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承認自己的愚蠢嗎 I 自知無知的悖論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人都是愚蠢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前提,但有多少人會願意承認這點?

自知無知

又稱為「無知之知」,這是來自蘇格拉底的觀點,認知到自己的無知,是認識自己與他人的必備條件,為了體現這個概念的重要,蘇格拉底喜歡以公開找碴(無誤)的方式與人交流,嘗試要對方回答「什麼是善」、「什麼是美」的問題,並且敲打他們話語中的漏洞,不停追問,直到對方承認自己的無知。

這邊碰到第一個問題是,沒有人是無所不知的,面對無限的知識,一個人的所知也僅是微不足道的渺小,但是反過來說,人沒有必要知道所有的事,大多數都是用不上的無用內容,除非要為了應付考試,其餘那些徒勞的努力,只是讓人走向另外一個,名為愚者的路。

於是有了追尋真理的人,與嘲笑前者,自己卻所知更少的人。

黑暗森林

這是來自科幻小說《三體》的理論,非常粗暴地可以總結成,由於種種差異,文明之間無法確認對方的意圖,而即使對方比自己弱小,也有可能後來居上,若是暴露自身的存在,就有可能被快速消滅,所以各個文明都需要努力隱藏自身的蹤跡。

使用黑暗森林法則只是方便說明,當然人跟人之間不需要互相毀滅......對吧?但是終究我們難以確知對方的意圖,然而在辨明對方意圖之前,早就不斷釋放出自己的訊息,如何談吐、表現、回應、以及知識涵養,這些是提供對方該擺出什麼姿態的依據。

關鍵在於在還沒釋出訊息以前,地圖上是滿佈戰爭迷霧的,但是一旦釋出訊息,黑夜燃起火光,敵我高下立判。

所以會變成以下狀況:

  1. 我們會希望表現出有知的姿態、或至少不是愚蠢的。
  2. 知識是無窮的,沒有人能擁有足夠的知識。
  3. 直接展現出知識,等同暴露自己的位置。
  4. 當你水準勝過對方時,自然對方摸不透你;當你水準不如過對方時,自然對方也一覽無疑。

悖論

這樣就形成一個悖論,「不愚蠢的人會承認自己的愚蠢;而不承認自己的愚蠢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可以這樣說,不愚蠢的人因為知曉自身的不足,而會語帶保留;相反蠢人因為把自己的想法都掏盡了,反而無所遁藏,一切攤在大眾目光下。

最後收斂一點,畢竟現實不是隨時都在賽局或戰爭,但是收斂自己的表現方式,其實能讓自己留下許多餘裕,簡單舉個例。

譬如說許多人會使用「XXX就是怎樣」的句型,像是「政府就是要照顧人民」可以說成「照顧人民是政府的工作」,前者說的是結果,這有可能失敗;後者說的是責任,是改善的方向,差別是過「」的宣稱會難以承受現實的失誤。


👉有光的地方【FacebookMattersMedium|POTAT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40會員
108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18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
Thumbnail
2024/11/18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生活中要有愚人的勇氣 太瞻前顧後、機關算盡 有時候並不是壞事 但到頭來卻發現 心中所想的路線、提前好久做的準備 80%不會實現 { 人算不如天算 } 有時候不如愚者一樣 想幹嘛就幹嘛 隨性而活 不被腦神經綁架 也是一種浪漫 🌊
Thumbnail
生活中要有愚人的勇氣 太瞻前顧後、機關算盡 有時候並不是壞事 但到頭來卻發現 心中所想的路線、提前好久做的準備 80%不會實現 { 人算不如天算 } 有時候不如愚者一樣 想幹嘛就幹嘛 隨性而活 不被腦神經綁架 也是一種浪漫 🌊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Thumbnail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Thumbnail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Thumbnail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Thumbnail
謙卑與彈性,可以幫助我們不陷入困境~ 在開始談論事情之前,我們先承認自己只知道一部分或者不知道那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我們「並非全知全能」。在這樣的認知之下,我們得以不強迫事情的發展,因為發展的可能性往往會不同於我們根據舊有經驗所臆測出來的結果。
Thumbnail
謙卑與彈性,可以幫助我們不陷入困境~ 在開始談論事情之前,我們先承認自己只知道一部分或者不知道那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我們「並非全知全能」。在這樣的認知之下,我們得以不強迫事情的發展,因為發展的可能性往往會不同於我們根據舊有經驗所臆測出來的結果。
Thumbnail
我很喜歡說,現在有原初水晶,修行起來比我過去只靠自己,容易進步許多。 不過過去我修行最艱難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法寶為我指路,這些法寶都是一些我自己苦思冥想出來,在自己最沒有智慧的時候,至少還能確認是正確的一些話。 錯誤的根基,發展不出正確的道路,當時我是這麼想的,因此我那時發覺,唯一可能完全正確的一個
Thumbnail
我很喜歡說,現在有原初水晶,修行起來比我過去只靠自己,容易進步許多。 不過過去我修行最艱難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法寶為我指路,這些法寶都是一些我自己苦思冥想出來,在自己最沒有智慧的時候,至少還能確認是正確的一些話。 錯誤的根基,發展不出正確的道路,當時我是這麼想的,因此我那時發覺,唯一可能完全正確的一個
Thumbnail
我們對知識的認知, 有三重境界: 一重,知識(含自己的總結)就是真理,它說的都是對的。 二重,知道它有錯,所以批判、排斥。 三重,務實知道它哪裏有用、哪沒用,所以重新接納並嘗試善用。
Thumbnail
我們對知識的認知, 有三重境界: 一重,知識(含自己的總結)就是真理,它說的都是對的。 二重,知道它有錯,所以批判、排斥。 三重,務實知道它哪裏有用、哪沒用,所以重新接納並嘗試善用。
Thumbnail
人都是愚蠢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前提,但有多少人會願意承認這點?
Thumbnail
人都是愚蠢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前提,但有多少人會願意承認這點?
Thumbnail
距離閱讀這本書已經有一陣子,正好前幾天聽Podcast提到了這本《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談論為什麼聰明人會被一些資訊所欺騙,或是盲目的相信不合理的事情,然後透過各種資訊想要佐證自己不是理盲,而是有憑有據的支持自己的認知或觀點,正好想到這一本書 《知識的假象》 的心得還沒寫,趁著假日來補足一下。
Thumbnail
距離閱讀這本書已經有一陣子,正好前幾天聽Podcast提到了這本《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談論為什麼聰明人會被一些資訊所欺騙,或是盲目的相信不合理的事情,然後透過各種資訊想要佐證自己不是理盲,而是有憑有據的支持自己的認知或觀點,正好想到這一本書 《知識的假象》 的心得還沒寫,趁著假日來補足一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