以及內側肌群的活化,帶入腳底足弓的動態練習,進而站立起來練習單腳穩定性

這次我們利用站立姿勢,依舊維持單腳穩定性,帶入一些肌力訓練給予單側腳更多的挑戰跟控制,

其中包含離心煞車能力,向心收縮能力,還有軀幹與骨盆相對穩定能力

今天介紹三個動作,有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以及斜方向的動作,只需要一塊滑盤,如果沒有的話一條毛巾也可以在家輕鬆練習


⭐️適合什麼人?

  1. 任何需要用腳走路的人,跑者、運動員、健身愛好者
  2. 下肢訓練前的活化
  3. 平衡兩腳肌力與穩定性

⭐️影片一

後滑步:一隻腳踩在毛巾上,沒有踩毛巾腳是練習腳,慢慢將毛巾腳向後滑動並且往下蹲,後滑過程中應該要注意,重心不會完全移到毛巾腳,而是留在前腳,利用前腳後側大腿以及臀部煞車控制下降速度,會形成弓箭步姿勢,起身的時候,練習腳往下踩,毛巾腳,像是踢東西一樣往前帶,順勢回到站立位,會感覺到前側在出力是正常的。

⭐️影片二

側滑步:一隻腳踩在毛巾上,沒有踩毛巾腳是練習腳,慢慢將毛巾腳向橫向移動,為了避免軀幹跟骨盆歪斜,將雙手握拳向前方伸直,避免身體有旋轉和歪斜,練習腳直接下蹲,站起來起上時,特別重要,毛巾腳要壓著地面,將大腿夾回來,這個動作可以練習到大腿內收肌群離心跟向心的能力。

⭐️影片三

屈膝禮滑步:一隻腳踩在毛巾上,沒有踩毛巾腳是練習腳,慢慢將毛巾腳向斜後方移動,類似打保齡球的動作,為了避免軀幹旋轉太多,將雙手握拳向前方伸直,讓身體維持在正前方,不會被骨盆帶走,前腳依舊保持下蹲,會有感覺到臀部被伸展的感覺,為了避免膝蓋外開太多,前腳腳掌需踩穩以及避免膝蓋外開太多,大腿內側需要往內收,盡量讓膝蓋維持在腳掌上方

