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叮嚀:基督徒的價值觀,理(想上)應與強權劃清界限
社科小常識:哲學家Isaiah Berlin把浪漫主義定義為對理性主義的反動,不跟隨既有普遍理性,反而透過創新,創造出人類的美好
應用小撇步:基督教神學有很多資源,有助社會各方面溝通對話
浪漫的一「個人」
托克維爾在《民主在美國》用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他在美國「打工度假」期間的所見所聞,歸納出小老百姓的個人主義思想。Charles Taylor則梳理西方思想史,指出十八、十九世紀的知識分子如何鼓動浪漫主義(romanticism)思潮,與崇尚個人主義的大眾一拍即合。
沒錯,宅男就是浪漫
今天我們會認為「浪漫」的意義很抽象,所指涉的人或事的範圍也很狹隘。我們會說「《鐵達尼號》這套電影很浪漫」、「法國的男人女人很浪漫」,但這些說法好像沒有具體表達什麼意思。Isaiah Berlin把浪漫主義定義為對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反動,不跟隨既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理性原則,反而企圖透過創新,創造出人類的美好。一些人粗疏地把啟蒙時代以降的西方思想視為威脅基督徒的洪水猛獸。與其言必「自我」,製造一個神學上的假想敵,不如了解浪漫主義的源流和內涵,也許更有效描繪現今Z世代、Alpha世代基督徒的思想輪廓。
浪漫地作「真實」的你
今天職場上的年輕人不以老實、勤勉、效率為榮,而是以創新為傲。創新正是浪漫主義的風尚,而創新源於人的真實性(authenticity)。Taylor指出盧梭(Rousseau)和Herder這兩位哲學家是提倡人自我真實性的先鋒。盧梭認為,人的道德標準不應該根據別人的意見或外在的規律,而應該根據大自然給自己的想法。Herder是德語地區重要的哲學家兼文學評論家,與哥德同屬當時新興的文學流派「暴風與渴望」(Sturm und Drang)。Herder鼓勵人不單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更應該活出真正的自我。
台港兩地的真實性
我們有時候像魯迅筆下的九斤老太,感嘆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批評年輕人不分尊卑、不夠圓融、太講求真實性。這些批評是不合理的。港台兩地嬰兒潮世代、X世代,早已受真實性潛移默化了。以下是兩首流行曲的例子。第一首是〈問我〉(「講一聲我係我」),自一九七六年面世後,成為香港本土流行曲的代表作。我讀中學的時候,有學長姐在校內歌唱比賽唱這首(當時覺得超ㄙㄨˊㄥ的)。另一首是〈楚留香〉(「獨行不必相送」),一九八○年代初隨著同名港劇瘋魔台灣,更一度是經典出殯歌曲。我第一次來台灣,在台東的一個廣場聽到有表現者唱這首給鄉親聽。
真實性是溝通之道
Taylor認為把真實性與自我中心、對他人不聞不問畫上等號是一種誤解;事實上,真實性傾向追求別人的認同。當一眾國中生以參與棒球、籃球校隊為榮,一個卓爾不群的男生喜愛英式橄欖球。他不單喜歡,更希望把這種運動介紹給同學,動員他們組織橄欖球社團。Netflix紀錄片《禱正》,講述美國反同基督教機構走出埃及國際的興起與沒落,突顯同性戀者與反同的異性戀者都意識到各自的真實性,並藉著成立組織、動員遊行、遊說國會議員,爭取社會的認同。通過對自己陣營有利的法案、教育政策等,與其說是政治籌算(political agenda)的實現,不如說是獲得社會認同的夙願以償。用以上思路來解釋自由社會的問題,就會發現,個別利益陣營(小社會)在公共領域為自己謀權益,表面上看來是森林群獸廝殺,實際上他們卻有一顆少年心,期待別人的認同。
真實性的信仰契機
在追求別人認同的過程中,突顯了真實性也是關係性的(relational) ,即有來有往、彼此需要的。要獲得別人的認同,就代表自己並非自足而需要別人。實際行動就是承認自己的想法、感受、創新(真實性)是需要別人的理解和認同才算完整的,因此需要聆聽別人的觀點,以之來修正自己的觀點。這樣,各方的觀點就有望交融、互相影響,最終建立一套共同語言,即對事情的一致描述和共同重視的價值觀。
基督徒一點點反思
基督教三一神論內涵豐富,有助上述建立社會共同語言。第一,三一神的互動本身就是關係性的典範。每一個位格都是不可或缺的,保持固有身分和區別,同時毫無保留地有團契關係(koinonia),彼此相愛與造就。這為社會樹立一個設立界線、彼此尊重的典範。不同利益陣營的人,尊重彼此的權利、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視對方為建立和造就自己的幫助者,不貶低對方,也不以消滅異議者為目標。第二,三一神從創世以來,就一直邀請人參與神的愛的團契當中。雖然神作為造物主,對人有主權和壓倒性的影響力,但祂卻一直透過以色列先祖、先知對人循循善誘,甚至聖子親自降生,用犧牲的方式呼籲世人悔改,恢復與神愛的關係。這為社會中勝者為王、弱肉強食的零和關係,提供了非暴力、動之以愛的替代做法。沒有一個人或組織可以不被約束,而要求別人絕對服從,因為唯有至高神有權這麼做,更何況祂沒有動用這權利。小至古惑仔,大至流氓政權頭目,都不可以「隻手遮天」。而且,正如神沒有看輕有罪的世人(絕對的弱者),甚至付出重價拯救他們,社會中弱者的價值應該獲得肯定,對弱者的扶助不是施捨而是愛的展現。按這個思路,把領袖奉為神明的獨裁政權、踐踏人性極致的極權體制、高舉國族消滅個人的法西斯主義等,都是站不住腳的。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