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會「報復性熬夜」嗎?
疲憊的一天,當我們終於下了班、下了課,把作業、帶回家的加班業務處理完,吃飯、洗澡,不知不覺來到晚上十二點,告訴自己該睡了。
接著,我們躺在床上,想著:「該睡了、該睡了,再不休息,明天早上起來去上課、上班,會很累的。」
但我們卻張著眼睛,滑著手機,又想到:「啊,今天好像都沒有時間好好滑個手機,來滑個十分鐘好了」。
先刷個今天都沒空完的手遊,翻一下Disney+、NetFlix、Youtube上了什麼新片,打開Facebook看看有什麼新聞,點開instagram瞧瞧朋友發的現實動態,啊!再來滑一下網拍......
回過神來,發現已經半夜兩點半。
結果隔天早上,睡眠不足,頂著熊毛眼、頭昏腦脹地去上班。
比起過往傳統「想睡睡不著」、「想睡但提早醒來」以及「睡了一整夜但覺得沒睡飽」的「被動失眠」。現在的我們,更常讓自己「主動失眠」。明明該睡的時間到了,但我就是死撐著、再撐一下、再做點別的事,讓自己「再清醒一下」。
不過,隔天早上醒來,我們全身的疲憊,總讓我們想拍死昨天熬夜的自己。
為什麼我們要報復性熬夜?
——與我們想恢復的「活力」有關。
我們會「報復性熬夜」,並不只是「不夠自律」或「自制力不夠」的問題。 「報復性熬夜(或稱:主動失眠)」,其實與我們生活中「無法恢復的活力有關。」
生活裡,簡單分類,我們會耗費三種「活力」,
分別是「體力」、「腦力」以及「心力」。
(一)體力:
只要我們有出門,身體有「活動」,不論是走路、搬重物、爬樓梯或運動等,我們就免不了消耗「體力」。 恢復「體力」的方式最簡單,只需要「充足睡眠」,就可以逐漸恢福。
(二)腦力:
只要需要「要動腦」的事情,就會消耗我們的「腦力」。例如:要上學新收新知、上班時處理困難的業務、要想任何事情......等。 恢復腦力的方式,就是讓腦袋好好地放空,讓腦袋不工作、什麼都不去想。常常半夜,我們還無意識般滑著手機不肯睡,就是大腦想要更多「放空」的時間。
(三)心力:
只要處理任何「人與人的互動」,涉及人際關係,我們多少都會耗費心力,尤其在與我們不那麼喜歡、與沒辦法讓我們自在放鬆的人們相處時,就更耗費心力。 恢復心力的方式,就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讓自己有多一點的「獨處」。
當我們滑著手機不睡,開始「報復性熬夜」,腦袋放空地瀏覽手機各種頁面、看有趣短片、朋友動態,其實是想恢復我們的「腦力」;享受一個人的夜深人靜、不被別人打擾,就算很累還是捨不睡,是因為終於有時間獨處,能好好恢復我們的「心力」。每到該睡的時間還不想睡,是因為我們想要更多「屬於自己的休息」,但卻不知不覺中,排擠到了「體力」的休息時間。
報復性熬夜的解藥——三小休息法:
現在,我們知道報復性熬夜,是因為給自己「心力與腦力」休息時間不夠多。 在這繁忙的時代,我們該怎麼安排合理的「休息時間」給自己呢? 可以來試試看「三小休息法」。
1. 每天「三十分鐘」
每一天都安排完全屬於自己的「30分鐘」。我們可以運用白天空檔或晚上睡覺前,做一些讓自己腦力、心力感到平靜的事情。例如:看書、聽喜歡音樂、書寫日記、畫畫、正念冥想......等讓大腦「主動地去放鬆」。
2. 每週「三個小時」
每一週安排給自己「三個小時」。利用這將近半天的空檔(如果有孩子要照顧的父母,協商彼此輪流照顧孩子),出門踏青走走、去電影院看場電影,或者去與能讓你感到放鬆的朋友聚餐敘舊,在這半天的時段裡,不論是獨處還是讓你感到自在的人相處,去完整休息與享受生活。
3.「每三個月」安排「大於一天」的休息。
每一季,不要忘了安排完整、超過一天的休息。在這一整天,讓自己抽離原本的工作,給總是高速運轉疲憊的大腦足夠的休息空間,在這一天,我們可以投入一件自己喜歡的活動,例如:安排一日(或多日)的旅行、從事自己的興趣嗜好......等。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報復性熬夜」,是因為現在忙碌社會,我們總是「留太少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只能每天藉由熬夜,「偷」一些時間,來恢復白日耗盡的「心力」與「腦力」。但這樣的結果,卻讓隔天的我們,總是疲憊不已。
現在,不妨試試看「三小休息法」,讓自己在每一天平時,都能隨時好好「充電」,讓自己能更心甘情願,早點去睡吧!
By 熱血小隊員,參與《醫事人員放輕鬆:醫療專業人員自我照顧及心理急救技術》研習學習整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