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雪花成長?觀眾可不這麼認為
在經歷過時代的巨變,與各種歲月,在現今很多中老年人往往會有一種認知表示:「一代不如一代」,在現在物質生活相對充裕的時代裡,他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愛抱怨、無法承認壓力、而且只要輕輕戳中小點就會突然崩潰,美國把這些千囍年時代出生的孩子稱為「雪花世代」。有沒有讓這世代的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呢?
新型美國綜藝《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找來十位爸媽覺得他們被慣壞、長不大或是無法跨出舒適圈的二十出頭年輕人,讓主持人把他們帶往山中進行遠裡城市的野外營地生活。在沒有手機、沒有網路,只有帳篷和森林湖泊的山區,這群城市青年是否可以適應並共同完成這項考驗呢?
《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是什麼節目?
抱怨當代年輕人的所作所為,跟無法理解和認同現在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好似已經是每個年齡增長的人都會批評的事。「想當年」和「我以前」這種開頭的句子,總是讓現代年輕人翻白眼的說教開頭,彼此相互的態度,也讓兩代、三代人越來越不懂對方的想法。
在台灣很多人把抗壓性低、服從度低等年輕一代用上各種代稱,在1961年時對這些不服從、不穩定的年輕人說成「草莓族」。而在2000年以後則認為沒有抗壓性、或過度重視生活享樂的年輕人比喻為「水蜜桃族」。在現代年輕一代以自己為本位,有自我主張的想法越來越多,也讓很多老一輩難以接受。
《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是一個以美國中老年所認知的那些新時代年輕人刻板樣貌,來發想的綜藝節目。主要將十位青年的爸媽溝通後,將他們帶到野外進行團體生活、野外求生和體驗森林生活和軍事訓練等,各種都市孩子極少會接觸到的各種狀況。
其中他們也必須相互合作一起度過難關,並嘗試過去自己沒有試過的全新體驗,並在最後表現最佳將會獲得五萬美金的獎勵。但反之只要有人退出離開,獎金將會開始減少,並且表現不佳還會有觸法跟扣款的事件發生,讓這群年輕人必須學習自我成長和團體生活。
《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分析與延伸:
節目中的「雪花世代」是對於2000年前後出生的孩子簡稱,用來指他們過度情緒化、自我、並且無法有效跟人溝通。而指人是「雪花」的貶抑用詞,在美國其實很早就出現,只是跟現代的用法有了很大不同,但同樣都具有易碎品的深一層含意。
1860年就有人開始使用「雪花」一詞,主要用在那些反對廢除奴隸制度的白人奴隸主,意指只重視白人,而這說法只在地區性使用。到了1970年時「雪花」被用來指有種族主義者或打入白人社交圈子行為刻意的黑人。而現代的「雪花」用法,則是出於1999年電影《鬥陣俱樂部》的原作小說中對「雪花」的表達方式。
《鬥陣俱樂部》小說作者創作這個詞並未有鄙視特定族群的意思。雪花一詞比較是在比喻一生都活在掌聲中,沒有遭遇過挫折的人,感覺自己是獨一無二不可取代的人。而這也延伸到現代新一代較特立獨行年輕人,表示當代青年雖然每個看起來美麗又獨特,但卻經不起受到衝擊。
「雪花世代」這句專有名詞在2016年收入在柯林斯英語詞典。而從《鬥陣俱樂部》到「雪花時代」,也延伸到一些人所作行為模式的稱呼。例如「特殊雪花綜合症」這個新興詞彙就是在指:家長堅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需要被特別禮遇或對待。通常也延伸到歧視他人、階級制度等連鎖效應,無論是哪一國家都有的問題,特別出現在權貴人士身上。
《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值得一看嗎?
老實講得這部節目很有趣,但有趣的點不是「內容」而是它想傳達的東西。我覺得《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其實很符合一代中老年人對年輕人的想像,缺乏團隊意識、不受教、又愛發脾氣、遭遇一點困難就放棄。之後面對教官與隊員相互激勵,最終獲得成長,感謝節目。
整個節目像是一個二十世紀的迪士尼青少年影集的劇本,也剛好是上個世代成長中所熟悉的故事、跟喜歡的表現方式。在逆境中最中大家獲得成長並且往好的方向展開。但在經歷必須與國際競爭的壓力、各種上一世代留下的人禍天災、還有失業潮、人口激增跟社會公平正義,還有爆炸必須吸收的資訊量等等,這一年輕世代承受的壓力並未比過去少,或是說反而還要再多。
《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在觀眾評價上沒有懸念的被打上許多負評與低分,例如參與比賽的人太過誇張的演技、根本只是去一趟露營、莫名其妙的評分方式、和故意營造出來的感情線與感動時刻,簡直就是把觀眾都當成笨蛋。但是也有人覺得這部片多少給與父母和老一輩人看見年輕世代的成長,雖然不能說很好,但對於ㄧ些青少年多少還是有激勵作用。
我認為《雪花世代:玻璃心成長營》這節目想法其實是利用老一輩人對年輕世代向來的刻板來營造出他們想要看到的「青年成長實境秀」,某方面我覺得它其實沒那麼糟,只是要符合這些覺得年輕一代不受教者的口味故意做出很多,它們認同的年輕人樣貌,而在最後告知說只要經歷過磨練年輕人終究會改變,如同安慰劑一樣,不那麼尖銳告知他們世代雖然變了,但人的本質其實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