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回憶看事情,只會被情緒綁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娘家的整理、修建與安頓,是這次回台的首要任務。期間,早已不住在家中的老父來電,帶著怒氣和過往的傷痛,指責家母樂衷志工不守本、家裡亂糟糟、該換的耗品不處理、回收物堆積如山,致使他根本不想回家爾爾。我先是面無表情地聽完嚴批帶罵、飽含負面情緒的抱怨,然後想到了《伊索寓言》的一則故事:
一個小男孩跳到河裡游泳。突然,他大聲呼叫起來:「救命呀!我的腳抽筋了,誰來救救我呀!」
一個男人剛好經過,站在河邊說道:「誰叫你在這麼危險的區域游泳,你沒瞧見禁止標誌嗎?」
小男孩咕嚕咕嚕地喝進幾口河水,揮手掙扎說:「你先把我救起來再罵我嘛!」
對於陷入困境的人,如果用說的有效,世界便不需要信仰。情感上的債務如是,要是抱怨就能改善關係,那婚姻諮商師這行業早已消失!
Gaspar Uhas on Unsplash
許瑞云醫師說過:「我們的頭腦很會編故事。當一個人帶著正知和正念時,往往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抓著頭腦編寫的故事,就會讓自己看到的一切不只扭曲、還讓人痛苦。」
我的雙親積怨已久是公認的「秘密」,否則不會走到如今各自生活的局面。在長期的觀察中,誤會很多時候是「自願」發生的。一封未回覆的簡訊、一通未接的來電,就可以衍伸出許多不必要的揣測和臆想。
其實父親的怒意,來自沒有收到母親回覆的簡訊,而認為她是蓄意為之,進而惱羞成怒,最後破口大罵。在這一連串的反應中,被大腦所掌控、被情緒所牽引、最後無疑讓彼此的關係雪上加霜,在我這個女兒這邊也得不到「同情分」,反而更想逃離。
過去一個月,我深切意識到「把話埋藏在心中」,終究都會變成頭腦的「故事素材」,於衝突爆發時化身為壓垮關係的「隱身殺手」。結果到頭來,我們都被大腦騙了、關係黑了、情分沒了,何苦來哉?
於是我終於能夠體會,為什麼許瑞云醫師在《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這樣說:「只有愛才能和愛相互匯聚,生氣只會把彼此推得更遠。家人之間懂得同理、傾聽和善意表達時,愛才會流動。有了愛的流動,生命就能感到幸福、快樂與祥和。人生苦短,與其耗費時間在痛苦怨恨的回憶中,不如選擇重新學習,創造美好的關係。」

📚關於自我療癒,本文推薦閱讀:

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哈佛醫師心能量 啟動內在療癒力》/許瑞云/天下生活
avatar-img
64會員
128內容數
美國生活去,任何「第一次」都是印記,都很珍貴。 那些忐忑的、興奮的、不安的、新鮮的、大開眼界的, 還是需要留下那麼一筆紀錄的,是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伊太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書寫中斷了? 不是沒情緒沒感情,而是不理智的情感滿溢到我難以下筆⋯⋯ 想改變什麼卻什麼也改變不了的無力感, 充斥著待在娘家的這幾個禮拜, 好像,也只能埋頭做事、配合出演。 而支撐自己的,是不想留下遺憾的信念。 還有一個心安奮鬥的理由。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
面對父母老後,就跟生小孩一樣,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許多回憶會翻攪、怨啊愛的在打架,但終究還是必須面對心中害怕失去、趨樂避苦的脆弱。這份脆弱使人痛苦,卻也讓我們更能同理相同處境的人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二十年了!從父親興致沖沖半夜帶著全家到台南市「南都戲院」(舊址: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38號)觀看二輪電影,竟已經過了二十年,而舊戲院建築也已經拆除,物換星移下,我們長大了,父母已過耳順,各自的生命都翻了幾轉。
鄉愁兩字,不像某時間季節好發的流行病,反而比較像是一年四季都纏身的「老症頭」。一首歌、一段文字、一張照片都能把你吸進回憶的旋渦,根本防不慎防。
我永遠記得那天,他的背影被黃昏的夕陽染上一層光暈,我目送著,直到再也看不見為止.....
為什麼,書寫中斷了? 不是沒情緒沒感情,而是不理智的情感滿溢到我難以下筆⋯⋯ 想改變什麼卻什麼也改變不了的無力感, 充斥著待在娘家的這幾個禮拜, 好像,也只能埋頭做事、配合出演。 而支撐自己的,是不想留下遺憾的信念。 還有一個心安奮鬥的理由。
從噩夢中醒來的我,意識到自己又帶著期待自傷傷人,心中不免慨嘆:「人這一輩子的功課,始終必須回到自身。」而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深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不批判、不反感、不怨懟
面對父母老後,就跟生小孩一樣,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許多回憶會翻攪、怨啊愛的在打架,但終究還是必須面對心中害怕失去、趨樂避苦的脆弱。這份脆弱使人痛苦,卻也讓我們更能同理相同處境的人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二十年了!從父親興致沖沖半夜帶著全家到台南市「南都戲院」(舊址: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38號)觀看二輪電影,竟已經過了二十年,而舊戲院建築也已經拆除,物換星移下,我們長大了,父母已過耳順,各自的生命都翻了幾轉。
鄉愁兩字,不像某時間季節好發的流行病,反而比較像是一年四季都纏身的「老症頭」。一首歌、一段文字、一張照片都能把你吸進回憶的旋渦,根本防不慎防。
我永遠記得那天,他的背影被黃昏的夕陽染上一層光暈,我目送著,直到再也看不見為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段破碎的記憶,充滿了情感與掙扎。故事中包含著家人的痛苦、犧牲和爭執,以及主人公內心的掙扎和迷失。文章中透露了懊悔和反省的情感,充滿了人生的沉思與掙扎。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爸爸在講故事時不經意地,一句話解釋了深澀的成語,讓6歲兒子恍然大悟~秒懂的情節令人捧腹不已。也記錄著展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親子溫馨和樂的印象。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段破碎的記憶,充滿了情感與掙扎。故事中包含著家人的痛苦、犧牲和爭執,以及主人公內心的掙扎和迷失。文章中透露了懊悔和反省的情感,充滿了人生的沉思與掙扎。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爸爸在講故事時不經意地,一句話解釋了深澀的成語,讓6歲兒子恍然大悟~秒懂的情節令人捧腹不已。也記錄著展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親子溫馨和樂的印象。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