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接續上篇: 讀書心得: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一)

訓練動作

適合用於長期提升最大肌力的訓練動作必須要符合以下原則:

  • 符合人體自然動作原理: 與人體日常生活的動作相近的訓練動作較不易造成訓練傷害,且這些訓練所獲得的肌力更能夠直接應用在生活或運動場上。
  • 具有大負重潛力: 能扛起較大的重量的動作長期進步空間較大,且能帶動量級小的動作一起進步。
  • 多肌群多關節參與: 多肌群多關節參與的動作可以強化自然動作的控制力,並增強肌群之間的協調性。
  • 充足的動作幅度: 大幅度的動作可以推動小幅度的動作的成績,但是反過來則沒有同樣的提升效果。
  • 具備適當的進階和退階: 所謂的退階是指同型態但難度較低的動作,用於當動作窒礙難行的時候; 進階則是同型態但刺激更高的動作,用於當動作進步停滯的時候。

依據動作類型可分為:

  • 上肢水平推: 如臥推
  • 上肢水平拉: 如划船
  • 上肢垂直推: 如肩推
  • 上肢垂直拉: 如引體向上
  • 下肢推: 如深蹲
  • 下肢拉: 如硬舉
  • 下肢單腳支撐及重心轉換: 如負重行走

組數、次數與重量

關於訓練時每組的次數以及使用的重量。本書因為專注於提高最大肌力,所以每組次數比一般常見的 8~12下一組更少,但使用的重量更高:

  • 每週訓練1~3次。每個動作3~4組,每組5下。組間休息3~5分鐘。
  • 使用最大肌力75%~85%的重量。這是因為要抵抗老化過程的肌肉流失,至少需要65%~85%以上的訓練強度; 要刺激骨密度提高需要70%~80%; 而要提升神經系統的徵召能力則需要85%以上。
  • 下肢動作每週增加 2~5公斤,上肢動作每週增加 0.5~2公斤。

