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法修法觀察(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心高等教育學生事務的人,近期除了一些私校退場或合併的新聞外,應該就是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大學法修法草案的事件了。雖然在各方角力之下本期院會已確定不會列入議程討論,看來是還會有一段協商溝通的過程,姑且先不論哪方的論述才是對的,蠻有趣的是根據有些媒體報導大學行政端這次在討論草案時沒有被邀請表示意見?很多師長都是看新聞才知道,一時之間高教圈各協會紛紛發表聲明表示反對。

  筆者認為有一個部分或許是值得觀察的,如果有辦法蒐集到各方的資訊來做整合確認,也許可以進一步從中分析出為什麼學生自治跟校務參與一直以來會處於某種尷尬的狀態,這個觀察的點就是前一陣子台灣學生聯合會發了一份公文到各大專校院,請各校提供有關此次大學法修正草案的意見,這一份公文「各校把它交辦給哪個單位來主責辦理」

  由於在寫這篇文章時無法從各校取得關鍵資訊,以下單純為個人憶想分析,如有不正確或過度解讀之處請大家指導交流。

  就自己在大學行政端的粗淺經驗,一般來說這類涉及教務、學務等多單位的公文,尤其攸關整體校務發展,議題性影響全校級別的公函,會由校務核心單位,多半是秘書室、研究發展處等具有總體策略代表性的單位來承辦,層層交辦蒐集各單位的意見後,必須再經過校長核示再覆函回應,相信繳交過USR、綠色大學、智慧財產權或先前某幾次法律修正案教育部發的調查公函,就可以知道學校是怎麼看待的。

  這一次台學聯所發出的的公函,占比最大的當然就是媒體也放大報導的學生代表性提升的內含,然而如果仔細檢視,也涉及像是學校組織設立、校園安全、校務會議、校長遴選、教師聘任、學位認定、學則規範等面向,並不全然只有所謂學生參與校級會議代表比例的議題,先不說《大學法》本身不就是攸關各大學最直接的法律嗎?再退一百步來看這些內容都不是一個以輔導學生社團的二級單位或是學生會的權責,依照學校處理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幾點觀察:

  1. 學校是否會從發文單位來判斷這份公函的處理層級而非看重實質內容。
  2. 呈上,學校怎麼看待(學生)組織的角色位階。
  3. 對於“自認”非對等的學生組織是怎麼應對。

  這邊的學生組織最直接的就是目前代表國內各大專院校自治組織學生會的台學聯,間接的就是表現出學校平時是怎麼跟學生自治組織互動。可以相信直接把公函分派到二級單位課外活動組的學校,在淺意識中仍然沒有改變傳統上對於學生自治的想法,仍是過去認為「學生會就是課指組輔導下的學生組織」,台學聯這種組織的來函理所當然就是丟到課指組處理,至於內容是不是有涉及其他單位事務,並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如果今天一樣是調查這次大學法修正草案的意見,但發文單位是教育部或其他大人們組成的協會,做法會不會不同?沒有,很好也許前面的猜測會薄弱一點,如果有差別待遇,就很值得推敲思考。

  一方面說沒有詢問師長的意見,一方面如果又是這樣消極處理這樣的來函,可能要思考的是長期以來放棄溝通的是哪一方?可能更多的仍是不把學生視為同一層級可以理性共同討論的對象,自然要極力表示反對,也可以觀察得到既得利益者,掌握權力的人是怎麼看待校園民主與學生參與校務。

