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肩膀背負了多少重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身體不健康,世界的美好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如果內在不美麗,擁有世間的成就和金錢又有什麼價值?
如果照顧不開心,就要想辦法先顧好自己的身心。
在他說「不」的同時,可能還伴隨著一句「我不要」或「不要管我」。這些簡短字句有時會讓過去的陰影重新浮上檯面,那些曾令你感到挫折、灰心喪志、被否定、被批評或被拒絕的往事。
在這股壓力背後,往往會有一連串的自我批評和憂慮,一次又一次地消耗著你:「如果我離開,拋棄了他,我就會感到愧疚」、「如果留下來,我就會落入他的圈套,讓自己受到傷害」、「如果不採取行動,他有可能發生嚴重事故,我會無法原諒自己」、「我沒有辦法勝任」、「為什麼別人做得到,我卻不行」、「我覺得自己沒有盡心盡力」、「有時我真希望一切都能結束」… …自毁想法讓你失去控制,消耗你設法保有的剩餘精力。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我甚至會說每一種情緒都有幫助,因為他們能讓我們明白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情緒或感受可以由某個情境引發,他們發生在你,而不是別人身上。即使面對同樣的情況,每個人的反應也不盡相同。因此,自身的情緒主要反映你內心世界的變化。他們會告訴你,這種情況是否滿足了你的需求。如果發生的事情令你滿意,你就會感到快樂、平靜或幸福。
你可以在能力範圍內陪伴親人、保持聯繫,不多不少、無須苛求。當一切似乎失控的時候,退一步、慢一步,允許自己靜下心來休息,傾聽正在發生的一切。唯有如此,你才能重拾自己的待辦事項,並且想辦法盡可能化整為零,也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一件可以辦到的事。每跨出一小步都要記得肯定自己,因為你正在前進。例如,你可以嘉許自己看的書或把一點時間保留給自己,以此作為起點。
──以上是摘自《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書中溫暖的文字

要離開被照顧者,或陪著他,都是種選擇,也都被允許。

有些成年父母終身照顧成年兒女的一切,其實沒有一個人該背負著任何一個人的生命而活著。
要是有時候被照顧者不再需要背著,就放下吧!就算繼續要站在他的左右,可以時而陪著他,時而給自己自由,也給對方自由。
「期待離世的那一天,就是功德圓滿了。」,「希望不用管這管那,只要管好自己。」覺得擔子很重時,翻翻《#沒關係你可以哭出來》這樣的書,可以讓人輕鬆。
尤其將對方情緒當成自己責任,陪伴者容易是下一個憂鬱患者。就像對於憂鬱症親屬而言,陪伴的長時間、高壓力、無盡頭是三個最大地雷。他的生命不是別人的責任,必須要穩住自己才能溫暖對方,當不知道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存在就是最好的陪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71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勤愛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大學時,她是非常獨立自主的女生,也有很多的興趣和夢想,結婚後遠嫁外地,跟婆家住在一起,又因要配合老公的個性,她成了丈夫旁邊的小女人,生活只有公婆、先生、孩子和同事,跟外界失去了聯繫。同學和朋友都想不透,當年很活躍的她,怎麼結了婚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因為有所愛之人,就有活在當下的正當性;因為同時也被愛著,人才有存在的真實感,我們都是為愛而生。無論我們遇見誰,那都是當下需要我們學習的「對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搜尋二十六年前的光影裡,未曾出現閃耀的鑽石珠寶,耳朵中沒聽過浪漫激情的海誓山盟,倒是某天有一堆鼻涕眼淚被一隻大手接住,稍微減輕了找不到衛生紙的尷尬,然後,我就做了託付終身的決定。 *本文刊登於人間福報2022.03.23「人間滋味」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人有七情六慾,女性當然不例外。」 Netflix 原創影集《性/生活》討論女性情慾,你從什麼角度看呢? 本篇獲 #女人迷 入選,這裡是作者對本文的部分摘錄,全文連結可點入 #女人迷。真實剖析如何透過「情感書寫」找回最真實的自己。(本文涉及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E 是性?性生活?還是生活
在大學時,她是非常獨立自主的女生,也有很多的興趣和夢想,結婚後遠嫁外地,跟婆家住在一起,又因要配合老公的個性,她成了丈夫旁邊的小女人,生活只有公婆、先生、孩子和同事,跟外界失去了聯繫。同學和朋友都想不透,當年很活躍的她,怎麼結了婚就完全變了一個人?
因為有所愛之人,就有活在當下的正當性;因為同時也被愛著,人才有存在的真實感,我們都是為愛而生。無論我們遇見誰,那都是當下需要我們學習的「對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搜尋二十六年前的光影裡,未曾出現閃耀的鑽石珠寶,耳朵中沒聽過浪漫激情的海誓山盟,倒是某天有一堆鼻涕眼淚被一隻大手接住,稍微減輕了找不到衛生紙的尷尬,然後,我就做了託付終身的決定。 *本文刊登於人間福報2022.03.23「人間滋味」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人有七情六慾,女性當然不例外。」 Netflix 原創影集《性/生活》討論女性情慾,你從什麼角度看呢? 本篇獲 #女人迷 入選,這裡是作者對本文的部分摘錄,全文連結可點入 #女人迷。真實剖析如何透過「情感書寫」找回最真實的自己。(本文涉及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E 是性?性生活?還是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Thumbnail
在愛情裡需要的是雙方共同付出,不是你努力拼命的哭喊就可以維持,因該走的始終都會走,強留的也只是互相折磨,所以要記得別把他人當成你的天,否則若某一日天垮了,那麼你也將被壓死。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和照顧。透過放過自己,我們可以在全力以赴後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並為自己設立安全界線。照顧自己不是擺爛,而是必要的自愛和關懷。雖然在生活中充滿取捨,但只有我們才能真正好好照顧自己。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Thumbnail
在愛情裡需要的是雙方共同付出,不是你努力拼命的哭喊就可以維持,因該走的始終都會走,強留的也只是互相折磨,所以要記得別把他人當成你的天,否則若某一日天垮了,那麼你也將被壓死。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和照顧。透過放過自己,我們可以在全力以赴後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並為自己設立安全界線。照顧自己不是擺爛,而是必要的自愛和關懷。雖然在生活中充滿取捨,但只有我們才能真正好好照顧自己。
將專注力拉回自己身上吧 過度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