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時代經濟》一個大學生的讀後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價值型投資人在挑選股票,看重公司「未來成長性」多於「目前市價」;在商業市場裡,Z 世代就好比那張股票,我們是未來的消費力。
什麼是Z世代?
如何認識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顧客群?
為什麼要關注 Z 世代?
Z 世代如何改變職場生態?
大學生的讀後觀
每一個新世代都為人類帶來變革。擁抱變革,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 丹妮絲 維拉
以下書摘

🌟什麼是Z世代?

Z 世代 1996-2012出生的這代,他們成長過程中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社會文化、經濟、科技趨勢等生活經驗,形塑了相近的價值觀、生活習慣與行為。
目前 Z 世代占總人口32%,全球超過20億人,是最大的群體與消費體,2021他們最大已是25歲,正處社會新鮮人階段,過不久就進入職場成為專業人才,取代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消費力(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在2021年已經57~75歲,正面臨退休、年老)。
(附註:Zconomy: How Gen Z Will Change the Future of Busin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2020/9出版;Z世代經濟:未來最有影響力的新世代,將如何塑造2035世界新常態?2021/07出版)

🌟如何認識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顧客群?

可以用以下四個問題歸類:
  1. 他們希望品牌做什麼?
  2. 他們都在買什麼?
  3. 如何贏得他們的品牌忠誠?
  4. 他們的參與度與意識?

🌟為什麼要關注 Z 世代?

因為他們是消費者,也是工作者,因此各產業不得不關注 Z 世代對品牌行銷、企業管理、商業模式等面向的影響與轉變。現在是數位資訊的時代,上述可以用他們的花錢模式略知一二(大數據資料收集,例如網頁瀏覽次數、停留頁面時間、信用卡消費類型等)。

🌟 Z 世代如何改變職場生態?

他們是未來的消費者,若是公司不懂目標客群,無法將產品賣給他們;職場上,不同世代的人溝通也存有很大的障礙,這障礙來自世代不同的視野、思維以及慾望差距。另外,他們目前是新鮮人,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成為公司的中流砥柱(然後面臨下個世代的摩擦 )。

