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100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25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面諛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
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良因曰:
人與人相處,要緊的在一個「誠」字。
人前人後的面諛背議,這不是君子的作風。
《大學》:「貨悖而入,亦悖而出」,
怎麼來的,往往就將怎麼失去。
佛弟子當深信因果,
內心對他人的真實想法,也就決定了彼此的善惡因緣,
而終究必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2014/1/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良因曰: 秋氣有兩層意義,第一是秋高氣爽,日清月明; 操守也當如同秋月,清清朗朗。 第二層意義是秋屬金,主肅殺; 我們對自己的習氣,要毫不保留的破除。 春風亦有二義,如春風之和煦,眾見皆喜; 亦如春風之化育,慈悲長養一切眾生,
2014/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 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良因曰: 此即「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的註腳。 薄德者心中往往充滿怨懟之心, 也無怪乎地獄的果報,往往以劫記而難拔也!
2014/1/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良因曰: 有福德者,常懷慈悲與感恩,所以時時感到愉悅。 而刻薄之人,總在黑暗的角落看待眾生,所以感召的也就只有灰暗人生。
2014/1/1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 「精明須藏在渾厚裡作用。 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 良因曰: 所謂不可太皎潔,並非要同流合污, 而是要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陷,以及這世界的垢污。
2013/12/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 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良因曰: 褊急,就是人的氣量狹窄、性情急躁刻薄。 險仄,是指內心陰險邪惡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小人。 只有以智慧覺照,注意自己的業,同時也注意他人的業就好。 其餘就包持放鬆、放寬的態度。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2014/1/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須帶春風。」 良因曰: 秋氣有兩層意義,第一是秋高氣爽,日清月明; 操守也當如同秋月,清清朗朗。 第二層意義是秋屬金,主肅殺; 我們對自己的習氣,要毫不保留的破除。 春風亦有二義,如春風之和煦,眾見皆喜; 亦如春風之化育,慈悲長養一切眾生,
2014/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 推原其病,皆從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個不好人,更何暇責備他人乎?」 良因曰: 此即「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的註腳。 薄德者心中往往充滿怨懟之心, 也無怪乎地獄的果報,往往以劫記而難拔也!
2014/1/1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良因曰: 有福德者,常懷慈悲與感恩,所以時時感到愉悅。 而刻薄之人,總在黑暗的角落看待眾生,所以感召的也就只有灰暗人生。
2014/1/1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 「精明須藏在渾厚裡作用。 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 良因曰: 所謂不可太皎潔,並非要同流合污, 而是要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陷,以及這世界的垢污。
2013/12/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 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良因曰: 褊急,就是人的氣量狹窄、性情急躁刻薄。 險仄,是指內心陰險邪惡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小人。 只有以智慧覺照,注意自己的業,同時也注意他人的業就好。 其餘就包持放鬆、放寬的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這兩句話:「莫為直中直,需防仁不仁」是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們如何結交朋友,看待朋友的真實性,有些朋友表面上跟你很要好,背地裡卻對你說三道四的,還假裝不知道這些討論你的事情從哪裡來,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想破頭的那些流言蜚語原來出自於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的交談,而且這些流言蜚語都還是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Thumbnail
  所謂「禍從口出」,說的就是有時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語,會為自己招來禍患。若是平凡的一句話,啟動了禍事的關鍵,我們很難預料得到,但是惡念伴隨著話語出口,那這惡語就極有可能為自身帶來災害了。   在《賢愚因緣經》中,沙彌均提的過去就因一句惡念之語,為自己帶來困苦生命的因緣。當時,尊者舍利弗常用天眼觀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裡仁第四)。 黨,類別。人的過錯,有不同類別。有大錯有小錯;有原則性過錯和一般過錯;有主觀性錯誤,壞心辦壞事;有客觀性錯誤,好心辦壞事或無心之錯。等等。   此話可有兩種解釋。一說,人的過錯,各種各樣。通過對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往往福德從自己的謊言,從自己的嘴巴耗盡。一直說謊,福德就耗光。蓮花生大士開示:「劣者自食其誓時,滅福損失莊稼也。」下劣的行徑的人,「自食其誓」他的誓言自己吃下去了,食言的意思;「滅福損失莊稼也。」他的收成,也就是他的財產,資財利益這些福報消滅、減損,自己不知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這兩句話:「莫為直中直,需防仁不仁」是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也是教我們如何結交朋友,看待朋友的真實性,有些朋友表面上跟你很要好,背地裡卻對你說三道四的,還假裝不知道這些討論你的事情從哪裡來,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想破頭的那些流言蜚語原來出自於自己身邊的一些朋友的交談,而且這些流言蜚語都還是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Thumbnail
  所謂「禍從口出」,說的就是有時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語,會為自己招來禍患。若是平凡的一句話,啟動了禍事的關鍵,我們很難預料得到,但是惡念伴隨著話語出口,那這惡語就極有可能為自身帶來災害了。   在《賢愚因緣經》中,沙彌均提的過去就因一句惡念之語,為自己帶來困苦生命的因緣。當時,尊者舍利弗常用天眼觀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裡仁第四)。 黨,類別。人的過錯,有不同類別。有大錯有小錯;有原則性過錯和一般過錯;有主觀性錯誤,壞心辦壞事;有客觀性錯誤,好心辦壞事或無心之錯。等等。   此話可有兩種解釋。一說,人的過錯,各種各樣。通過對
Thumbnail
很多的邪師外道什麼都敢講,有的時候先不要講因果報應,就讓很多的眾生對神佛失去正確的信心,觀感不好,扼殺了很多眾生的趨向正法、趨向善法的因緣,相當可惜。 所以包括許多,還有出家的人毀謗正法,從而捨法的罪業墮入大地獄中,特別對高深的教法 《大圓滿》、《大手印》、《無上瑜伽》,動不動就去評議它,顯教密教
Thumbnail
往往福德從自己的謊言,從自己的嘴巴耗盡。一直說謊,福德就耗光。蓮花生大士開示:「劣者自食其誓時,滅福損失莊稼也。」下劣的行徑的人,「自食其誓」他的誓言自己吃下去了,食言的意思;「滅福損失莊稼也。」他的收成,也就是他的財產,資財利益這些福報消滅、減損,自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