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現象觀察與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學有越來越多出國參訪交流機會,特別是去中國的,往往都是落地接待,學生只要負擔來回的機票跟辦理證件的費用,有些學校還會額外提供機票補助,而這些就需要徵選,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個很優秀的學生,已經通過徵選,某天他卻來說要放棄這個機會,因為真的很想讓他去,進一步詢問才道出是短期籌不出錢。回想起來,身邊許多積極爭取海外交流機會的學生,有很大的部分家庭經濟並非中上階層,或許是這樣,較成熟的學生反而更懂得積極累積表現和爭取代表學校交流的機會,而如果不是因為面試中問及或是在後來陪同他們出國的旅途中,有較開放的機會聊起家裡的私事,這些平時表現亮眼,群體中展現積極正向樂觀的學生,在家庭環境層面卻與理所當然的想像差距甚大,原以為家庭背景處於優勢的學生在出國競爭意願上會較明顯,確也不盡然如此。

  前幾天同事提到國際處寫信來請課指組處理校長答應國際生要在校務會議「保障兩個國際生名額」,坦白說當時第一個念頭是很不以為然的,照這種邏輯的話難道不需要保障原住民、同性戀學生的名額嗎?多元文化就是這樣雨露均霑的分配?雖然當下也有稍為意識到好像該冷靜考慮,不過還是脫口而出反對的聲音。事實上校務會議代表並沒有限制哪種身份不能來選,選舉制度也沒有特別會對哪一種族群不利,反而是以校內公共參與程度的低落,每年學校還要拜託認識的學生出來參選,而至少前一年外籍生候選人的票數反而是高的,可能是受熱心同學協助倡議,積極幫忙拉票,也或者是他們特殊的身分引起關注,一般的學生參選反而不容易引起關注促進投票率,在這種情況下處於弱勢的到底是誰呢?

  或許就真的應該要有這些弱勢(不一定是少數)族群的名額,但這會不會反過來排擠到甚至壓迫了其他一般族群的人,再來校務會議的代表如果缺額了其實影響重大,最近一次案例就是有學生代表被退學,沒能及時遴選補上所以未達十分之一的最低標準,導致會議無法招開,要是給了保障名額給國際生,但他們反而因為太容易得到不來參加甚至是根本不參選,不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某年有個佛教組織到行政院去抗議為什麼聖誕節放假佛誕日沒有(殊不知放的是行憲紀念日),但這樣的要求後來竟促成修法將佛誕日列為國定假日〔註1〕,在宗教界佛教組織是屬於弱勢的族群嗎?如果依照多元文化的理念要去關注弱勢族群的權力,那麼在這種狀況之下,台灣生活的回教徒或其他少數宗教信仰者,是不是更應該出來主張要把他們的信仰列為國定假日來紀念?

  回想越覺得自己真的不是一個友善的人,內心充滿各種歧視和刻板印象。寫到這邊是在反省自己真的長久以來即使不會刻意去打壓其他的族群,甚至覺得自己已經很中立了(但中立似乎某種程度也是不符多元文化的價值),坦白說沒有多積極甚至是更友善的對待這些族群,潛意識裡還是充滿長久以來養成的歧視跟刻板印象的吧。