每個動作每一邊都可以做6-8下當暖身

如需動作指導,請找阿茗

-

工商一波

第一手資訊都在官方LINE
官方LINE:@250dgdbl

連結:https://lin.ee/1u08g9W

一對一教學招生中,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

一般民眾、教練對我的教學興趣,歡迎報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的沙龍
82會員
114內容數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2024/07/17
這篇文章介紹了引導深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同時,作者分享了一些健身課程的資訊。
Thumbnail
2024/07/17
這篇文章介紹了引導深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同時,作者分享了一些健身課程的資訊。
Thumbnail
2024/07/11
📢 想要成為一名更專業、更有效的健身教練嗎?你是否曾經因為客戶的動作障礙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矯正? 這門線上課程正是為你設計的!這門課程旨在提升你的訓練技巧,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動作障礙進行矯正,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Thumbnail
2024/07/11
📢 想要成為一名更專業、更有效的健身教練嗎?你是否曾經因為客戶的動作障礙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矯正? 這門線上課程正是為你設計的!這門課程旨在提升你的訓練技巧,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動作障礙進行矯正,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Thumbnail
2024/07/10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2024/07/10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重心轉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就是走路,每跨出去一隻腳,重心就會轉移過去支撐身體的重量,再繼續過渡到下一隻腳,但是在運動健身裡面的單腳續練常常需要維持只用一隻腳支撐身體直到完成動作,例如:單腳硬舉、手槍蹲、滑冰者蹲等,當我們單腳站著保持不動的時候都有問題了,怎能完成後續的動作?
Thumbnail
重心轉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就是走路,每跨出去一隻腳,重心就會轉移過去支撐身體的重量,再繼續過渡到下一隻腳,但是在運動健身裡面的單腳續練常常需要維持只用一隻腳支撐身體直到完成動作,例如:單腳硬舉、手槍蹲、滑冰者蹲等,當我們單腳站著保持不動的時候都有問題了,怎能完成後續的動作?
Thumbnail
在健身房裡比較少看到有人特別會練側蹲,就算有練側蹲會採用上下的方式去做推蹬,但是實際上側蹲因為角度上的需求,會需要更多橫向的推力,例如溜冰者,打籃球轉換方向,甚至折返跑快速轉換方向,所以除了一些運動項目上的需求,我建議如果你的訓練方式永遠只有直線或著是上下方向,也要讓身體習慣不同面向的動作
Thumbnail
在健身房裡比較少看到有人特別會練側蹲,就算有練側蹲會採用上下的方式去做推蹬,但是實際上側蹲因為角度上的需求,會需要更多橫向的推力,例如溜冰者,打籃球轉換方向,甚至折返跑快速轉換方向,所以除了一些運動項目上的需求,我建議如果你的訓練方式永遠只有直線或著是上下方向,也要讓身體習慣不同面向的動作
Thumbnail
身體有沒有進步的幾個面向,其中一個我認為的就是『平衡』,因為隨時歲地我們每走一步其實都要靠全身的協調,才能讓你走得穩,站得直,跑得快,有時候我們只在乎眼前看到的身材曲線,肌力肌肉量都進步了,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用一隻腳平衡全身,更別說要移動地多自然或快速。
Thumbnail
身體有沒有進步的幾個面向,其中一個我認為的就是『平衡』,因為隨時歲地我們每走一步其實都要靠全身的協調,才能讓你走得穩,站得直,跑得快,有時候我們只在乎眼前看到的身材曲線,肌力肌肉量都進步了,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用一隻腳平衡全身,更別說要移動地多自然或快速。
Thumbnail
雖然阿茗在課前都會花一點時間評估身體動作活動度,但是最後終將把身體串連起來做出動作,而且訓練時身體幾乎是直立且踩在地面,連帶地軀幹、骨盆和腳踝都會被牽動到。
Thumbnail
雖然阿茗在課前都會花一點時間評估身體動作活動度,但是最後終將把身體串連起來做出動作,而且訓練時身體幾乎是直立且踩在地面,連帶地軀幹、骨盆和腳踝都會被牽動到。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身體是一連串動作組合在一起,很少是單獨運作的,所以練習今天的動作有地方做起來會有疼痛感,建議可以做停留不急著馬上做下一步,有時候停留就是讓身體適應這個姿勢或著動作放慢,因為身體還不是很協調 ⭐️誰適合這些動作? 久坐族群:上班族 運動時需要大動作範圍 任何人維持日常活動度 ⭐️影片一 ⭐️影片二
Thumbnail
身體是一連串動作組合在一起,很少是單獨運作的,所以練習今天的動作有地方做起來會有疼痛感,建議可以做停留不急著馬上做下一步,有時候停留就是讓身體適應這個姿勢或著動作放慢,因為身體還不是很協調 ⭐️誰適合這些動作? 久坐族群:上班族 運動時需要大動作範圍 任何人維持日常活動度 ⭐️影片一 ⭐️影片二
Thumbnail
單腳訓練是許多人困擾的點,除了平常訓練深蹲硬舉之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每走的一步都是單腳站立,但是為什麼放在訓練上就如此的困難呢,因為要考慮到核心、骨盆和腳底是否穩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單腳訓練下困難度增加,今天會一步步介紹三個影片如何建立良好的單腳能力
Thumbnail
單腳訓練是許多人困擾的點,除了平常訓練深蹲硬舉之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每走的一步都是單腳站立,但是為什麼放在訓練上就如此的困難呢,因為要考慮到核心、骨盆和腳底是否穩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單腳訓練下困難度增加,今天會一步步介紹三個影片如何建立良好的單腳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