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為才叫厲害?大器晚成行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年少有為引發集體成功焦慮


相信在人資圈,或者中年想要轉職、換工作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在人力市場上,「35」這個數字是個魔咒、門檻。仿佛一個人只要年過35歲,無論他的實力、才情如何,在市場就被貼上過氣商品的標籤。

在兩年前,這還是個被企業、社會公認且默許的狀態。我就很常聽人資在找人時,明明要的是歷練充足、戰功彪炳、情緒穩定的主管級,但一看到35歲以上就不由自主的嫌棄。我一直都很納悶這種”年齡歧視”的想法:如果要找的是上述條件的高階人才,請問35歲以下的人,符合條件的機率高嗎?

歧視與偏見真的很令人納悶

歧視與偏見真的很令人納悶

走進書店也是一樣。只要觀察架上暢銷書排行榜都是哪類型的書,就知道現代人的焦慮是什麼。有陣子超流行「30歲之前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過了35,再不XXX就是人生魯蛇」、「我如何在30歲達到財富自由」等等這類年少有為的標題。搞得好像人人都好年輕就成功了,只有我沒有似的。

這種社會帶動的、被炒作起來的集體價值觀,某部份我覺得也是造成中年人不敢在人生第二階段開創新的職涯、年輕人自覺辦不到於是只有躺平的元兇。

大器晚成可能是未來趨勢

而更嚴重的大環境問題愈來愈浮出檯面:少子化日趨嚴重、而人的壽命愈來愈長。最近,台灣企業大缺工的趨勢開始明顯(其實在國外早就發生了),且變得很嚴重。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什麼?

l 無法預知的天災人禍:
自從武漢肺炎在中國大陸開始爆發,迄今新冠肺炎病毒經歷一再變種,人們從驚慌失措,後來逐漸意識到:也許沒有清零的一天,我們很難再把口罩摘下來了。而也因如此,許多企業被迫更改工作方式、甚至倒閉,勞工也一樣面臨著失業、或改變工作型態的命運。

l 人口結構的變化:
少子化無法緩解,以後年輕人愈來愈少,對企業而言,可用的年輕人當然更少,而且大家搶;中年人、銀髮族只會愈來愈多。

企業老闆們是要用高於市場的行情,去跟大公司搶一群剛出社會、工作動機都可能遠不及自己當初的年輕人,還是要改變年齡刻板印象,好好用一群過了35(這數字以後只會更高,相信我),但是經歷、情緒穩定度、職場成熟度相對高很多(而且還有一堆人可以挑)的中年人呢?
在「高年級實習生」都已經出爐的趨勢下,再執著於年齡而不做綜合考量的老闆或人資們,似乎自身面臨的危機,還更大一些。

l 多重類型工作興起,去公司上班不再是唯一選項:
自從斜槓、自由工作這股風潮吹進台灣,在做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這在求職的Z世代身上,的確起了作用。中年人作斜槓多半是為了增加第二收入,但年輕人比較沒在怕,把自由工作當成第一志願的人,已經有一定的比例出現。

l 社會經濟帶動思維改變:
在我老爸戰後嬰兒潮的年代,只要待在一家公司從一而終好好拚,多半都能賺得夠全家飽的財富,安穩下莊退休。但現在不一樣,「穩定」成了奢侈的代名詞,有可能努力也不會成功,或不怎麼努力卻一夕爆紅,顛三倒四的價值觀讓很多人無所適從。
也難怪愈來愈多人覺得:既然努力也不一定成功,那我寧願做我喜歡的事情。只是,找到自己的「志趣」好像並沒有想像中簡單?當然,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因為缺工問題,企業、人資圈哀鴻遍野,但,換個角度思考,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所有的趨勢、思維、模式要被打破或改革之前,鐵定要經歷一番撕心裂肺。如果不是趨勢逼著企業、個人不得不去重新省思,我們還要被一個人「幾歲就該做什麼」、「幾歲了就不能怎樣」這種偏見綑綁多久?