~寫於2016/04/22


〔註1〕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http://weblaw.exam.gov.tw/LawArticle.aspx?LawID=E1300070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ng-Chen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Chang-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07
臺南迎接龍年,春風吹拂下,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臺南建城已四百年,古都風華依然燦爛,赤崁樓、安平古堡見證歷史滄桑變幻。龍年祈願國泰民安,盛世太平,臺南文化歷史與美景融為一體,願景璀璨。
Thumbnail
2024/02/07
臺南迎接龍年,春風吹拂下,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臺南建城已四百年,古都風華依然燦爛,赤崁樓、安平古堡見證歷史滄桑變幻。龍年祈願國泰民安,盛世太平,臺南文化歷史與美景融為一體,願景璀璨。
Thumbnail
2022/05/27
於在寫這篇文章時無法從各校取得關鍵資訊,以下單純為個人憶想分析,如有不正確或過度解讀之處請大家指導交流。
2022/05/27
於在寫這篇文章時無法從各校取得關鍵資訊,以下單純為個人憶想分析,如有不正確或過度解讀之處請大家指導交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Thumbnail
最近爆出許多的歧視言論,如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隱射歧視原住民加分,以及台大經濟學生會候選人所發出的政見。這讓許多人納悶:為什麼都讀到台大了,還說得出這種話?然而,學歷還真的跟偏見與歧視一點關係都沒有。許多人認知的「為什麼都讀到台大/頂大了」,其實不是知識與「沒有偏見」之間必然的連結,而是一種社會期待
Thumbnail
最近爆出許多的歧視言論,如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隱射歧視原住民加分,以及台大經濟學生會候選人所發出的政見。這讓許多人納悶:為什麼都讀到台大了,還說得出這種話?然而,學歷還真的跟偏見與歧視一點關係都沒有。許多人認知的「為什麼都讀到台大/頂大了」,其實不是知識與「沒有偏見」之間必然的連結,而是一種社會期待
Thumbnail
豐富生活的提案!擔任台灣代表和校園親善大使,還要感情、打工、校內外活動所有學分全拿!
Thumbnail
豐富生活的提案!擔任台灣代表和校園親善大使,還要感情、打工、校內外活動所有學分全拿!
Thumbnail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Thumbnail
傳統階級還存在的地方,不會解離到如此嚴重,因為總有一些地方型的意見領袖、知識分子,會整合這些價值觀,變成一套完整的意見。或者說,直接就帶領群眾,要群眾相信這個領袖,請大家跟著他走。但實際上,我們幾乎沒有這種地方型人物。
Thumbnail
最近學測放榜,許多高中生開始準備相關資料,以利在大學申請上能有亮眼表現。然而,幾日在非營利組織的課堂上,討論關於學生申請短期交換國外志工的議題。以下想從學生面、政府面、大學面三個面向與大家分享個人淺見。
Thumbnail
最近學測放榜,許多高中生開始準備相關資料,以利在大學申請上能有亮眼表現。然而,幾日在非營利組織的課堂上,討論關於學生申請短期交換國外志工的議題。以下想從學生面、政府面、大學面三個面向與大家分享個人淺見。
Thumbnail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圖:flickr) 學歷至上真的是世界中最醜陋的一個文化,尤其是在東亞。 評斷一個人的好壞竟然要靠學歷這項標籤,尤其是對學生,近期的沒考上建中,男子被父親逼迫當街發放榜單、放棄台大選擇亞洲貨360萬獎學金的事件,兩者的共通點就是,似乎只有世俗學術排名第一的學校才是學校,只有他們學校的學生才配當人。
Thumbnail
文化衝擊是不同群體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矛盾與不理解現象, 這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在大學的階段。群體之間往往都是因為不理解,進而延伸出矛盾,才會產生所謂的文化衝擊。它體現了文化交往過程中不同文化群體在心理或行為上的矛盾、排斥、甚至是对抗的模式與狀態。
Thumbnail
文化衝擊是不同群體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矛盾與不理解現象, 這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在大學的階段。群體之間往往都是因為不理解,進而延伸出矛盾,才會產生所謂的文化衝擊。它體現了文化交往過程中不同文化群體在心理或行為上的矛盾、排斥、甚至是对抗的模式與狀態。
Thumbnail
因緣際會去多倫多大學上了一期學術英文班,班上多數學生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孩子,八成來自東亞國家,也因此讓我見識了東亞的精英教育有多讓人失落。
Thumbnail
因緣際會去多倫多大學上了一期學術英文班,班上多數學生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孩子,八成來自東亞國家,也因此讓我見識了東亞的精英教育有多讓人失落。
Thumbnail
大概從2014至2019年間,我的策展工作開始需到強國出差,從香港、重慶、北京、雲南、遼寧、貴州到上海,時常和當地官商開會應酬,的確也讓我見了不少世面。但眼前其實是個很奇妙的光景。一群國高中生竟然面不改色地聊著,自己身處賄賂與關說的教育體制...
Thumbnail
大概從2014至2019年間,我的策展工作開始需到強國出差,從香港、重慶、北京、雲南、遼寧、貴州到上海,時常和當地官商開會應酬,的確也讓我見了不少世面。但眼前其實是個很奇妙的光景。一群國高中生竟然面不改色地聊著,自己身處賄賂與關說的教育體制...
Thumbnail
歸屬感,每個人都會遇到,也常常是大家在大學四年都會遇到的課題 或許是因為沒找到適合自己的群體、社團,因而沒有共鳴 或許是因為打工太忙,沒太多時間和系上朋友交流 或許是面對太多選擇,每個都想嘗試,最後而
Thumbnail
歸屬感,每個人都會遇到,也常常是大家在大學四年都會遇到的課題 或許是因為沒找到適合自己的群體、社團,因而沒有共鳴 或許是因為打工太忙,沒太多時間和系上朋友交流 或許是面對太多選擇,每個都想嘗試,最後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