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106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3/2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凡為外所勝者,皆內不足。凡為邪所奪者,皆正不足。」
「今人見人敬慢,輒生喜慍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良因曰:
內心如果以道德、對治習氣為主,
則如昊日麗天,不易為外、邪所動。
反之,向外尋求生命的支柱,終究如渴鹿追逐陽焰,
躁動不安,至死方休……
何謂內、外?願深思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3/2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良因曰: 一般人遇到讚歎則喜不自勝,批評則內心不喜。 這兩種動搖,就只是因為看不清自己,所以才隨他人話語而轉。 因此要看別人的習氣容易,能認清自己就難。 既然如此,就少論他人是非吧!以免影響內攝的功夫!
2014/3/2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良因曰: 剛剛發心出家的人,為什麼不能馬上住茅棚? 除了福德、智慧不足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要磨掉我執、習氣。 無量劫的生命中,我們都是以「我」為中心, 所以透過大眾磨練,來轉變思惟、習氣,
2014/3/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習氣,要用理智,以苛求他人的心,調伏自身; 面對他人的習氣,須運慈悲,以原諒自己的心,包容他人。 若能以此自他相換,則君子可成,佛道可期。
2014/3/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良因曰: 佛法說「隨緣」,理論的了解只需短暫的時間; 但是真能做到,可能要花大半輩子學習了。 當為人所誤解,或者他人不肯聽從,內心感到煩躁時,
2014/1/2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良因曰: 指責他人之時,應當先注意自己是為了慈悲教育,還是為了發洩不滿? 如果已經情緒波動,還是先三緘其口好,以免說出的話又後悔。 即使是慈悲教導,也要注意不能急躁,希望速見成效。
2014/1/25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 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良因曰: 人與人相處,要緊的在一個「誠」字。 人前人後的面諛背議,這不是君子的作風。 《大學》:「貨悖而入,亦悖而出」, 怎麼來的,往往就將怎麼失去。 佛弟子當深信因果, 而終究必報!
2014/3/2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 良因曰: 一般人遇到讚歎則喜不自勝,批評則內心不喜。 這兩種動搖,就只是因為看不清自己,所以才隨他人話語而轉。 因此要看別人的習氣容易,能認清自己就難。 既然如此,就少論他人是非吧!以免影響內攝的功夫!
2014/3/2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良因曰: 剛剛發心出家的人,為什麼不能馬上住茅棚? 除了福德、智慧不足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要磨掉我執、習氣。 無量劫的生命中,我們都是以「我」為中心, 所以透過大眾磨練,來轉變思惟、習氣,
2014/3/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習氣,要用理智,以苛求他人的心,調伏自身; 面對他人的習氣,須運慈悲,以原諒自己的心,包容他人。 若能以此自他相換,則君子可成,佛道可期。
2014/3/2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良因曰: 佛法說「隨緣」,理論的了解只需短暫的時間; 但是真能做到,可能要花大半輩子學習了。 當為人所誤解,或者他人不肯聽從,內心感到煩躁時,
2014/1/2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良因曰: 指責他人之時,應當先注意自己是為了慈悲教育,還是為了發洩不滿? 如果已經情緒波動,還是先三緘其口好,以免說出的話又後悔。 即使是慈悲教導,也要注意不能急躁,希望速見成效。
2014/1/25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 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良因曰: 人與人相處,要緊的在一個「誠」字。 人前人後的面諛背議,這不是君子的作風。 《大學》:「貨悖而入,亦悖而出」, 怎麼來的,往往就將怎麼失去。 佛弟子當深信因果, 而終究必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攝影:哈克 「擇法覺支」必須運作於生活的每一項緣起和經驗中。 「念念覺照」並不只是說給他者的口頭禪,而是一名修法者必須訓練自我、融為體氣的慣習。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認同與「心相應」 ——梁寒衣   老子謂「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德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攝影:哈克 「擇法覺支」必須運作於生活的每一項緣起和經驗中。 「念念覺照」並不只是說給他者的口頭禪,而是一名修法者必須訓練自我、融為體氣的慣習。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認同與「心相應」 ——梁寒衣   老子謂「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德
我們看「欲放逸」的文: 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是譬喻我們內心貪、瞋、癡、等分的煩惱,而且毒蛇、惡獸這些頂多就是傷害我們的色身,它不會破壞我們的法身,更不會讓我們墮到三惡道去。所以說內心的煩惱比毒蛇、惡獸還要厲害。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