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床邊到電腦大約就只有五步的距離;電腦開機後,先去刷牙洗臉、快速弄個早餐,就開始一天的工作。
這就是遠端工作的生活,雖然省下了通勤時間,但還是覺得時間永遠不夠用。有人說遠端工作真的要非常有紀律,不然床一躺,可能就不醒人事了,但這種說法並不夠全面。事實上,不只要建立機制來防止自己偷懶,還要建立機制來提醒自己記得休息。
一開始體驗遠端工作時,那種居家感的確會讓人覺得很舒適,即便很投入在工作裡也還是會感到很chill。但是至今幾乎全遠端工作三個月了,那種既能專注工作,也可以很 chill 的步調,漸漸地轉為只剩下專注地工作。那種專注的確會讓人消耗殆盡而不自知;自以為的專注,搞不好早就蕩然無存。
仔細思考了這段時間的轉變,工作變得忙碌、步調快速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但另外一個事實則是,本來還記得要定時運動、準時吃飯、適時休息,忙起來就都不記得了。
其實自己心理非常清楚,工時一拉長完成的任務看似變多,但做事的效率鐵定是明顯降低的。在《大腦的韌性》、《卡片盒筆記》和《快思慢想》等書籍裡頭,都反覆的說明及提出論證來說明大腦的有限性,不只是專注力有限、記憶力也有限,所以在密集工作的狂轟猛炸之下,大腦大概不會太好過。
大腦疲勞會造成健忘,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糟糕的工作習慣必定會加速大腦狀態的惡化。以下想跟你分享遠端工作時,破壞工作效率、快速消耗大腦能量的 3 大元凶:
工作訊息通知
由於遠端工作的關係,同事並不會在你身邊,所以很多都溝通都是靠眼前這台電腦的文字訊息、視訊會議來完成,所以工作訊息通知跳出的頻率,一定會比在辦公室上班時又更高;再加上,密集地進行線上會議,就會讓自己的專注力不斷地受到訊息和會議的干擾,以至於無法將思緒好好放在執行面的工作上,就會造成不到傍晚、就筋疲力竭的狀況。
社群的資訊焦慮
此外,因為工作緣故,每天得高頻瀏覽 LINE官方帳號、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媒體,還需要在這些平台上與客戶文字往來、解決客戶問題,這就讓訊息的跳出頻率和數量再翻倍,所以一天到晚看到訊息跳出已經成了日常,再次對大腦造成打擊。
多工的壞習慣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在新創公司步調非常之快,時常會有突發的疑難必須解決,或有新的案件必須討論及規劃,這就會打亂了原本的安排。所以,為了讓所有工作都能在時間內完成,開某個會議的時候,同時做會議紀錄、要回應與會成員的提問,空檔時回一下其他訊息,有時還會做簡報,沒錯,盡是一些對大腦很不友善的行為。
以上 3 大元凶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糟糕的工作習慣讓「專注力在短時間內高頻轉換」,弄得大腦思緒一片混亂。很多時候,又因為大腦思緒不清楚,沒有想清楚就動手做,結果過幾分鐘才發現一開始沒把架構想清楚,事情做下去後才發現搞錯方向了......這時等於就做了白工,只好回過頭去重新調整。
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及高耗能問題的道理非常簡單,但要實踐並不容易。上面提及的三本書、和《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都有提到一個概念,也就是一段時間只專注完成一件事情。
有段時間曾經堅持過這麼做,把任務切割,分配每一個時段做一件事,連休息的時間也安排進去了,果然實踐這樣的工作紀律後,每天的例行公事很快地就在早上完成,而且下午連咖啡都不用喝,就能繼續工作到傍晚;接著傍晚準時關閉通知,除非有急事,否則絕對不會手癢去看訊息。由於早早就阻斷攝取訊息,所以晚上睡覺思緒就不容易停在工作上,少了雜念就能一夜好眠。
但,事情就是沒那麼簡單,會有很多突發的狀況打亂了原本的安排,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下又沒有重新建立工作紀律,結果就是回到原本糟糕的工作效率,也就是為什麼今天要寫這篇好好提醒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也碰上同樣狀況,那我們真的得一起努力重新取得時間和專注力的主控權!