而媒體也開始出現打破年齡限制的職涯人物。記得之前有看到一個六七十歲的韓國阿嬤成為網紅還出書、我們都知道特斯拉創辦人Elon Musk 很厲害,但他的母親 Maye Musk,是一位銀髮超模,70歲以上還在時尚圈活躍;至於張忠謀沒人不認識吧! 但知道他是幾歲創辦的台積電嗎?答案是-56歲。

Maye Musk_其實人生,真的沒什麼不可能的事 <圖取自網路>

Maye Musk_其實人生,真的沒什麼不可能的事 <圖取自網路>

《大器可以晚成》這類書籍,也開始引起大眾注意了。當然,中、高年級後成功的人物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拒絕相信,所以看不見。

就以自己的職涯舉例,我在人生而立之年才轉領域、跨科系念研究所,之後的一連串成功跨界,都是超過了所謂”年少有為”的年齡。
你問我決定去做之前難道不怕嗎?當然怕。但要做嗎?要。

所以,如果你現在過得安安穩穩,那就繼續自己的快活日子,但如果你想要改變,但內在缺乏勇氣,請不要再告訴自己:「我都幾歲了,怎麼可能」、「那些大器晚成的人都在國外才會發生」、「我沒有像誰一樣有資源」……blahblahblah。

我只能說:

你的恐懼,限制了你的想像。而你想像的,都會成真。
恐懼限制了人的想像_艾莎解結

恐懼限制了人的想像_艾莎解結


🌹我是艾莎解結-跨界生涯規劃顧問。經歷職涯的追尋與轉彎,目前愈來愈接近自己想要的人生,也正在協助人走向想要的人生。

「全力以赴在人生軌道奔跑,不是為追求別人定義的成功,而是為自己想要的自由。」_艾莎解結-TBFG_To Be Free Group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有話想說,歡迎分享、留言交流