大學生的讀後觀

越早開始採取行動,就越能適應並做好準備,迎接這股龐大的趨勢與機會。 — 女力共同創辦人 艾爾莎
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社會是個有機體,雖然課堂中也談過這件事,但就缺少了一點市場角色的定位與金錢流動的方向,讓我覺得有點形而上,潛意識無法說服自己是真的(社會是個有機體),套裝知識經驗知識還需要花點時間才能整合。
我很意外 Z 世代的年輕人會被看重,甚至有人願意出一本屬於我們的書,就像多數的我們在找工作,會將自己帶入「XX 職位不要我」,而不是「XX 職位不適合我」的情境,部分說明我們的求職焦慮與不自信,我想每年的社會新鮮人都面臨此種困境以及自我懷疑,我也不例外。在還沒擁有實力及實戰經驗前,我們都是「被選擇」的一方,如同初生之犢的我們,需要學習適應服膺組織、調整自我主體性,模仿前輩的職場文化等,才有機會取得進入組織的門票等。
然而,我忘記考慮一件重要的變數,時間。
這本書提醒我:角色有多元性,我們不會是一直「被選擇」的人。人會生老病死、市場有供需法則等,但「時代洪流」絕對不會是時間到了就能自然改變,世代背後的社會環境、國際情勢、教育改革等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它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尤其對從小接觸的人們更是如此。
這本書讓我蠻認同的是,我們會對「價值觀」消費,追求的目標不只是單純經濟考量,而是會在意企業社會責任、環境責任等等。
隨著網路擴展,也能跳脫「主流社會價值」(或許這會越來越不存在),擁抱多元定義,例如 Z 世代對財富的定義跟 X、Y 世代就有一段差距,Z 世代更重視自己的生活品質,例如就算喊窮也要跟風換新機等,對廠商還是有蠻強的商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講題:都市貧窮與能動性   講者:朱剛勇 時間:2019/12/18 講者一開場就不諱言——關注「人生百味」的群眾在泰山以外就銳減。因為百味關注的對象是處在社會低層的人,那些日常中不被當人看的人(說來殘酷,但在社會上街友的確經常被嚴酷對帶著)。
講題:都市貧窮與能動性   講者:朱剛勇 時間:2019/12/18 講者一開場就不諱言——關注「人生百味」的群眾在泰山以外就銳減。因為百味關注的對象是處在社會低層的人,那些日常中不被當人看的人(說來殘酷,但在社會上街友的確經常被嚴酷對帶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Z世代的加入對企業職場文化帶來重大轉變,他們對工作價值、彈性需求及多元包容環境有著高期待。瞭解並滿足這些需求,將是提升招募成功率和員工留任率的關鍵。通過重塑企業文化、推動靈活工作政策和完善職涯發展計畫,企業能更有效地吸引並留住這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才。這篇文章探討了Z世代的職場需求及企業應對策略。
Thumbnail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K教練! 大概有五年帶領公司作為大學生與企業的教練,我有觀察到Z世代員工為現代企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所謂的Z世代,出生於1995年至2010年之間,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與前幾代有著顯著差異。 而現在的職場,幾乎是Z與Y佔職場的50%以上,兩代之間如何共榮,先從了解Z世代開
Thumbnail
 Z世代是社會學家對1995年到2005年­間出生的這一群人的稱呼,也就是現今16到­25歲的年輕人,他們出生時網路剛誕生,G­oogle隨後註冊網域,而在求學成長期間­智慧型手機問世,他們也是所謂的數位原住民­與隨時隨地上網的一代,網路與社群對他們有­絕對的影響力。   社群媒體雖然帶來更多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N世代“Net Generation”,指1970年後出生的“網絡世代”或稱“新世代”。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N世代員工帶來的不只是單純的年齡差異,而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他們已成為職場的主力軍。 他們的技術熟練度、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使得他們與以往的員工群體截然
Thumbnail
1946~1964年屬於嬰兒潮世代 這年代的人有足夠的財源可以給1980~2000年出生的世代買房 貧富差距也是複製財富密碼的嬰兒潮世代到1980年前出生的人在管理世界80%財富資源運轉 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陸續退休跟往生,開始都會慢慢有變化 上回說到的股市共鳴也是會慢慢轉變,所以要好好學
Thumbnail
「Z世代 (Gen Z)」(1997-2015 出生) 的年輕人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並且開始在職場中產生影響力。和其他世代一樣,Z 世代也享有某些價值觀與特質,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了解這族群的行為模式與影響力,將有助於建立更成功的工作關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Z世代的加入對企業職場文化帶來重大轉變,他們對工作價值、彈性需求及多元包容環境有著高期待。瞭解並滿足這些需求,將是提升招募成功率和員工留任率的關鍵。通過重塑企業文化、推動靈活工作政策和完善職涯發展計畫,企業能更有效地吸引並留住這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才。這篇文章探討了Z世代的職場需求及企業應對策略。
Thumbnail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K教練! 大概有五年帶領公司作為大學生與企業的教練,我有觀察到Z世代員工為現代企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所謂的Z世代,出生於1995年至2010年之間,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與前幾代有著顯著差異。 而現在的職場,幾乎是Z與Y佔職場的50%以上,兩代之間如何共榮,先從了解Z世代開
Thumbnail
 Z世代是社會學家對1995年到2005年­間出生的這一群人的稱呼,也就是現今16到­25歲的年輕人,他們出生時網路剛誕生,G­oogle隨後註冊網域,而在求學成長期間­智慧型手機問世,他們也是所謂的數位原住民­與隨時隨地上網的一代,網路與社群對他們有­絕對的影響力。   社群媒體雖然帶來更多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N世代“Net Generation”,指1970年後出生的“網絡世代”或稱“新世代”。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N世代員工帶來的不只是單純的年齡差異,而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他們已成為職場的主力軍。 他們的技術熟練度、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使得他們與以往的員工群體截然
Thumbnail
1946~1964年屬於嬰兒潮世代 這年代的人有足夠的財源可以給1980~2000年出生的世代買房 貧富差距也是複製財富密碼的嬰兒潮世代到1980年前出生的人在管理世界80%財富資源運轉 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陸續退休跟往生,開始都會慢慢有變化 上回說到的股市共鳴也是會慢慢轉變,所以要好好學
Thumbnail
「Z世代 (Gen Z)」(1997-2015 出生) 的年輕人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並且開始在職場中產生影響力。和其他世代一樣,Z 世代也享有某些價值觀與特質,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了解這族群的行為模式與影響力,將有助於建立更成功的工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