  至於為什麼不是教育部或是立法院教育及文教委員會發文到各大學進行修法的事前意見調查,就不是筆者這個層級可以理解了,也許有夥伴可以分享一下其中眉角。現在如果只有台學聯在做這件事情,或許各大學就好好“透過正式管道”(公函應該算吧?)反應一下對於此次修法的各種意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ng-Chen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Chang-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7
臺南迎接龍年,春風吹拂下,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臺南建城已四百年,古都風華依然燦爛,赤崁樓、安平古堡見證歷史滄桑變幻。龍年祈願國泰民安,盛世太平,臺南文化歷史與美景融為一體,願景璀璨。
Thumbnail
2024/02/07
臺南迎接龍年,春風吹拂下,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臺南建城已四百年,古都風華依然燦爛,赤崁樓、安平古堡見證歷史滄桑變幻。龍年祈願國泰民安,盛世太平,臺南文化歷史與美景融為一體,願景璀璨。
Thumbnail
2022/05/11
  因緣際會到國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去研習,出發前在網路上想要搜尋住宿環境的開箱卻只有一篇幾十年前的文章,本來看了有點擔憂後來發現其實比想像中的舒適,在此分享一下給有研習需求的人參考。
Thumbnail
2022/05/11
  因緣際會到國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去研習,出發前在網路上想要搜尋住宿環境的開箱卻只有一篇幾十年前的文章,本來看了有點擔憂後來發現其實比想像中的舒適,在此分享一下給有研習需求的人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之前有一段時間,許多學生自治團體開始討論將學生會從學生政府改制為學生工會的方式進行,並努力推動學生會法人化這件事。學生會的運作框架/模式,為什麼會發這麼多呢?事實上,大學法的本質只認定一個學生會原則,是基於穩定學生自治組織的定位,以確保學生會的獨立運作不受到其他學生自治組織(宿委會之類的)取代地位。
Thumbnail
之前有一段時間,許多學生自治團體開始討論將學生會從學生政府改制為學生工會的方式進行,並努力推動學生會法人化這件事。學生會的運作框架/模式,為什麼會發這麼多呢?事實上,大學法的本質只認定一個學生會原則,是基於穩定學生自治組織的定位,以確保學生會的獨立運作不受到其他學生自治組織(宿委會之類的)取代地位。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意識的抬頭,心理健康的保衛戰正在大學內展開,本篇報導點出大學校園內心輔資源的現況及面臨到的問題,從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此外,心理健康意識也在校內種下一顆顆種子,自治的大學提供給學生發起心理健康活動的契機,冀望在未來,心理健康能夠真正落實在各大學。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意識的抬頭,心理健康的保衛戰正在大學內展開,本篇報導點出大學校園內心輔資源的現況及面臨到的問題,從上而下的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此外,心理健康意識也在校內種下一顆顆種子,自治的大學提供給學生發起心理健康活動的契機,冀望在未來,心理健康能夠真正落實在各大學。
Thumbnail
日前台中市某高中學生,因校方管教問題選擇輕生,之後其他學校也相繼傳出管教爭議,讓大家不禁好奇,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狀況,才讓青春生命如此輕易消逝? 讓我們一起探討校園事件到底要去哪申訴?申訴又到底有沒有用?
Thumbnail
日前台中市某高中學生,因校方管教問題選擇輕生,之後其他學校也相繼傳出管教爭議,讓大家不禁好奇,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狀況,才讓青春生命如此輕易消逝? 讓我們一起探討校園事件到底要去哪申訴?申訴又到底有沒有用?
Thumbnail
以中山大學為例 今日中山大學在校務會議上修訂校長遴選辦法的結果,無疑是大學法海納百川的最大笑話。 校長遴選委員會(下稱遴委會)主要根據教育部的《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中明確規範: 「一、學校代表:由學校校務會議推選,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依學校組織規程
Thumbnail
以中山大學為例 今日中山大學在校務會議上修訂校長遴選辦法的結果,無疑是大學法海納百川的最大笑話。 校長遴選委員會(下稱遴委會)主要根據教育部的《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中明確規範: 「一、學校代表:由學校校務會議推選,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依學校組織規程
Thumbnail
【這次】我們來聊聊學生的權利,以及老師的防禦
Thumbnail
【這次】我們來聊聊學生的權利,以及老師的防禦
Thumbnail
《高級中等教育法》:「高級中等學校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組織,……增進學生在校學習效果及自治能力。」 今年七月初開始,北市薇閣高中因為嚴苛的禁愛令而被端上新聞檯面。在禁愛令被揭穿的同時,大家也發現⋯⋯
Thumbnail
《高級中等教育法》:「高級中等學校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組織,……增進學生在校學習效果及自治能力。」 今年七月初開始,北市薇閣高中因為嚴苛的禁愛令而被端上新聞檯面。在禁愛令被揭穿的同時,大家也發現⋯⋯
Thumbnail
文/鄭盛懋 責任編輯/饒辰書、郭晴 自1996年臺師大學生會創立就實行政府制,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交由三個部會負責,分別是學生工作會、學生議會、學生評議會;然自2021年7月第26屆開始改為類理監事制,學生僅能直選學生代表及監事,負責行政的理事會則由學代間接選舉(互選)產生。
Thumbnail
文/鄭盛懋 責任編輯/饒辰書、郭晴 自1996年臺師大學生會創立就實行政府制,將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交由三個部會負責,分別是學生工作會、學生議會、學生評議會;然自2021年7月第26屆開始改為類理監事制,學生僅能直選學生代表及監事,負責行政的理事會則由學代間接選舉(互選)產生。
Thumbnail
【清訊新聞/臺北報導】 (圖/經濟民主連合) 近期立法院審議「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欲解決國家重點領域產業人才培育問題,於大學設置由產業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之獨立研究學院。本條例草案公開後,已有諸多團體提出質疑,包括架空大學法等十三項法律、研究學院院長獨大、師生權益缺失、校園資
Thumbnail
【清訊新聞/臺北報導】 (圖/經濟民主連合) 近期立法院審議「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欲解決國家重點領域產業人才培育問題,於大學設置由產業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之獨立研究學院。本條例草案公開後,已有諸多團體提出質疑,包括架空大學法等十三項法律、研究學院院長獨大、師生權益缺失、校園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