💌每個文字相遇的緣分,都是禮物。

/歡迎追蹤粉專及方格子/

📌粉專:艾莎解結の人生研究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蘿拉 laura-avatar-img
2022/04/15
決定花錢去學上化妝課(咦)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16
哈哈哈~~阿小姐(誰姓阿?),是也不必化成70歲超模啦~(咦?)
滾石西恩-avatar-img
2022/04/14
看完以後,突然覺得前程一片光明!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14
😁😁😁很高興給你帶來激勵的效果! 是吧! 本就不需太悲觀。
avatar-img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 沙龍
186會員
196內容數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2024/12/27
將吃的虧化為自己的真實能力
Thumbnail
2024/12/27
將吃的虧化為自己的真實能力
Thumbnail
2024/11/26
當你掌握住自己的價值,公司和市場自然會重視你。
Thumbnail
2024/11/26
當你掌握住自己的價值,公司和市場自然會重視你。
Thumbnail
2024/07/09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2024/07/09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知道你我都是大器晚成的人嗎?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的機運與機會,想要翻轉倉鼠人生, 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續學習,好好把握住你所能掌握的任何機會, 也許你會自我懷疑,但千萬不要自我否定, 你必須時常告訴自己,當世界沉迷於年少有成,韌性就是你成功的超能力。
Thumbnail
你知道你我都是大器晚成的人嗎?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的機運與機會,想要翻轉倉鼠人生, 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續學習,好好把握住你所能掌握的任何機會, 也許你會自我懷疑,但千萬不要自我否定, 你必須時常告訴自己,當世界沉迷於年少有成,韌性就是你成功的超能力。
Thumbnail
您是大齡勞工嗎?是否曾經因為年齡而在職場中遭到歧視!有些大齡勞工從求職開始就面臨到被「年齡歧視」的議題。 甚麼是歧視! 求職時雇主在招募僱用時,不以求職人或受僱人的能力、條件或表現作為判斷,而是以工作能力無關的「年齡」作為考量的標準,因而造成年齡層較大的人無法和其他年齡層的人公平競爭同一個職缺。20
Thumbnail
您是大齡勞工嗎?是否曾經因為年齡而在職場中遭到歧視!有些大齡勞工從求職開始就面臨到被「年齡歧視」的議題。 甚麼是歧視! 求職時雇主在招募僱用時,不以求職人或受僱人的能力、條件或表現作為判斷,而是以工作能力無關的「年齡」作為考量的標準,因而造成年齡層較大的人無法和其他年齡層的人公平競爭同一個職缺。20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Thumbnail
年少有為的人就像浦公英,在哪裏都能生存,而大器晚成者就像蘭花,要有合適的盆才能莊茁成長。 二十九歲創業,公司成為矽谷頂尖的公關公司。三十四歲與人合辦矽谷的第一份商業雜誌。三十八歲,《富比士》請他創辦一份科技雜誌。四十四歲,成為《富比士》的發行人。 現今社會過份著重少年早成的,所造成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以自己的步調發光發熱,當百分80的人,在工業革命、效率掛帥的體制下,順從主流價值觀,不斷地內捲競爭,一定要考高分、擠進名校、知名大企業,主流價值觀追求及早成功,成為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你是否也常常有【生存焦慮】及【競爭落後感】嗎? 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模子!
Thumbnail
我們都應該以自己的步調發光發熱,當百分80的人,在工業革命、效率掛帥的體制下,順從主流價值觀,不斷地內捲競爭,一定要考高分、擠進名校、知名大企業,主流價值觀追求及早成功,成為所謂的人生勝利組。你是否也常常有【生存焦慮】及【競爭落後感】嗎? 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模子!
Thumbnail
如果不是大缺工趨勢逼著企業、個人不得不去重新省思,我們還要被一個人「幾歲就該做什麼」、「幾歲了就不能怎樣」這種偏見綑綁多久?
Thumbnail
如果不是大缺工趨勢逼著企業、個人不得不去重新省思,我們還要被一個人「幾歲就該做什麼」、「幾歲了就不能怎樣」這種偏見綑綁多久?
Thumbnail
從書名大器晚成來看,我會覺得是要研究關於有才華的人為什麼還沒有在市場上成功。 但看完書後發現我錯了,這本書是給尚未成功者看的,而他們有沒有實力根本無關緊要。 作者書中提到的大器晚成者的六大優勢:
Thumbnail
從書名大器晚成來看,我會覺得是要研究關於有才華的人為什麼還沒有在市場上成功。 但看完書後發現我錯了,這本書是給尚未成功者看的,而他們有沒有實力根本無關緊要。 作者書中提到的大器晚成者的六大優勢:
Thumbnail
嗨嗨,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Max,妳 / 你這禮拜好嗎?如果這封信有為你帶來想法或是感觸什麼的,都歡迎回信與我分享。 這禮拜的信想以「年齡」為尺規,來跟大家一起算筆人生的帳,以及避免進入「高不成低不就」狀態的幾種覺察,看完後若想分享什麼,都歡迎回信給我,開始! By the Way,
Thumbnail
嗨嗨,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Max,妳 / 你這禮拜好嗎?如果這封信有為你帶來想法或是感觸什麼的,都歡迎回信與我分享。 這禮拜的信想以「年齡」為尺規,來跟大家一起算筆人生的帳,以及避免進入「高不成低不就」狀態的幾種覺察,看完後若想分享什麼,都歡迎回信給我,開始! By the Way,
Thumbnail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這把年紀了,可以像你一樣創業嗎?你好有勇氣,我很想但不敢;我年紀這麼大,去大陸發展會太晚嗎?;我都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這樣的聲音常常出現,尤其是討論到「年紀」。什麼是創業「適合」的年紀?
Thumbnail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這把年紀了,可以像你一樣創業嗎?你好有勇氣,我很想但不敢;我年紀這麼大,去大陸發展會太晚嗎?;我都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這樣的聲音常常出現,尤其是討論到「年紀」。什麼是創業「適合」的年紀?
Thumbnail
獻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時代的潮流會將自己洗劫一空的人們。似乎一直很難達成社會期望,一直努力嘗試卻總差強人意的人們。現在的人生道路不是自己想要,想提起勇氣改變的人們。 在講究儘早成功的年代,成功的形象變得單一。在框架外的人們辛苦跟上。不過,真的要跟上嗎?還是有別的路可以走呢?
Thumbnail
獻給,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時代的潮流會將自己洗劫一空的人們。似乎一直很難達成社會期望,一直努力嘗試卻總差強人意的人們。現在的人生道路不是自己想要,想提起勇氣改變的人們。 在講究儘早成功的年代,成功的形象變得單一。在框架外的人們辛苦跟上。不過,真的要跟上嗎?還是有別的路可以走呢?
Thumbnail
「年齡,一個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35歲,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創造力的年齡。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工作嘗試之後,已經開始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也有機會升遷,凸顯被重用的價值。這時候常是職涯大躍進的重要跳板,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是屬於職業黃金期。 但事實是如此嗎?
Thumbnail
「年齡,一個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35歲,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創造力的年齡。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工作嘗試之後,已經開始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也有機會升遷,凸顯被重用的價值。這時候常是職涯大躍進的重要跳板,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是屬於職業黃金期。 但事實是如此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