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與Y世代的職場合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AI工具 CANVA

圖片來源:AI工具 CANVA


大家好,我是K教練!

大概有五年帶領公司作為大學生與企業的教練,我有觀察到Z世代員工為現代企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所謂的Z世代,出生於1995年至2010年之間,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與前幾代有著顯著差異。 而現在的職場,幾乎是Z與Y佔職場的50%以上,兩代之間如何共榮,先從了解Z世代開始


1. 流動性高於Y世代


Z世代不再期望在同一個產業或公司工作一輩子。這種態度源於他們對個人發展的重視,以及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對公司而言,這意味著:


- 需要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路徑

- 重視內部輪崗和跨部門學習機會

- 建立靈活的人才留存策略,如短期項目制


儘管這增加了人力資源管理的難度,但也為企業帶來了持續的創新動力和多樣化的人才庫。


2. 追求持續學習

沒錯,其實我觀察Z世代的工作者,學習的積極度是很高的(這裡所說的是對於工作有目標,未來有憧憬的Z世代)


Z世代員工喜歡提問,渴望不斷學習。所以他們有什麼問題都會直接大方地提出來詢問,對於主管有時還要適應,怎麼問題這麼直接。這種特質體現了他們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的能力。我們自己會採用幾個方式,來讓愛學習的Z世代在你的公司裡面不斷成長:


- 建立導師制,鼓勵資深員工分享經驗

- 提供在線學習平台和培訓課程

- 創造跨代交流的機會,促進知識互通


培養學習型組織文化不僅能滿足Z世代的需求,還能提高整個公司的競爭力。


3. 工作生活平衡


Z世代普遍不認為加班是必要的,他們更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工作懶散,而是追求效率和意義。企業可以:


- 實施彈性工作制和遠程辦公選項

- 關注工作成果而非工作時長

- 提供壓力管理和心理健康支持


營造健康的工作環境不僅能吸引Z世代人才,還能提高整體員工的滿意度和生產力。


4. 追求開放自由的公司文化


Z世代渴望在開放、自由的環境中工作。他們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聽到,ideas被重視。企業可以:


- 扁平化管理結構,減少層級制度

- 鼓勵創新和嘗試,容忍失敗

- 建立透明的溝通機制,如定期的全公司會議


這種文化不僅能激發Z世代的創造力,還能促進整個組織的活力和創新。


總結:

理解並適應Z世代的特質,對現代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一代員工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度,有潛力推動企業向更靈活、更創新的方向發展。關鍵在於企業能否創造一個包容、開放且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使Z世代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建議管理者們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這一代人,調整管理方式和公司政策,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品牌出海K教練的沙龍
5會員
36內容數
我是K教練,專注於品牌國際化和數位行銷領域的資深教練。有18年實戰經驗,我和我的團隊成功幫助眾多品牌拓展海外市場。本專欄將主要分享社群經營策略、品牌打造技巧,以及品牌出海實用知識,學校與產業的合作,並結合真實案例分析。無論您是品牌經理、行銷人員、創業者、大專院校學生,這裡都能為您提供寶貴的市場洞察和實戰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Z世代的加入對企業職場文化帶來重大轉變,他們對工作價值、彈性需求及多元包容環境有著高期待。瞭解並滿足這些需求,將是提升招募成功率和員工留任率的關鍵。通過重塑企業文化、推動靈活工作政策和完善職涯發展計畫,企業能更有效地吸引並留住這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才。這篇文章探討了Z世代的職場需求及企業應對策略。
Thumbnail
Z世代的加入對企業職場文化帶來重大轉變,他們對工作價值、彈性需求及多元包容環境有著高期待。瞭解並滿足這些需求,將是提升招募成功率和員工留任率的關鍵。通過重塑企業文化、推動靈活工作政策和完善職涯發展計畫,企業能更有效地吸引並留住這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才。這篇文章探討了Z世代的職場需求及企業應對策略。
Thumbnail
N世代“Net Generation”,指1970年後出生的“網絡世代”或稱“新世代”。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N世代員工帶來的不只是單純的年齡差異,而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他們已成為職場的主力軍。 他們的技術熟練度、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使得他們與以往的員工群體截然
Thumbnail
N世代“Net Generation”,指1970年後出生的“網絡世代”或稱“新世代”。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N世代員工帶來的不只是單純的年齡差異,而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他們已成為職場的主力軍。 他們的技術熟練度、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追求,使得他們與以往的員工群體截然
Thumbnail
「Z世代 (Gen Z)」(1997-2015 出生) 的年輕人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並且開始在職場中產生影響力。和其他世代一樣,Z 世代也享有某些價值觀與特質,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了解這族群的行為模式與影響力,將有助於建立更成功的工作關係。
Thumbnail
「Z世代 (Gen Z)」(1997-2015 出生) 的年輕人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並且開始在職場中產生影響力。和其他世代一樣,Z 世代也享有某些價值觀與特質,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了解這族群的行為模式與影響力,將有助於建立更成功的工作關係。
Thumbnail
每個世代都有一些相似的成長經歷、價值觀和態度。現今我們的工作場所有四種不同的世代。到 2024 年 1/4 的美國勞工的年齡在 55 歲以上。因此建立多重世代的工作團隊需要精心策劃,以避免年齡偏見與歧視。每個世代在職場上有不同的影響力。研究報告顯示,綜合世代團隊可以大幅提高人才投資回報率。
Thumbnail
每個世代都有一些相似的成長經歷、價值觀和態度。現今我們的工作場所有四種不同的世代。到 2024 年 1/4 的美國勞工的年齡在 55 歲以上。因此建立多重世代的工作團隊需要精心策劃,以避免年齡偏見與歧視。每個世代在職場上有不同的影響力。研究報告顯示,綜合世代團隊可以大幅提高人才投資回報率。
Thumbnail
韓國職業能力研究院於6日發表了「讓青年不想上門求職或待不下去的職位特徵」。研究員以8353名1999年生、一邊完成大三學業、一邊準備就業的韓國Z世代為對象,於2019年至2020年間實施問卷調查。
Thumbnail
韓國職業能力研究院於6日發表了「讓青年不想上門求職或待不下去的職位特徵」。研究員以8353名1999年生、一邊完成大三學業、一邊準備就業的韓國Z世代為對象,於2019年至2020年間實施問卷調查。
Thumbnail
過半年輕員工表示,混合式工作是他們願意繼續停留的關鍵。
Thumbnail
過半年輕員工表示,混合式工作是他們願意繼續停留的關鍵。
Thumbnail
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開始關注員工的各種高層次需要,從而鼓勵、支援並幫助員工實現其職業乃至人生的抱負。企業既期待員工能夠積極與企業共同發展,同時也意識到,要想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需要打造差異化的企業職場體驗。 視角一:新時代的職場人,人人都是體驗者 視角二:創造員工體驗成為人才管理的新熱點
Thumbnail
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開始關注員工的各種高層次需要,從而鼓勵、支援並幫助員工實現其職業乃至人生的抱負。企業既期待員工能夠積極與企業共同發展,同時也意識到,要想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需要打造差異化的企業職場體驗。 視角一:新時代的職場人,人人都是體驗者 視角二:創造員工體驗成為人才管理的新熱點
Thumbnail
2021年前3名最吸引新世代的企業條件: 1.組織氣氛開放、活潑 2.優厚薪水與獎金制度 3.合理的工時長度 根據2021Cheers雜誌最嚮往企業TOP100調查結果如下圖,前三名與組織氛圍、薪資結構與工時有關,後4~5名比較是能為自身帶來哪些學習發展、職涯規劃與企業發展層面;最後一名為企業聲望
Thumbnail
2021年前3名最吸引新世代的企業條件: 1.組織氣氛開放、活潑 2.優厚薪水與獎金制度 3.合理的工時長度 根據2021Cheers雜誌最嚮往企業TOP100調查結果如下圖,前三名與組織氛圍、薪資結構與工時有關,後4~5名比較是能為自身帶來哪些學習發展、職涯規劃與企業發展層面;最後一名為企業聲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