結語

身體能做的事,就是展現自由的方式。

在追求財富自由之前,應該先鞏固身體的自由。遺憾的是,對於中老年人的活動力的討論實在是太少。尤其是在亞洲,一提到中老年人的運動似乎就只剩下登山健行。希望本書能夠為更多人帶來啟發,投入終身訓練的行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ish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Neis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桌遊設計師 Geoff Engelstein在遊戲開發者大會GDC 2018上所做的演講,講題是 Board Game Design Day: White, Brown, and Pink: The Flavors of Tabletop Game Randomness 討論遊戲設計上常見的三種類型
Thumbnail
2022/10/19
桌遊設計師 Geoff Engelstein在遊戲開發者大會GDC 2018上所做的演講,講題是 Board Game Design Day: White, Brown, and Pink: The Flavors of Tabletop Game Randomness 討論遊戲設計上常見的三種類型
Thumbnail
2022/10/05
本書是日本知名格鬥電競選手Tokido的自傳,講述了他在中小學時期對格鬥遊戲的癡迷、東大求學時期對人生的迷茫、以及成為職業電競選手之後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運動員? 抑或是創業家? Tokido生於1985年,當他於2010年成為職業選手之時,"電子競技"或者英文的eSports甚至都還沒有成為一個被
Thumbnail
2022/10/05
本書是日本知名格鬥電競選手Tokido的自傳,講述了他在中小學時期對格鬥遊戲的癡迷、東大求學時期對人生的迷茫、以及成為職業電競選手之後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運動員? 抑或是創業家? Tokido生於1985年,當他於2010年成為職業選手之時,"電子競技"或者英文的eSports甚至都還沒有成為一個被
Thumbnail
2022/08/13
籃球有四節、棒球有九局,為何人生只能強硬拆分為兩個半場? 比起上下半場這種Waterfall式的思維,也許採用Iteration的思維來設計人生更能面對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
Thumbnail
2022/08/13
籃球有四節、棒球有九局,為何人生只能強硬拆分為兩個半場? 比起上下半場這種Waterfall式的思維,也許採用Iteration的思維來設計人生更能面對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中老年人訓練動作的選擇,以及進退階的重要性。介紹了符合人體自然規律的動作選擇原則、具備大負重潛力的多關節動作的重要性,以及動作的進退階安排。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有關動作的學習推薦閱讀何立安老師的《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中老年人訓練動作的選擇,以及進退階的重要性。介紹了符合人體自然規律的動作選擇原則、具備大負重潛力的多關節動作的重要性,以及動作的進退階安排。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有關動作的學習推薦閱讀何立安老師的《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樂齡族、熟年族群對於透過重量訓練的接受度在近幾年也有明顯的提升,且此族群確實有透過重量訓練維持肌力、避免跌倒等受傷風險的需求,但坊間目前尚未有一本從心理、訓練方法到計畫安排,如此全面性的樂齡族重量訓練書,預期可成為此類書籍的代表作品之一。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樂齡族、熟年族群對於透過重量訓練的接受度在近幾年也有明顯的提升,且此族群確實有透過重量訓練維持肌力、避免跌倒等受傷風險的需求,但坊間目前尚未有一本從心理、訓練方法到計畫安排,如此全面性的樂齡族重量訓練書,預期可成為此類書籍的代表作品之一。
Thumbnail
我們所熟知的六大方向肌力訓練,以動作方向性來看,下肢推拉,上肢水平推拉和垂直推拉,如果以訓練動作來看,不外乎深蹲、硬舉、臥推、划船、肩推、引體向上,不管是一般族群,想要增肌減脂或是想要有健康的身體,
Thumbnail
我們所熟知的六大方向肌力訓練,以動作方向性來看,下肢推拉,上肢水平推拉和垂直推拉,如果以訓練動作來看,不外乎深蹲、硬舉、臥推、划船、肩推、引體向上,不管是一般族群,想要增肌減脂或是想要有健康的身體,
Thumbnail
接續上篇: 讀書心得: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一) 訓練動作 適合用於長期提升最大肌力的訓練動作必須要符合以下原則: 符合人體自然動作原理: 與人體日常生活的動作相近的訓練動作較不易造成訓練傷害,且這些訓練所獲得的肌力更能夠直接應用在生活或運動場上。 依據動作類型可分為: 下肢推: 如深蹲
Thumbnail
接續上篇: 讀書心得: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一) 訓練動作 適合用於長期提升最大肌力的訓練動作必須要符合以下原則: 符合人體自然動作原理: 與人體日常生活的動作相近的訓練動作較不易造成訓練傷害,且這些訓練所獲得的肌力更能夠直接應用在生活或運動場上。 依據動作類型可分為: 下肢推: 如深蹲
Thumbnail
與其說這是一本健身書,不如說更像是一本關於運動科學的科普書。書中的思維、論述與辯證方式甚至給我一種在讀大學教科書的感覺,可見作者確實是受過嚴謹的科學訓練。對於建立正確的健身防老觀念而言,本書可說是相當出色。 為什麼需要抗老化訓練 為什麼重訓是最佳的抗老化訓練
Thumbnail
與其說這是一本健身書,不如說更像是一本關於運動科學的科普書。書中的思維、論述與辯證方式甚至給我一種在讀大學教科書的感覺,可見作者確實是受過嚴謹的科學訓練。對於建立正確的健身防老觀念而言,本書可說是相當出色。 為什麼需要抗老化訓練 為什麼重訓是最佳的抗老化訓練
Thumbnail
本文聊1.自己的特性,2.社會議題,go~~~ 上次聊到肢段比,那是有關下半身運動,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我從怪獸訓練、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得來的架構,重量訓練可以分成(上、下肢)*(推、拉、轉、走)
Thumbnail
本文聊1.自己的特性,2.社會議題,go~~~ 上次聊到肢段比,那是有關下半身運動,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我從怪獸訓練、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得來的架構,重量訓練可以分成(上、下肢)*(推、拉、轉、走)
Thumbnail
《2021.12.19-訓練計劃篇》 各位讀友們是否跟我一樣還是健身菜鳥時,一踏進健身房時看到奇異怪型的健身器材、不同款式的跑步機、五顏六色槓片後,因太多器材而不知該從哪開始訓練?  
Thumbnail
《2021.12.19-訓練計劃篇》 各位讀友們是否跟我一樣還是健身菜鳥時,一踏進健身房時看到奇異怪型的健身器材、不同款式的跑步機、五顏六色槓片後,因太多器材而不知該從哪開始訓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