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一年容易又今天,又到了年終績效考核的時間。對於年終考核,我懷抱過各種情緒、幻念、以及策略,有悲憤、有亢進、有滔滔不絕、有沉默是金,也有說之以理、必須動之以情。隨著年歲與職位的變遷,心態上也趨近解甲歸田,無論對上對下,收斂回最原始的一個點,誠實面對自己的成績單。
也就是,過去這一年,你做了甚麼,你過得如何?有哪些地方你做得又快又好又正確,而有哪些層面你既遲且癡,賠了夫人還折兵,可有喚回勾踐臥薪嘗膽的鬥志?要不卑不亢地闡述自己的戰功或敗績,真的好難。
我待過不同的產業,成績單要怎麼打,各有千秋。關於績效優劣的自我判定尺度,不一而足。
早年我缺乏自信,即便傑出的項目,總會自降一階,交出類似『達標』、『符合水準』之類的中性分數,謙虛地表示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但國外老闆並不欣賞,更不懂得。站在他們的觀點,績效是一翻兩瞪眼的事,beyond or below,為什麼需要謙虛?是甚麼就說甚麼。「如果連你對自己的表現,都這麼模稜兩可,甚至自我貶損,又怎麼期待我會appreciate your performance?」國外老闆的話,如同當頭棒喝,辛苦了一年,結果得到B-的評價,簡直欲哭無淚,而這又似乎是我自做自受的結果。
後來,我學聰明了,把外商那套當仁不讓、自信至上的評分標準,帶進本土公司,結果也一樣踢到鐵板。我的上司認為我狂妄自大,簡直目中無人到好傻好天真。「你知道,能打到Super這種等級的分數,集團除了你之外找不到別人,連我也不會打這個分數給自己。不如你告訴我,你到底做了哪些事,讓你覺得自己很Super呢?」
的確,業態有別、加之本土與外商的文化差異,使得『績效』這兩個字,容易淪為過度包裝、或小心汲營的同義詞,我曾遇過在老闆生日會上自彈自唱的員工,巧妙地把部門的貢獻做成背景置入其中,老闆大聲喝采,那個團隊贏得了Best of Best的殊榮,同樣地,我也曾一開年就為了蒐集S(Situation情境)T(Task任務)A(Action行動)R(Result結果)的例子而煞費苦心,深怕自己的例子不夠多,連自己『達標』這個事實都證明不了。
當我升上主管,第一件學會的事情,就是摸清組織的績效文化方向,讓團隊能夠在剛好的時間、剛好地被看見。感覺自己像是黑化的甄嬛,愛或服務的本心早已經淡了,我爭取與看重的,是榮寵。因為,有榮寵,才有資源。有資源,才好做事。能做事,便不易被取代。
這篇文章,用意不在批評企業的績效文化制度,每間公司的制度,雖然尺度有別,但都根植於科學與量化的基礎,通常也都有排除人為主觀偏差的校正機制。
令我更心有所感的,是自己對於績效制度的覺察和叩問。我究竟是為了甚麼而做?我給自己的分數,是源自真憑實據?還是言不由衷、甚至言過其實?
也許上繳績效之後,組織會怎麼認定,就不是自己能夠完全掌控的了,可,當我們身處回溯的過程之中,心中浮現的,對於自己的評價和認知,不言可喻。
所以,今年,我採用了一個不一樣的方式,來看待他人,也檢視自己。
想想,今年你做過最血脈僨張、讓你重新感到心臟蹦蹦跳的事吧?無論與工作有沒有關係,都請告訴我。同樣的,如果有挫折到令你萬念俱灰、立馬裸辭的時刻,也可以分享給我聽嗎?我保證不告訴HR。
以及,有沒有你最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我可以幫上甚麼忙?
我得到了許多有趣而深入的答案。可能不完全真實,但幫助彼此慢慢接近真實。包括釐清對方的驅動力,以及重新定錨雙方追求的標的。更重要的是,績效的溝通是雙向的,我也想聽聽對方如何評價我,我該做哪些調整,讓大家離苦得樂。
這也是我會跟老闆開啟討論的角度,而不光只有數字。一年中或許只有這麼短暫的幾次,能讓彼此這般靠近與專注,願自己敢於真實。且祝我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